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报的本质——“观念”

有时候家长给孩子选择的学校和专业感到不满意,其实有相当一大部分是观念问题,(说话太直接,请见谅。),总结一下,家长经常会问到的十个涉及到观念的问题。


1、什么专业好就业?

2、这个学校好就业吗?

3、这个学校和那个学校相比哪个好?

4、这个学校的这个专业好不好?

5、这个学校怎么样?

6、女孩子学什么专业好?(相对于男孩子学什么专业好,问的更多)

7、问孩子,孩子也不知道选择什么专业,老师,你觉得什么专业好?

8、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我们听孩子的;

9、反正学完出来不一定做这个,专业只要孩子不反感就好了;

10、专业重要还是学校重要?

以上问题经常会被问到,关键词其实就三个:“专业”、“学校”、“孩子”,针对以上问题,相对应的我想说以下几点:


1、专业是无辜的,除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冷门专业(其实也有周期)之外,孩子学好就业问题都不大;

2、同理,学校是一种品牌,但品牌效应强弱对于就业并不直接相关或者永久相关,如何依此去打造自己,因人而异;

3、提出比较A、B两所学校哪所好?其实潜在意思已经排除了两所院校层次高低的因素,那么除此之外比较的因素还很多,需要明确比较的对象才利于作出判断;

4、某学校的某专业到底好不好,没有参照物,得不出结论,因为好坏都是相对的;

5、离开专业去单纯谈某某学校如何,是没有意义的;

6、除了机械相关专业女孩子学的的确少,另外还有轮机工程基本没有女孩子学之外,所以只是在专业选择时,对于女孩子不太推荐外勤类的专业,除此之外,专业其实是不分男女的;

7、离开孩子谈专业就是瞎来;

8、固然要尊重孩子,但是,孩子的想法也应该进行科学分析,一味的听从看似是在尊重,其实是在逃避或者认识不足;

9、如果学了某专业,最后却没有从事相关工作,遇到这样的问题,我在不同的场合经常对家长说,出现这样的情况,无外乎三方面的原因,

(1)、对于专业,孩子没有选好,那么在面临就业时,现实情况是,孩子不会进入相关行业,选择跨专业考研或者进入之后选择转行;

(2)、残酷的事实是,对于专业,孩子没有学好,但大部分的学生把自己不做专业相关工作的理由归咎于专业本身不好或者其他等等,却极少会承认是自己没有学好这个真实的原因,因为,有些人可能会怪罪任何,却始终不会怪自己,并且,真相都是残忍的,只是很多人没有直视它,

(3)、存在特殊原因,譬如有更好的际遇或者出现人生变故等等面临二选一的时候,极有可能放弃现有的专业;

10、专业和学校同样重要,但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我们要做的往往是取一个平衡;

当然,这里只是选取了十个常见的问题,现实中类似的还有很多,比如遇见过很多在五六线城市的家长,真心不想让孩子离开自己所在的城市等等,综上,高考志愿填报的本质,其实就是观念问题,但,众所周知,观念也是最难改变的,为了孩子的未来,我们要勇于舍弃自己已经过时的思想,当然不是抛弃所有传统的思想,然后科学合理去做好孩子的志愿填报。

最后,希望每一位学子都能学自己心仪的专业,上自己满意的大学,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