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我说说《盗梦空间》


《盗梦空间》中文海报

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

主演: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柯布 )

约瑟夫·高登-莱维特(阿瑟 )

艾伦·佩吉(阿丽瑞德妮)

汤姆·哈迪(艾姆斯 )

渡边谦(斋藤)

迪利普·劳(约瑟夫 )

片长:148分钟

上映时间:2010年9月2日(中国大陆)

票房:8.3亿美元

主要奖项:

第83届奥斯卡奖——最佳视觉效果

第37届土星奖最佳科幻电影

《盗梦空间》是一部优秀的科幻电影。

它不仅有巧妙的故事结构设计,也囊括了悬疑、枪战等多种元素。整部电影内容充实,场景宏大且变化多端。从色彩、配乐、故事背景来看,整体风格沉郁顿挫,给人一种沉重而响亮的感觉,我们会感同身受,自然而然融入电影所营造的情境之中。看这部电影时,你会感到空气中的压抑,然后突然“银瓶炸裂水浆迸”,再然后又缓缓平息,几次循环,高潮迭起,观影体验是十分不错的,如果单从商业片的角度来看,满足了我对电影的所有要求:丰富的视听效果、烧脑的故事设定以及情感方面的一个升华。不得不说,导演的功力十分深厚。

故事梗概

柯布(小李子饰)

男主柯布是一个造梦师,可以进入他人的梦境,通过影响一个人的潜意识来改变这个人的思想和外在行为。身负杀妻嫌疑的柯布,流浪别国,在一次任务中他碰到了斋藤,斋藤答应他,只要柯布能在世界能源大头的继承人费舍的潜意识里植入“不继承财产”的想法,避免斋藤的公司不被吞并,斋藤就能替他摆平回国的事。为了见到自己的孩子,柯布接受了斋藤的任务,开始组织自己的队伍。在一架飞往洛杉矶的飞机上,柯布和他的助手们开始执行“植入”任务。历经诸多艰难,甚至是永困于梦境的危险,柯布等人终于成功植入了想法。柯布得以回归家庭。

多层空间设定

《盗梦空间》总共架构了五层梦境,并且这五层梦境相互联系,互相影响,差不多是“一环套一环”的关系。这个设定一方面符合科幻的硬性要求,够新奇够吸引人,并且有一定科学依据,“多层梦境”、“潜意识”等核心设定起源于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三我”说。另一方面,从电影叙事角度来说,这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多层梦境”意味着多层空间,加上现实,《盗梦空间》中总共有六层空间,这是令人惊叹的巧思,由此带来的是叙事的精彩纷呈。正因为有多层空间,这部电影有了翻倍的表现力,如果没有多层空间,导演是无法囊括这纷繁的元素,失重、枪战、爆炸等元素都是分别出现在梦境空间中,还有诸多的特效也是,不能否认,这些元素的杂糅组成了这部电影的精彩。同时,多层空间的设定也促成了场景的成功,前文有提到这部电影的场景宏大且变化多端,这要归功于多层(梦境)空间的设定,正因为多层空间且空间之间互有联系,所以场景的变化才能非常的自然和多样,六层空间就代表至少有六个场景,频繁的场景变化,第一给人一种快节奏的感觉,第二多场景多人物多叙事,给每个人物都有充足的表现空间,且不会阻碍主角的发挥,另外场景的频繁变化从侧面凸显了梦境的不安定性,也可以说是精神的不安定性,由此带来各个角色的情绪变化,以此带动观众的情绪变化。

梦境中折叠的空间

再然后,梦境空间给了整个故事更大的表现空间,因为是梦境,所以可以更有想象力、更大胆地去进行构建。我们可以看到梦境里的场景是比较宏大的,梦境里发生了绑架、枪战、飙车,甚至火车都能出现在大街上,并且这充满了想象力的构建不会遭人怀疑,让人觉得荒诞,因为早已有了一个前提——这是在梦里,所以我们看到从面包车里突然转到酒店里西装革履又突然转到雪山荒原,这一连套的场景的转换,我们不会觉得奇怪,这实在是精彩的一笔!《盗梦空间》铺垫了一个小时才开始执行任务(可以说是进入正文),在剩余的时间(不到一个半小时)里能把主体故事叙述得如此全面、丰富、紧凑,多层空间设定居功至伟。

多层空间的设定固然是好的,但我发现在这样的设定中科幻的元素其实只是一个纽带,只代表着一个规则,而所填充的内容可以说不具备科幻性,当然我不是说科幻元素不重要,相反,它十分重要,如果没有科幻元素这条纽带、这个规则,多层空间设定会顷刻倒塌。如果说多层空间设定是整个故事的支撑点,那科幻元素就是多层空间设定的“脊椎骨”。

说说人物

我还想说说三个人物,柯布、梅尔和防卫者(权且当做一个人物)。柯布,整部电影的核心人物,他的人物设定讲来比较老套但向来比较讨喜,即有能力、有魅力、有沉重的过去且想赎罪,这样的“罪人”的人物设定容易引起观众的同情,柯布对妻子的愧疚、对孩子的思念,无疑是片中的引泪点,也是由此进行了情感上的一个升华,简单来说就是这部电影没什么内涵,需要情感做为一个填充物,来丰富观众们在情感上的体验。同时,柯布的过去也为主体故事铺垫了一层沉重的背景,添彩不少。柯布对妻子梅尔的愧疚,也导致了“梅尔”这个变量的产生。

“梅尔”是柯布梦中的防守者,是这部电影中设置的一个变量。

柯布与妻子梅尔

“梅尔”这个变量早早就埋下了,她是柯布心中的脆弱之处,也是这个行动(即主体故事)的不稳定因素,如鬼魂一般萦绕在主体故事上,阿丽瑞德妮(可看做本片的女主)在执行行动之前就发现了“梅尔”这个不稳定因素,警告柯布:“梅尔”可能会使行动功亏一篑,结果一语成谶。在第三层梦境时“梅尔”突然出现掳走了费舍,进入第四层梦境,推动了故事的进一步发展,然后按照一贯的套路,男主在女主的帮助下成功摆脱了阴影,再次丰富了故事的内容,营造了“倒数第二次结尾”的效果,又转接第五层梦境,而第五层梦境与影片开头相照应的,解开了开头设置的悬念,影片开始收尾。防守者也是影片中的一个变量,他们是一群人,梦境的守卫者,这里把他们看做一个人物。防守者是执行任务后在第一层梦境突然出现的,柯布等人在事先没有预料到,防守者的出现导致斋藤受伤,间接导致了柯布进入第五层梦境,可以说

防守者在影片中的作用就是所谓反派,使主题故事推进出现更多曲折,“梅尔”的作用也在于此,可以说他们在影片中也是至关重要的,毕竟我们都想看曲折坎坷、惊心动魄的电影。

若说整部电影里我最喜欢谁?肯定是饰演柯布的小李子了。我看他的第一部电影是《泰坦尼克号》,当年的浪漫带点忧郁的杰克,我还记忆犹深。一个好演员就是能演什么像什么,怕就怕局限在某个角色。小李子非常适合《盗梦空间》中柯布的角色,他的中年大叔形象和忧郁气质实在是合适这个背负着沉重过去的“柯布”角色,把留在我脑海中的“杰克”推翻了,这也得益于小李子的形象变化,吐槽一句,他的外貌变化是我平生所见演员中最为“翻天覆地”的。

小李子

其他

一部电影的成功需要诸多方面的协调合作,比如说镜头、色彩、配乐等等,对此我不了解,不多说。只说说片中的慢镜头,这部片中的慢镜头是我目前所见运用得最惊艳的,原因就在于这部电影中的慢镜头存在一个“多层”对比的效果,即动静对比的艺术效果,梦境之间存在时间差(越是深层的梦境,时间流速越快),正因为这个设定,加上场景的频繁转换,这部电影里的慢镜头才能有不一般的效果。


文/除文首资料外原创图/来源于网络,侵删

感谢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