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宣纸怎么调墨比较好用?不涩?

易安草堂


墨的使用与墨色的变化,涉及到笔、纸、墨、书体、笔法等诸多因素,“墨分五色”的艺术效果,是这些因素综合作用产生的。



一、墨

墨分墨锭和墨汁。

1、墨锭有松烟和油烟之分,国画多用油烟,书法多用松烟。

2、市面上的墨汁也有学习用墨、浓墨和超浓墨之分。学习用墨可以直接书写,而后面二者则需加水,这也就是题目所涉及的问题。

墨汁加水稀释有两种方法:

一是把墨汁倒入容器后,往墨汁中加水,边加边用笔试,直到调至自己满意的浓度。


二是一个容器盛墨,一个容器盛水,书写时先蘸墨后蘸水,或者先蘸水后蘸墨。

二、笔

笔的特性不同,用墨略有差异。狼毫蓄墨性略差,墨可略浓,运笔速度略缓。羊毫蓄墨性较强,墨可略淡,运笔速度略快。

此外还需注意,写字前,干透的笔要先放入清水中浸透,取出挤干水分后再蘸墨,否则吸墨不饱满,书写时易干枯分叉。


三、纸

宣纸种类较多,性能略有差异。好的生宣书写时,笔画交叉处能明显看出笔画的前面,墨色由浓到淡变化丰富,而差的宣纸尤其是以次充好的书画纸,墨色发灰,墨落于纸上后浑为一体,看不出前后笔画。

即使是好的生宣,使用时也需注意:较厚的特种净皮,墨可调得略浓;较薄的净皮绵连,则要调得略淡。

四、书体

一般而言,篆书、隶书、楷书书写速度略缓,可用略浓的墨;而行书、草书书写速度稍快,可用略淡的墨。

当然,这中间也涉及个人风格的问题,如刘罗锅喜用浓墨,董其昌擅用淡墨。

五、笔法

笔法运用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墨色的变化。书写时该疾时不疾,该缓时不缓,该重时不重,该轻时不轻,再好的墨也表现不出“墨分五色”的效果。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千年兰亭


生宣纸的产地不同,厂家不同,品种不同,其生宣纸的性能也不一样。如使用新的一种生宣纸,最好要试用一下笔墨的感觉,是为了掌握其纸吃墨的性能。使用时可跟据其纸的据体性能,可调节一下毛笔用墨时的吃水量,或调整一下在绘画或写字时的速度。以上这两种方法使用生宣纸时都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