骑行是一种很好的运动,为什么群众基础却不大?

卿为车狂


越懒越懒。川藏线,开车的佩服骑摩托车的,骑摩托车的佩服骑自行车的,骑自行车的佩服徒步的,徒步的佩服朝拜的。骑自行车刚刚好,不快也不慢。现在骑车的见多。一部分是少男少女,觉得骑行服一穿酷。还有一些老年刚退休的,锻炼身体。还有一部分是爱好者,骑车长途短途旅游。蛙跳式骑车旅游方便。最短时间玩最美的地方。一般是把车快递到目的地。或者折叠自行车飞机高铁携带到目的地。在骑游。结束后。再寄回或搭飞机高铁在返回去。还有旅游景点有自行车出租也可以满足部分需求。注重身体健康的人会越来越多。跑步骑车的也会多起来。


碧水蓝天16878


我就是从事自行车行业的人员。你的这个问题从几个方面来看,第一,骑行相对于其他运动来说装备基础,也就是你至少要有辆自行车。头盔、眼镜、手套、骑行服、骑行鞋这些先不说。这个至少按最低标准来说也比其他运动项目费用要高。第二,就是骑行大多数情况属于户外运动,受天气道路环境等因素制约。第三,这向运动的推广力度不够,就拿马拉松来说,一年下来各种大大小小跑步比赛太多,而自行车比赛就少的可怜。当然原因还有很多,我认为这三点是主要的制约自行车运动大面积普及的因素,不过我从事自行车行业来说周围都是骑车的人,所以觉得其实骑车的还是很多人在参与的。



昆明FC自行车工作室


首先肯定是是自行车确实是很好很独特的有氧运动,最直接当然是锻炼心肺功能,增强腿部肌肉,燃烧脂肪,还能使身体和心灵发挥潜能,放松身心,创造乐趣和成就感,接受挑战,还可以参加团体比赛,次就有趣,促进人际互动,跨越性别年龄,真是一项老少皆宜的好运动。

为什么群众基础差呢?小区里面好多跳广场舞,打乒乓球,还有活动健身的爷爷奶奶,年轻人基本很少骑车,偶尔见有跑步的,为啥会出现这种情况的呢?我觉得有主要这俩方面原因吧:

1、经济条件上,现在年轻人普遍生活压力比较大,车贷房贷的,经济压力大,空闲时间少,上班下班基本上需要高速快捷的交通工具,谁也不想下班拖着疲惫的身躯骑车回家?我说的是大多数人,毕竟也有少数人骑车上班。况且现在好的自行车价格跟电动车差不多,电动车更实用些。

2、现在人们的社会交往面小,大多数人喜欢单漂,不善交际,很少能通过参加骑行活动来激发兴趣,基本都是车店每周举办的,就算你喜欢骑车,没人和你一起聊天骑车,你就会越来越没兴趣,到了冬天,更是如此,或许你打算把车放咸鱼平台上卖掉吧,或者因为资金周转方面吧,我自己目睹过好多骑友因为这方面退出骑行圈的,毕竟目前看来自行车是一种奢侈品。

其实骑士这一群体还是有群众基础的,主要集中在大学生,一些经济条件好的未婚社会青年,包括一些退休喜欢旅游的中老年大叔大妈。他们时间充裕,有闲散资金可以购买并装备爱车,最主要外部压力干扰少,可以全身心投入骑行这一终身运动中去。最后我想说的是,骑行是一项可以坚持一辈子的好运动,耐心培养这一爱好,终身受益。我向所有坚持这一爱好的骑士致敬!谨记: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





陌上谁人依旧在


骑行可以锻炼身体,可以减肥瘦身,

骑行可以释放压力舒缓紧张的情绪,骑车散散心,不仅可以欣赏沿途的风景,还能让自己出一身汗,从而达到放松身心的目的。

骑行没有污染气体的排放,是一项环保的运动。

这么多的好处,为何很多人都坚持不下来呢?其实重要的原因是自己能否有毅力遵从自己的初心。

下图2是我的自行车,现在已经卖了半个多月了。而自己坚持骑行上下班已经2年有余了,上面所有的好处我都受益了,但为何还是没有坚持下来?

我给自己的理由是:一是每次骑停,一身臭汗,夏天还好,像现在11月份天冷了,那种感觉,出门冷飕飕,穿的多了,骑行不方便,骑个五分钟左右才热起来,到目的地后,那个汗流浃背,然后你还要暖个半天汗湿的衣服。

二是干一天工作,有时候很累,还要骑车,上回家途中的一个大坡,没有经历过的人可能很难体会那种精疲力竭的感觉。

三是出个门,短距离还行,要是超过10公里的路程,很难把自行车推出来骑上。

所以,我这个双十一换了电动车上下班。这是我的放弃理由,不知道大家都是怎么坚持过来的。



南阳吃喝玩乐蒲


因为运动健身本身就是伪需求,骑行健身就更是了,不然那些个健身房也不会跑路了。

搞骑行的只关注车子什么牌子,多少钱,出门能不能装逼。让他骑一天两天行,时间长了还不得要他老命!

天热了不骑,天冷了不骑,刮风了不骑,下雨了更不能骑,天晴了水坑没干也不能骑,心情不好也不骑,身体累了不骑,你知道骑一次有多难!

真要运动健身,我觉得摩拜就挺好又重又笨,锻炼效果直接翻倍!


野茫茫


不知题主说的群众基础不大,是指相对其他运动,还是有一个绝对的标准;是专指国内群众基础不大,还是从世界范围角度观察。我都略微谈一谈吧。觉得好的话,欢迎关注 骑行欧罗巴,对我也是鼓励,将来创作更好的内容。


1)运动也是娱乐:球类运动的商业运作和推广证明:要有明星让人八卦,要有比赛让人观赏,运动才能做到:人人都知道,人人都想玩来玩儿。而

自行车运动商业比赛相对少,普及度自然不比各种球类运动。这点不分中外,全球范围内都是如此

为什么自行车比赛少呢?因为赚不到钱


其一,无法收取门票费。球类运动需要场馆,天然地好收费。而自行车运动,尤其是公路车运动,用的绝大部分是公开路段。能给你暂时封路,举办比赛就不错了,还想沿着100多公里的路,逢人就收费,显然是不现实的。

荒郊野外,来去自由的,我就问你怎么收费?


其二,看的人少,转播权卖的也就少。为什么看的人少呢?因为看不出专业选手(以下简称Pro)牛x在哪里

各种球类运动的场地是标准化的,只要自己玩过一次,在跟电视上Pro一对比,马上就心生敬意:Pro就是不一样,我想看看学学。

反观自行车运动呢,Pro们在意大利爬坡,我又没去过意大利,甚至连爬坡都没爬过,看着他们哼哧哼哧的,也看不出来比自己强多少。既然如此,我为什么要看你们?。至于欣赏分析战术这些东西,就更不用提了。

A:这家伙瘦的跟小鸡子似的,有什么了不起?

B:他额定功率400瓦

A:So?我家电磁炉还2千瓦呢,弱鸡 (A自己功率 180)


2)运动需要条件配合

这一点上中外的差距就比较大了。

其一,生活节奏,压力:骑车速度当然比不上地铁、电驴。很多时候,我们即使有心骑车通勤锻炼身体,也因为时间体力因素,只能作罢。

反观欧洲生活节奏相对较慢,劳工权益也保护较好,明目张胆996的老板,是要被罚地喝西北风的。这一点也使他们有时间,有心情去骑行。


其二,骑行环境:国内的交通乱,大家也都知道。自行车道上的占道停车,逆行狗,等乱象,让人骑着不放心,不安全。同时目前国内环境空气质量,的确比不上欧美国家,这就让本来强身的自行车运动,有了健康的隐患

反观欧洲,以然叔我所在的德国为例,在省道骑车,汽车对自行车照顾谦让,红绿灯少,周边都是田野乡村或者森林,景色优美,令人放松,心情愉悦。

德国黑森林,距我住的地方,仅四十公里

我拍的一个小视频

https://www.ixigua.com/i6781086471240548355/


这也就导致了最终认知的差别

咱们完成14亿人口脱贫还没多久,大部分人认为自行车就是一种日渐廉价,落后的交通工具。骑车多是无奈,并没多少乐趣。咱们已经慢慢有钱起来了,但是钱也不能乱花。既然要我自己费力蹬,那就应该便宜。要是价钱相同甚至更高,凭什么?更不用说周边那些乱七八糟的头盔,眼镜,专业骑行服,手套,一大堆东西了。


而在欧洲喜欢运动的人几乎都会买一辆不错的自行车,作为专门的运动器材。即便是不那么喜欢运动的,常常还是会买一辆好车,偶尔郊游时使用。周边装备可以在廉价超市里买便宜的,但是用途是专一的针对骑行的。可见其对骑车作为一项运动的认可。所以欧美的骑行氛围最好,运动员水平也最高。


特别要提一嘴的是,在国内即便你突破了所有这些障碍,还经常会被,一些成天只想着“拉爆”别人的“骑友” 和一些骗你下个弯就到山顶的“老铁”, 泼凉水劝退。他们只看到了自行车作为竞技运动展现自我的一面,却没有看到作为大众运动,促进团队合作和人文关怀的一面,是一种短视和自私。

反观欧洲,得益于其悠久的传统,较完善的俱乐部制度,对新人的培养和普通爱好者的关爱也最为周到。有快组,有慢组。

要是一起骑车,平路大家轮流领骑,爬坡各显神通,山顶重新集合,不落一个队友。这早已是圈子里的共识。

Radsportverein Vaihingen. 我所在的俱乐部.七八岁的小孩就已经找到了组织.

RTC Stuttgart,也经常和他们一起行动,今年准备参加他们组织的阿尔卑斯山骑行活动红框是我。


#泛文化写作营#


骑行欧罗巴


你没见过上世纪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真正的骑行大军,那时几乎家家都有自行车,除了路途远挤公交的,一到上下班高峰路上全是自行车,自行车对于中国人来说已经骑怕了,现在已经晋级为电动车,谁还骑自行车,我家最后一辆两千多的变速山地车被偷了以后再也没买自行车,现在锻炼身体没必要花钱买自行车,跑步就行,什么时候自行车会再兴起,那要等到马路上很空,马路上绿树成荫,马路两旁风景秀丽,马路上空气清新,那时骑自行车的人会再次多起来,那要到什么时候呢,早了,起码中国人要减一半,生活水平提高十倍,空余时间提高一倍,现在不可能,这种问题提都不要提。


南摄


主要是懒惰,缺乏毅力,很多人嘴上天天说运动好,可是很少运动,而且能找出各种理由欺骗自己,甚至最省事的运动,比如快走慢跑,也不能坚持,我的小区有几千人,坚持跑步的几十个都没有,不到百分之一。


用户2391375299724


如果骑行仅作为一种交通方式的话,它的门槛很低,参与度也很高,看看每天早晚班时候的共享单车就知道了。倒是作为一种运动或者生活方式,就不见得那么容易。一辆入门车数千,动辄上万,几万往上也是很容易,这需要经济基础;周末骑行可能会花费你整个周末的事件,你的休息时间将会减少;骑行强度你能否适应,风险你可有条件承担?这些都是问题。对于大多数忙碌奔波的人,骑行其实是一件奢侈的事。


GogZ


骑行很不错,锻炼身体享受大自然的美景。但骑行的车多是变速车,不可能不出毛病,一但出了问题修理起来很麻烦,自己会修还行,不会修就得找修车点去修,北京过去到处都有修车摊,现如今很难找到了。没了修车摊位那来的骑行快乐?所以骑行的人会越来越少。可惜,可惜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