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用与无用【陈果】

社会之学、处世之学——“小学”听起来特别管用是吧。学会了洒扫应对进退,学会了在人情世界迎来送往,游刃有余,还显得风度翩翩。可是,大人之学、生命之学,听上去好像就比较虚,比较玄,比较远,好像没什么用处,是不是这样呢?

很多年以前,在古典文学课的开学第一堂课里,我的老师曾对我们说:“你们来大学要学一些有用的东西,要学一些无用的东西。有用的东西能帮助你们谋生,无用的东西能使你们终身快乐。”所以,小学确实有用,能帮助你谋生;大学看似无用,却能使你终身快乐。大学能够让你在今后的生活当中,不管是起还是伏,都饱含深情地热爱生活。小学能使你在外部世界顺利地生活;大学能使你在自己的内心世界找到喜悦、平静与安宁。

我们所说的“有用和无用”的“用”通常是指一种实用性,一种功利之用——它要么能带来衣食住行的生活便利,要么能带给你物质的利益。所以,很多被我们称为“无用”的东西,并不是真的没有价值,而只是说它没有功利之用,不能带来立竿见影的名利上的好处。但这些不实用的东西,自有它超越功利之用的价值与可贵。正是这些看似“无用”的东西才是我们生活的意义,是我们活这一场人生的目的。没有这些看似“无用”的东西,我们就无从寻找满足与幸福。

比如,从实用性的角度来看,爱情就是最无用的一样东西,它占用你的时间,让你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无法追求功业上的更大成功。有了爱情之后,你不愿再独占任何好东西,而会把你得到的一切与另一个人分享,爱情让你不再自由自在,心里多了很多牵绊,它还给你带来痛苦与眼泪,让你感到自卑与伤心,这是多么不实用的东西。但没有了它,没有了爱,即使你独占了一切,获得了再大的成功,那又有什么意义?当你的快乐没有人真心与你分享,那就只会反衬出更多的孤独。除此之外,道德也是无用的,你能拿它来干什么?道德能给你面包吗?不但不能给你面包,还常常需要你给出自己的面包。友情也是无用的,友情要是有用,那就叫人脉,而不叫友情。真正的友情,你不会向它索取,反而会为它作出自我牺牲。你对朋友不会作出要求,他在那里就够了,世界上有这个人在就够了。

正是这些在经济学上“无用”的东西,这些不具有实用性的东西,让你看到了自己的真挚与温柔。有用的东西能让你看到物质的美好,无用的东西能让你看到一个美好的自己。你会喜欢这样的自己,对这样的自己深感满意,而这更接近幸福的本质。

当然,我们在乎“无用之物”,并不是说我们就不在乎用处。我们也在乎用处,也在乎实用性,但是我们不会把实用性当作终极价值去追求。实用性有价值,但永远不是我们价值排序中的第一位。我们在乎物质,我们也在乎名利,但它从来不是我们唯一在乎的,它从来都不是绝对的主导。我们追求“无用”,因为我们热爱自由——有用的东西滋养我们的身体,但只有那些无用的东西才滋养我们灵魂的自由。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