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不要频繁辞职:轻则承受经济压力,重则毁掉自己一生

2015年河南一位中学女教师的“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的辞职信,为职场人士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辞职借口。

于此我想就几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聊聊一个话题:辞职须谨慎,特别不要轻易裸辞。

工作当然是一个考验人耐心的,日久天长的日复一日的循环,即使对每个人的折磨,同时也是每个人自我成长的过程。

凡事往好的方向多想想,多给自己几个假设。

假如没这份工作,我白天肯定不能在办公室免费吹空调,晚上也可能睡大街,所以我还是努力做好每件事情吧。假如没这份工作,我年迈的父母不知道又要愁白多少头发,更糟糕的是要每日日晒雨淋去挣少得可怜的生活费,只为减轻我的经济压力。所以,感恩当下的这份工作吧,努力干吧!……

之后,再问自己两个现实的问题,不要逃避。

我的积蓄能支撑多久不工作?
我的能力真的能让我随时可以找一份比当下更好的工作么?

如果上面两个问题的答案很不幸都是“否”,那我建议你要谨慎甚至不能辞职,至于裸辞念头你就更没有资格产生。

要知道:世界那么大,去哪都一样!抓住当下去努力地一点点进步才是最佳的选择!

在这里说一个不是那么正能量的真实案例。

还是我在之前文章中提到的那位能力与责任都超强的同事,他的职场经历其实比大部分的人都丰富多彩。

大学本科学的专业是与计算机风马牛不相及,毕业那年又碰到到全球金融危机而找工作艰难。阴差阳错进了一家小的软件公司,被分派去客户现场做项目实施工作,从此走上了IT职业生涯。

凭借自己努力与专研,很快熟悉工作所需的技能与业务知识,并且这种积极主动赢得了上司与客户的认可,最终被选为留驻客户现场负责整个项目的运作。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也伴随着自我感觉的能力增长,心开始蠢蠢欲动。在与公司协商涨工资而获得200元涨幅答复后,没什么再能阻挡其离职的决心。

从网上刷新简历、面试、收到Offer整个流程不到2周。这为他今后的频繁换工作埋下了潜在的伏笔:给了他自己随时可以找一份比当下更好工作的错觉。

第二份工作是一年期项目型的,由于感觉并不如当初自己期望的那么美好,所以项目到期后他拒绝了公司安排其他项目而选择离职,来到了第三家公司。

好在这两次的跳槽都是骑驴看马找到的,所以他未曾感受到前面说的两点问题。

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他自身眼界、思维模式并未真正跟上,但总在找些更好的心却愈发强烈,对当下的工作总是那么地不满意。

2015年大数据风潮涌动时离开第三家公司,去了一家大数据创业公司做研发总监。以前一直埋头技术的人要开始应对不只是技术层面的事情,他也开始让自己尝试改变,譬如安慰下属、应对同级别同事或领导、汇报工作也慢慢学会强调成绩等。

可是这次的改变其实对他来说并不是好事。

想踩风口的第三家公司最终死在了风口上,他被迫离职了。由于这段经历,错以为自己今后的工作职位应该往“领导”方向找,导致的结果就是近半年时间都在找工作,最终去得还是一家劳务派遣公司,做得还是那种底层职位。

这半年没收入的日子,承受着经济压力的同时还得不停违心告诉父母自己在工作,同时自己的信心一直遭受一次次的打击。导致的后果就是他今后走上了不停更换工作的糟糕循环中,至今收入不稳定,职场中还是一个底层岗位。


所以,请好好珍惜自己当下的工作,不要轻易去想辞职,而应该去想如何做得更好的同时让自己成长。杜绝去打开频繁辞职的潘多拉魔盒,因为最终会毁掉你的职业生涯,进而毁掉你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