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德国工人可以终身不跳槽,而一些中国工人却做不到呢?

体型并不能说明一切1


真正有本事的人,一般低调。因为他们都懂得 ,学好一门技术不容易。他们更懂得,跳槽了,手里的技术也就贬值了,所以他们绝不轻易地跳槽。反观中国的年轻工人,手里没有技术,却想着拿高收入,总觉得老板亏欠了自己,多给了别人。所以就这山望着那山高,频繁的跳槽。结果,不言而喻,越来越差人。


zhangwanhe


很多德国人可以终身不跳槽,而一些中国工人却做不到。

关于这个问题,作为打工仔的我,有一些看法:

1,德国执行劳动法很严格,德国企业遵守法律。而国内企业千方百计找劳动法的漏洞,有法不依的现象,较为突出。因此国内工人的劳动时间丶劳动强度要远超劳动法的规定,更重要的是,超过了工作量后,还得不到较为合理的报酬。当然不是所有国内企业都这么干,但是不守劳动法的企业,确实占比不小。因此国内工人对企业的不满情绪较大,所以国内工人跳槽的概率,相较于德国工人是要多一点的。

2,德国是个发达国家,经济成长速度并不快。这也就意味着市场格局基本定型了,也就是说,一方面德国企业扩张不会太快,工作岗位的增量不多。另一方面新创立的德国企业,也不会太多,能提供的新职位也不太多。因此德国工人跳槽的比例不大,因为选择也不太多。

中国是个新兴大国,经济成长快,市场大,企业多,新创企业也很多。因此国内的工作岗位提供量很大,工人的选择也多。具体来说,国内工人跳槽的主要原因有:

①,很多人向往离家近的工作岗位,一旦有这样的机会。很多人都会跳槽,哪怕在薪资方面做出一些牺牲,也在所不惜。

②,因为国内新创企业多,企业扩张快,提供的机会多,所以很多业务能力强的工人,希望通过跳槽去获取高一些的职位,高一些的薪资,好一点的工作环境。

③,因为国人很忙,生活节奏快,工作强度大,所以个人时间丶个人空间很有限。而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个人需求,如果有好的选择,当然会选择跳槽。

总之,企业的行为丶员工的选择,都是由市场经济环境决定的,中国与德国的市场经济环境不同,当然企业与员工的行为选择就会不一样。

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合理的也必将会存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我国企业与工人的行为选择,也在逐渐在向德国这样的发达国家靠拢。我国企业员工的跳槽概率,正在逐年下降。


鬼影147951010


我们的企业可以活那么久吗



朽木之木


为什么很多德国工人可以终身不跳槽,而一些中国工人却做不到呢?

确实,在德国,很多人几十年在一个工厂工作,不仅是在一个工厂,甚至还有许多人一辈子只从事一个工种。由于这样的工人多了,工匠也就越来越多。因此,德国生产的产品,大多质量非常好,品质也非常高。原因就在于,工人的技术好,工人的敬业精神强。

事实也是,在经济相对稳定,企业基本定型,经济转型幅度很小的国家,工人的稳定性也相对较好。因为,企业之间不会为了工人而在工资上恶性竞争,工人也不会因为企业间恶性竞争而不停跳槽,从而形成相对稳定、相对固定的生产格局。同时,德国的企业寿命也相对较高。尤其是制造企业,一旦步入正常轨道,就会做长做优,从而也给稳定工人打下了坚实基础。

不仅如此,由于长期从事某项工作,工人的文化程度、技术水准等也相对较高,且都比较平衡。如此一来,也就不存在其他企业挖脚的问题,工人也不需要在企业间跳来跳去、转来转去。

相较于德国,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过程中,企业关关停停,工人技术水准也相差很大。更重要的,许多新企业为了在短期内招收到员工,只能采用高薪手段,挖其他企业员工。这样,就把工人的心越挖越活,最终出现频繁跳槽的现象了。没有工人长期从事某项工作,那么,产生工匠的概率就比较低。为什么现在许多工匠都在国有企业,或者改制以后的企业,原因就在于,国有企业有工匠,民营企业则工匠较少。

所以,如何稳定企业、稳定工人,对投资者、经营者,包括政府职能部门来说,都是需要认真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谭浩俊


为什么很多德国工人可以终身不跳槽,而我们中国工人却做不到呢?我认为是跟中德两国的企业发展层次有极大的相关性。

首先,德国企业的寿命非常长,中国企业的寿命都很短,这决定了德国工人可以终身不跳槽,中国工人不得不跳槽。

在德国,听说有很多企业都是百年企业,而且德国整体面积不大,但德国基本每个城市都有大企业,而且德国还有众多的中小企业,且整个德国的企业寿命都很长,所以德国工人基本上可以在一个企业里面干一辈子,根本不用担心企业倒闭的事,自然用不着跳槽。

而中国企业99%都是私企,据美国《财富》杂志调查称,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2.5年,集团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7~8年。在这样短的企业里面工作,一旦企业倒闭,工人就必须离开。

因此,从中德两国企业的平均寿命来说,我们中国的企业根本无法与德国的企业相比,自然的,两国的工人状况也无法相比。德国工人可以一辈子不跳槽,但我们中国的工人必须跳槽。

其次,德国的全国企业工资待遇都差不多,而且都很高,所以不管跳槽到哪个公司,待遇都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所以德国工人也就懒得跳槽。

而我们中国企业不一样,大城市与小城市的企业、东部与西部的企业、大企业与小企业、国企与私企、新兴企业与传统企业等,它们的工资待遇都有比较大的区别,工人之间的待遇更是巨大,所以必然激发我们的工人频繁的跳槽,都想找工资高、活轻松的工作干。

再次,德国企业管理规范、制度人性化,不会侵犯员工任何权益,非常注重员工关怀管理,所以德国工人都会把公司当作自己的另一个家来对待,所以德国工人不会跳槽。就拿加班来说,德国企业一到下班的时间就会催促员工赶紧下班,不允许员工擅自加班,就算无偿加班都不允许。这么舒适的工作条件,谁会跳槽呢!

而我们中国的企业就不同了,大多数企业的管理制度不规范、不全面,制度缺乏人性化,大多都是各种惩罚性的制度,员工经常遭遇企业的无故调岗、辞退、开除,而且还有不少企业也不给员工缴纳社保,企业更缺乏员工关怀。所以我们国家的企业员工基本上不可能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另一个家看待,企业越是对员工不好,员工跳槽的几率就越大。就拿我们国家的企业加班来说吧,我们国家的企业大多都存在两班倒的现象,而且加班严重,员工承受不了就会跳槽。

总之,德国企业大多都是百年企业,各个企业的工资待遇都非常高并且很均匀,加上德国企业管理规范先进,所以德国工人可以一辈子不跳槽。但我们中国企业不一样,企业大多寿命短暂,各个企业的待遇差别很大,且大多数员工的工资都比较低,最为重要的是中国的企业好多都管理不规范,员工的权益容易得到损害,所以我们中国的企业工人容易跳槽。


Sir聊HR


我是工人家庭的孩子,我想我有发言权。

我就不说什么企业文化之类的精神层面的东西了,说一说物质福利保障吧。

爸爸在单位里做技术

1.三班倒,有白班和夜班,年轻人有精力可以做,但是四十岁后就没有那么多精力去做了

2.拖欠工资,这个很难受。不按时发工资直接会导致无法按时还清贷款,这也导致我们家庭损失十到二十万元资产。

3.工人当然是在工业企业任职。工业企业在二十年前还是可以的,如今来自上层环保压力大,一些重工业工厂直接关闭,工人家庭生活也成为问题。

4.跳槽可能也与工厂内领导有关。国内官场文化,酒桌文化已经渗透到国企以及民营企业中,无法适应的技术工人就会吃亏了,这也会导致技术工人的跳槽。

我想这四点问题德国工人可能都不会面对,中国工人和德国工人相比较也就无从谈起。

我见识浅薄,以上只代表个人亲历之事,如有遗漏及无理之处请见谅。


闫博469


不是德国工人终身不跳槽,也不是中国工人喜欢跳槽,不能一概而论。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德国是老牌工业強国,从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科学就相当发达,走在世界前列,二战才成为世界强国,与意大利和日本,成为世界侵略国家,才成为世界公敌。二战后,德国除了军事科技受管制外,因为二战法西斯战败国。民用工业很发达,他的教育体制很好,特别注重职业教育,素质教育,不怎么注重科本教育。全世界只有中国孩子考试成绩最好,学习压力大,作业多。所以德国孩子都有一门专业技能,再加上管理又走在世界前列,注重人材教育,留得住人材,用的起人材,有能力的技术工人工资给的高,德国工人当然不想跳槽,跳槽还是有,只不过相对少而己,中国人不想跳槽的也多。良禽都择木而栖,何况人。常言:″人挪活,树挪死″。各有各跳槽的理由,善于跳槽对自己发挥才能也有危害,谁也不愿意,只不过被逼无奈才跳槽。






用户夏天


老板对员工好,员工对老板就好,相互的!

外国老板眼里:没有自己人,外人之分,都一视同仁。

外国老板对员工只讲效益与收入对等,不讲感情,更不讲无私奉献。

外国的资本家已经进化,并不是我们“脑海里”的“万恶”资本家,他们与员工平等、相互尊重,关系融洽。

外国企业法律与制度严明,员工权利有保障。

再看看中国的老板是啥状态?

另外中国的就业文化就是“骑着驴找马”,“万众创业”,员工和老板一样浮躁、不安分、心比天高,总想着一夜暴富。

再就是,中国企业老板喜欢“模仿”,吃现成饭,每天不想着培养人,总想着高价去别单位“挖”人,也是造成跳槽严重的原因之一。


财经耕耘客


时代不一样,机会不一样,文化不一样。我愿意强调机会不一样,时代也大不相同。

很多人用这样的比较,认为德国工人可以终身不跳槽,而中国工人却做不到,用这来说明我们的产品质量无法跟德国的相比。

其实不必这样妄自菲薄。我们这四十年的发展实在太快了,在抓住一切发展机会,还没得及精耕细作了,我们不仅失去了30年,甚至说失去了100年,我们要用飞速发展的速度来弥补失去的时间。

这导致什么结果呢?第一批工人,那些70年代、80年代最骄傲的群体--工人,到90年代时就变成老板了,一些还成为了科学家、官员呢,哪可能成为一辈子的工人呢。后来发展起来的工人,90年代之后一段时间说农民工,现在这个说法都不怎么提了。

这个农民工群体呢,只是打工赚点钱,他们的主要目的是养孩子,回家盖房子,如今这个群体也老了。他们所在的工地是不稳定的,所在的工厂是不提供持续培训、持续成长的,他们也不可能成为终身不跳槽的工人呀。我大学毕业的2001年,所在技术部门有几个是从熟练技术工人提拔上来的,如今也都离开了这家公司,公司没有持续的发展,没有持续的保障,怎么可能有终身工人呢。

我们经历了几乎全部国营的大工厂,然后是改制,还有下岗,那些所谓终身工人,都变成了总经理,总工程师了。

我们也有大国工匠,也有一辈子的手工艺人,只不过不像德国的工业产业,它们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精细化生产的员工。

我们的保障系统要跟上,我们的文化认同,多元的生存要得到大力弘扬。

当然,就局部来说,上次我去沈飞参观,有四代人都贡献于这个组织机构的,说奉献一辈子还不足够,还要把子孙后代也送上。这点上说,又怎么说我们没有终身的工人呢?

比较中多加学习可以,非要认为自己是落后的,那也不需要。


财经作家邱恒明


一切行为都是思想的反映,故而这与社会价值观念、企业文化、个人人生观直接相关。

社会价值观念和个人人生观:德国、瑞士和日本是以严谨、精致为要的社会价值观,而美国是以自由、创新为要的社会价值观,所以德国、瑞士、日本就形成了以熟能生巧、精益求精为工作目标的人生价值观。在这种社会价值观念和个人人生观的驱使下,个人都不会喜新厌旧,而是会一心一意、专心致志。

企业文化:包括企业的价值导向、职位升迁、福利待遇、社会保障等,都以社会价值观为导向,所以员工不跳槽比跳过去跳过来好。

而我们的社会价值观念、个人人生观、企业文化,是像德国、瑞士、日本还是美国?可以说是“四不像”。所以除了国企还基本上算是“四平八稳”,而在绝大多数的私企里,你不跳是等死,跳是作死,所以就只能跳跳碰碰运气了,毕竟古人都说了:树挪死,人挪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