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强行有趣,强行“有用”,才是孩子对数学没兴趣的真正原因

年关将至。再过几天,我也准备抢票回家,给刚上高中的表妹补习数学。

说来也是有趣。我妹(指我表妹)的数学,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就成了她几门主科当中,较为明显的“短板”学科。每年一到寒暑假,只要我在,就都会给她讲题补习。可是,有个很奇怪的现象:

补习,似乎就是件治标不治本的事情。

以前不懂的知识点,给我妹讲明白了,题也会做了。可是开学之后,学一阵子,她的数学成绩就又掉下来了。

是老师教得不好?可是同一个班的孩子,也有数学频频拿高分的啊。学不好数学,问题究竟出在哪儿?引导孩子学习的我们,又该做出怎样的尝试和努力?

近期,在看了美国数学家保罗·洛克哈特(Paul Lockhart)所著的《一个数学家的叹息》后,从作者对于“数学本该呈现的样貌”的理解,以及对现今数学课程的批判中,阿凌得到了一些新的启发。

让数学强行有趣,强行“有用”,才是孩子对数学没兴趣的真正原因

一、学不好数学,不全是孩子的错,而是缺乏兴趣的结果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孩子要是能对一门课感兴趣——

要么是ta天生擅长,容易从这门课里获得成就感,实现自我认同、自我满足;要么是ta基础一般,但是在上这门课的时候,觉得好玩有趣,从中能够找到“玩乐”“满足好奇心”的乐趣,即便不够擅长,也愿意继续保持探索学习的热情。

可对于数学来说,能从前一类情况中获得兴趣的孩子,毕竟只是少数。大多数孩子,只能从后一类中试着寻找,且找到的,还多为一样的结果:数学(课)=无趣的代名词。

让数学强行有趣,强行“有用”,才是孩子对数学没兴趣的真正原因

我曾经就问过我妹:“你在学校,最喜欢哪门课?”

我妹不假思索地回答道:“体育课!”

听了她的答案,我哭笑不得地抿了抿嘴,她不好意思地看着我笑。

“我是说……要是让你给语数外按喜欢程度排个序,你会怎么排?原因是什么?”

“唔,语数外里面选的话,排第一的应该是英语吧。因为我觉得英语还蛮简单的,而且我们英语老师也对我们很好,我就对它比较有兴趣。第二是语文。虽然有些要记要背的很烦,但是我们语文老师很搞笑,喜欢在上课的时候给我们讲故事、讲笑话,我也蛮喜欢上他的课……”

至于第三是什么,不用我说,想必大家也都心中有数。问及原因,无非两点:

  • 数学都是计算,复杂又繁琐,想半天想不出来,让人头疼(觉得数学本身没意思);
  • 数学老师天天就是让人做题、讲题,上课上得又累又没意思(觉得数学课没意思)。

综合起来,就是孩子所感受到的数学(课),是又难又累又无趣的“无聊合集”。而数学,又究竟是怎么在课堂上变“无聊”的?

二、强行使数学有趣,是我们所陷入的最大误区

在《一个数学家的叹息》中,针对数学课堂上,一些老师(包括数学教科书的编者)拟强行使数学变得有趣的行为,作者保罗·洛克哈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你不需要让数学变得有趣——它本来就远超过你了解的有趣!”

课堂上,一些老师为了加深孩子们对某个符号概念的印象,会刻意将其拟人化,以添趣味。我就记得,在我小时候学“分数”的时候,数学老师为了让我们区分“分子”“分母”的上下位置,就教我们说:

“分子,大家就把它想象成一个孩子;分母,大家就把它当成孩子的母亲。母亲背着孩子,所以分子就在分母的上面。”

就“应试”层面来说,这样的强行有趣,无疑还是有些作用的。(不然我也不能记这么多年)

可对于“激发孩子对数学的兴趣”来说,没有任何故事背景的嵌入,只是截断式强行记忆公式概念——即便是通过有趣的记忆法记住了,之后又能如何呢?

让数学强行有趣,强行“有用”,才是孩子对数学没兴趣的真正原因

而当孩子们翻开课本,提出对数学最本能的好奇,展现出他们对数学最原始的兴趣时——

“最大的数字是几?”

“无穷大,它是一个数吗?”

“圆周率是怎么被发现的?为什么要叫它圆周率啊?”

……

根据教时、教纲的安排,老师不会细讲,也不会带领学生进行深入探究。留下一句“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查阅资料,自行了解”后,便又继续拿碎片式的“强行有趣”,去覆盖“数学本身的趣味性”了。

而对孩子来说,自己本能的好奇没有得到解答,反倒被老师强塞了另一堆不感兴趣的疑问(各种公式、习题)。长此以往,“好奇”不再,“兴趣”也必更加难以寻回。

三、数学,从来都不是一门“必须有用”的学科

在学校,能在课表上出现的课,基本都被老师鼓吹成“有用的课”。但实际上呢?

我们很早的时候就知道,学数学,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高考。实际生活中,除了需要偶尔算个数(可以用计算机),日常情况下,哪还需要什么别的数学知识?

保罗·洛克哈特在书中提到,数学——常被我们的文化视作科学和技术的一种工具,但事实上:数学从来都不是一门“必须有用”的学科!

我们当然承认,经济、物理、建筑等,这些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都离不开数学的应用。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明白,就如同名画可以卖钱,但名画的本质并不仅限于卖钱一样——数学有它应用的空间,但就数学的本质而言,绝不仅是“有用”而已。

让数学强行有趣,强行“有用”,才是孩子对数学没兴趣的真正原因

“数学是说明的艺术(the art of explanation)。如果你不让学生有机会参与这项活动——提出自己的问题、自己猜测与发现、试错、经历创造中的挫折、产生灵感、拼凑出他们的解释和证明——你就是不让他们学习数学。所以,我不是在抱怨我们数学课堂上出现的事实与公式,我抱怨的是我们的数学课里没有数学。”

保罗·洛克哈特,将数学视作如音乐、美术般的一项艺术。

是艺术,就自然有它绽放、发挥作用的空间。但如果把艺术强行框定为“必须有用”的学科,试想,被束缚住的艺术,还会有其原本的吸引力可言吗?

因为数学的考分,对考大学来说很重要,对以后从事数学相关的工作很重要,所以,这是一门“有用”的学科。可对想从数学中发掘兴趣的孩子来说,他们眼中的“有用”,其实只是特别简单的一点:学这个,好玩吗?

利弊,是成年人的考虑;趣味,才是孩子最大的考量。

四、在诸多无可奈何之下,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在读完《一个数学家的叹息》这本书后,给我印象最深的,其实并不是“激发孩子对数学的兴趣”这么一个概念,而是作者保罗·洛克哈特对孩子们在学校学习数学所持有的态度。

不可能让所有的老师,都成为像他那般热爱数学,引导孩子探索数学之美的引路人。这点,他知道。即便按照最理想的状态,每个老师都根据不同孩子的兴趣、程度,开展个性化的教学后,由于进度不一,引起学校无法保证能有效统一管理的问题,他也清楚。

但是,他在知晓这份“无可奈何”的前提下,还能舍弃在大学任教的机会,转而投身中小学数学教育,并坚持自己的教学理念——

“就像在真实的人生中一样,最终你必须面对一个事实,就是人都不一样,但这并没有关系。无论如何,这没有什么大不了。”

着实,让我钦佩无比。

让数学强行有趣,强行“有用”,才是孩子对数学没兴趣的真正原因

撼动或变更某个固存已久的模式,不是一本书,几个人,就能做到的事。它需要时间。而且,还是不短的时间。可作者的这几万字叹息,阿凌也不认为是一纸空谈。这样的真挚与热忱,总会传递、影响到一批同“志”之士。

若教育者看了,能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多费些心思,真正让孩子认识到数学的艺术之美;若孩子的父母看了,能在关心孩子学业之余,增进一些对孩子偏科“拾趣”的理解;若正在为数学学习烦恼发愁的学生看了,能对数学多一份宽心与释然,能试着用不一样的眼光重新打量起这门艺术——

作者的这份心血,或许也就没有白费吧。


我是,主写读书、情感、心理类文章ヽ(´•ω•`)、点击头像关注我,可第一时间收到动态更新哦~ 在精进自我的道路上,阿凌愿与你一同成长

♪(^∀^●)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