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不知父母难,读懂父母已老年”,这句话你怎样理解?

楼外斜月


这是一个怪圈,很少有人能突破这个圈。

老人对儿女,可谓全力以赴,殚精竭虑,含辛茹苦,无怨无悔。年少无知,年少轻狂,“少年不知好歹,不知愁滋味”。由于“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越是父母说的越是听不进去,“人牵不走,鬼牵飞跑”。有时“碰到南墙不回头”。有的人对外人彬彬有礼,对父母大吼小叫。在犟中成长,等到自己一跤一跤摔到懂事了,回头看父母,早已“朝如青丝暮成雪”了,再不珍惜,再晚一点醒悟,只怕是等“坟头堆枯草”以后了。

所以,要明白,天下谁都可以不信,一定要相信父母,尽管当时不懂,也一定要听父母的话,等你懂了,你会感觉到站在父母肩膀上,看得远、看得清,少去了许多弯路。你会庆幸:多亏听了老人言,让我今生无悔。



汉江庸叟


/ 小透明 /

我嫁得远,几年都难得回家一次。

这次要走时,后备箱被塞得都快爆开了,100来个土鸡蛋,各种腊肉腊鱼,三桶土榨菜籽油,家里种的南瓜和大白菜……

上车后,母亲又打电话说还有熏牛肉没带,过几天再寄过来。

/ 哇哈哈 /

今年住新房第一年,特意把婆婆接来过年,年后就回老家了。

送完婆婆回来,一打开冰箱差点吓一跳,五花八门的食物全被塞了进去。

原来是婆婆走前特意准备并一一归类好,就怕我们忙着工作照顾不好自己。

/ 鱼子泡泡 /

抵挡不住爸妈的热情,返程开工的我被逼着带了一只活的土鸡。

于是,这只鸡至今在我家厕所蹦跶,昨天还下了两个蛋……

/ 行色不必匆匆 /

返程的火车票太难抢,担心抢票软件不靠谱的父亲,前几天天不亮就跑火车站排队买票。

昨天下了火车整理行李,发现父母把我过年给的红包原封不动塞在了夹层里,还多添了几千块钱。

/ 亭亭而立 /

我父母应该是最画风清奇又最了解我的人了。

走前给我准备了一大袋手擀面和包子,香菜和鸡蛋。

按照他们的话说,平时也不指望我自己能做饭,干脆整一袋面食,搭点蔬菜和鸡蛋,又营养,味道还比吃泡面好。

至于香菜,因为怕我住的地方买不到那么大把,自己家种的更实在……

/ 杰克船长 /

父母总担心我工作用脑过度,离家前给我准备最多的就是两大袋核桃。

结果安检时被拦下,原来父母怕我难剥,又偷偷放了把核桃钳。

你看

城市里再渺小的人

在父母眼里都是个宝

也许他们给的不是最好的

但一定是竭尽全力给出所有

偷偷爱着儿女却不计回报

新的一年

我们已陆续开工

愿你我的努力

能赶上父母老去的速度

工作再忙

请记得多给父母打打电话

因为他们一直在远方牵挂你

你的关注和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樱桃番茄GO


养儿方知父母恩,感觉跟这句话是一样的道理。

人生实苦,而且这种苦很多时候不足为外人道,做父母就是这么一项。年少时,我们意气风发,遇不到父母遇到的问题,也不会站在他们的角度去看待这些问题,甚至觉得他们有些窝囊,心理也会暗暗说自己长大了绝对不会像他们一样,绝对不会让自己陷于那么困难的地步。甚至一些不懂感恩的少年会直接怼父母,就像之前曾流行的“父母皆祸害”的QQ聊天群,在父母心上撒一把盐。

时间是很公平的。等你到了那个年纪,等你生了娃,做了爸爸妈妈,呵护着自己的娃长大,尽力过才知道,天啊,养活一个孩子怎么这么难!我小时候好像都没有经历过啊。实在是不知道婴幼儿的长期记忆基本上没有。你可以考虑一下自己三岁之前的记忆,除非是特别重大的场景,一般都是空白的。所以你现在养了个孩子,才知道自己的父母也经历过这些艰难,比如当了妈妈的我,才知道月子里竟然不能睡整觉了(到今天为止,生过娃已经500多天了,我不知道什么叫整觉,因为没有一天晚上不起来三次以上喂奶)。天啊,娃打完预防针是会发烧的,需要妈妈提心吊胆的护理,甚至半夜是要跑医院的。做了辅食,孩子是可能不吃的;别的娃都出牙了,她怎么不出;别人是成对出现的,她怎么是一个一个出来的;哎呀,两个月体重没长了,是不是有什么病,需不需要去检查;……

你看,这些所有的经历,站在孩子的角度是看不到的,甚至记不得了。孩子会以为自己就这么简简单单放养着就长大了。

我也是经历过这些以后才真确的感受到父母的不容易,心情变得平和,不跟他们生气,认真听他们的需求,真正的完全接纳他们。


sunny2590


答:年少不知父母难,读懂父母已老年。说的是另一种感同身受,只有自己经历了为人父母的心路历程,才能切身体会到父母的辛酸与艰难。


1

作为父母,从十月怀胎伊始,就开始吃苦,尤其是母亲,有的妈妈妊娠反应严重,呕吐、腿和脚水肿,怀孕后期更是托这个大肚行动不便。这时母亲的心情是很复杂的,既辛苦又幸福、既担心又期盼,小心翼翼的保护着这个即将到来的生命,盼望着能够早日相见。有的父母则是拿起书本学习相关孕期知识,为了自己也更是为了肚中的宝宝。

2


呱呱坠地后,更是既烦恼也新鲜,原有的生活一下子全都被打乱,可又从内心感受到了一份新鲜。初为人父人母,并不会侍弄婴孩,所以,请教长辈,自己看书、查资料、或者是从网上获取相关信息去学习育儿知识。也从此开始了为孩子擦屎把尿、半夜起来喂奶的艰苦人生,孩子好好的还好,稍微有个风吹草动、头疼脑热的,年轻父母都是恨不得生病的是自己,真是着急得不行不行。更有些年轻的母亲由于焦虑而患上了产后忧郁症等。

3


最快乐的是孩子牙牙学语时,奶声奶气的冒话,每一句都会让父母开心得不得了。蹒跚学步了,父母的视线就更是围着孩子在转,一不小心,磕了碰了,都会让父母无比心疼。只要孩子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父母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所以,父母之爱是最无私的、最伟大的。

4


上幼儿园了,免不了每天的接送,待到孩子上学了,父母的艰苦岁月也就开启了,每天陪孩子写作业的情形,经常被形容为:“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更有的父母为了能辅导孩子作业,甚至和孩子一起学习,从小学到高中,为了能让孩子有个好的成绩,只能捡起扔掉多年的课本重新成为学生。很多年轻的母亲白天上班,下班不但要回家做饭,还要在饭后陪孩子学习到半夜,把一个个年轻的丽人活生生打造成了铁人。

5


这还仅仅是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当然还需要更多的经济成本,有人统计过,生一个孩子从小培养到大,一般需要几十万甚至上百万,想想这是多大一笔支出,这其中付出的艰难,不经历过是没办法可以体验的。


出生、成长、老去,是人的生命历程,年少无知时,拿什么能读懂父母之难,只有当经历了这一切苦难之后,才会真正读懂父母,读懂人生。


朱九十


父亲不是爷爷奶奶亲生的。

爷爷奶奶没有儿子,用一袋小麦换回了父亲做他们的儿子。

爷爷一共弟兄三个,爷爷的哥哥弟弟都有好几个儿子。他们希望爷爷过继他们儿子中的一个,但爷爷没有。爷爷颇有一些家产,他们实际上是想霸占爷爷的家产。

父亲来到这个大家庭之后,受到的排挤可想而知。父亲的堂兄弟们不跟父亲玩,还要打他。爷爷奶奶很疼爱父亲,总是做好吃的给父亲吃。那些人就趁爷爷奶奶看不到的时候,抢走父亲的吃食。他们都喊父亲“侉子”,后来,父亲与母亲结婚了,他们就喊母亲“侉子媳妇”

不仅他们喊,就连他们的孩子都喊。还有更难听的叫法,就是叫父亲为“野种”。这是我最不能容忍的叫法。

好在父亲很争气,体力上不是他们的对手,但是父亲头脑聪明。学习很好的父亲后来走上了仕途。

父亲的所谓的堂兄弟们又开始一窝蜂的巴结我父亲。只要是力所能及的,父亲都会帮助他们。小到给钱,大到给他们的后代安排工作。

我很不理解。就跟父亲母亲说,别管他们,谁叫他们当初那样对待我们?

可父母亲都笑着开导我,得饶人处且饶人!能帮就帮点吧!

年幼的我就是不能这样,什么得饶人处且饶人?他们怎么不这样想?

随着年龄见长,我越来越懂得父母亲的心思了!得饶人处且饶人!父亲去世的时候,我的堂伯父伯母都早已经去世了。但他们的子孙后代,也就是我喊他们叫哥哥嫂嫂姐姐姐夫的人,都哭得稀里哗啦的。他们是真的动了感情了!


淡眉1969


看到这句话,心中一酸,内心对父母的亏欠感溢满开来!

年少的时候,我生活在父母的保护下。在他们给我用心努力创造的温暖安全的环境里幸福的生活着!那时的我以为他们无所不能、很厉害。我想要的都能给我!他们把我当成他们最珍爱的宝贝,以我为骄傲!可能天下父母都这样吧,虽然嘴上不说,可是心里都觉得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在父母的关爱下,我无忧无虑的成长,学业也比较顺利,从小学到大学,我也不需父母来操心我学习上的事情,因为他们成年累月的忙生意。但是我从来不觉得缺少陪伴,因为他们在我成长的过程中给了我充足的爱!我一直以为这样的生活是理所当然的,是垂手可得的!可是后来,在我大学最后一年,一切都改变了!我的妈妈在那一年罹患胰腺癌,并在治疗了一年后遗憾离世了!从此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一直都生活在父母给我创造的温室里,没有经历过任何生活的艰难和坎坷!妈妈走后,我才知道生活的不易、父母的不易。原来,不是我们的生活中没有艰难和坎坷,而是他们用自己的肩膀承担了起来,留给我们的是生活中阳光明媚、色彩斑斓的一面!后来,我从亲戚的口中,慢慢了解到更多的父母的另一面。爸妈在外面做生意,非常的节俭,吃穿都不舍得。就算生意好,挣到了钱,也不舍得自己出门下馆子;我的妈妈也从来没有舍得给自己买一件像样的首饰,甚至没有一件贵一点的衣服。可是,回到家里,却舍得为我买任何我想要的东西!

在结婚有了孩子以后,才知道养家养儿有多么的不容易!生活中遇到艰难的时候,也常常深夜暗自流泪,想念、怀念小时候的幸福时光!可是不管生活怎样,我都不会气馁,因为有他们曾给予我的爱来鼓励我前方的路、治愈生活所给我带来的伤害! 只是,心中总是有遗憾。奶奶和妈妈走了,没有机会再去孝顺他们,回报他们!而我们做儿女的成家后,都有了自己的生活。爸爸在老家也不愿意常来和我们一起住!每次回家看他,走的时候心里都很难受!他现在老了,我却不在他身边!这一生,我亏欠了家人太多!愿以后的日子,能尽己所能,关爱爸爸,努力生活,少让他操点心吧!


优杨之家


谁不曾青春年少过?年少时不知天高地厚。只知道天塌下来有父母顶着,父母就应该伺候我们,这是他们应该做的。年少时的我们只负责读书,玩耍便可以了,其它的事不需要我们管,有父母呢。


我的父母都是没有什么文化的老实人。年轻的时候靠在菜市场当清洁工来养活我们三兄妹。虽然是城镇户口,但也没什么好的,如果是农村户口还有田可以种。对于他们这种没有文的人,在城镇想要生活下去也只能做些苦力活。他们又没有本钱,也不懂得经商。


那时候我还很小,什么也不懂,整天吵着要跟着妈妈去菜市场。他们每天下午去,要到晚上八九点才能回家,毕竟那么大个市场,还那么脏。那时,到他们下班的时间,我竟然还要妈妈背回家。哎,想在想起来真是太不懂事了,虽然我才几岁,但也能自己走路了啊。妈妈扫地那么辛苦,我怎么能还让她背回家啊?家里离菜市场还那么远,走路也得要二十分钟呢。想想,我小时真的是太混蛋了。尽管妈妈很累,但从不在我面前表露出来,那时候的她除了去菜市场扫地,还要为我们洗衣做饭,可以说一天时间里,没有什么时间是空闲的。


小时候,也特别希望自己生病。因为那时觉得生病了,就不用上学多好呀,生病了,妈妈就会问:“怎么样了,想吃什么,我给你做,想吃面条还是饺子?”妈妈问这话时,眼里充满了关心和爱。那时候条件比较艰苦。因为生病就会有好吃的,所以觉得生病好。却不知道妈妈的担心和忧愁。


小时候,我们特别害怕父亲,觉得他很凶。其实并不是这样的,他每天辛辛苦苦的努力赚钱,不都是为了我们吗?为了我们能过上好日子。他也只有在我们做错事的时候才凶。那时候,他没有任何依靠,白手起家,还要供我们三个读书,要存钱建房子,生活的压力已经把他压得喘不过气来,哪还能笑得出来呢?


小时候经历的种种,到现在想想,真的对不起父母。父母辛苦了大半辈子,自己却没有好好孝敬他们。


现在有了自己的家庭,照顾小孩还要赚钱养家,真的特别辛苦。只有现在自己亲身体验了,才懂得父母的不容易,可是现在他们都已经满头白发了。而我们为什么不早一点读懂父母呢?


生活是啥味


小时候父母是依靠,吃穿住行都依赖父母,我们活在父母的羽翼下,也有不服气的日子,但还是乖乖听话!长大工作后,常常觉得父母说的都和社会脱节,跟不上时代,跟父母的沟通也仅限于,“吃饭了麽?”“吃了!””吃的什么?”“说了,吃过了,别问了!忙着呢!”回家的日子越来越少!中年后,年少傲娇时的锐气少了,心气也没那么高了,一有休息,总想着回父母家,吃顿妈妈做的饭,坐在爸爸旁边陪他看看电视,在妈妈的床上安静的睡一觉,感觉没有比父母这里更静谧的地方了。

生活中,也越来越觉得父母说过的一些话,还是很有道理的,如果当初能听老人的建议,可能就不会走弯路!生活就是这样,它总是让你经历后,才“后知后觉”!


爽爽的大跟班


“年少不知父毋难",少年的时候,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无忧无虑,自由自在,什么事情都由父毋去解决,家里的一切物质生存条件都由父母全权办理,其中的一切辛苦艰难未曾接触,未曾知晓。渐渐的长大了,结婚生子当上了父母。油盐酱醋,穿衣吃饭,家里的大大小小事情都要处理。白天有白天的事情,晚上还有晚上的事情。哪个累啊,哪个困啊,腰酸腿疼也无衣天靠,还得弓身亲行。多么想休息一会儿,多么想多睡一会儿。不行,还是不行。所有的一切活都得自个一件件完成。要养家,要赚钱,粮油菜果样样全,家里家外事事繁。样样活,件件事,无一不亲弓,无一不心挂。人生,太苦,太累,挣不脱,甩不掉,扬起头,咬着牙,拼命往前走。此时此刻,才明白,我们的父毋,当年的辛酸与辛苦,把我们拉扯成人,多么的不易。然而,晚也,我们没有在父母有生之年尽孝心,留下遗憾在心中,终生不去。正如民间所言,读懂父毋巳老年。


魏红喜


这句说的非常准确也非常经典,因为人在年少的时候是不会体会到做父母的难处的,从小就过着衣食无忧的生话水来洗手饭来张口。父母为了能让孩子过的幸福一天到晚的忙,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口集肚攒为了供孩子读书娶媳妇买房子买车子。这一切都忙完了又得给儿女看孩子直到这一切结束了已经老了。直到亲身体验了生儿育女的全过程才知道做父母有多难。这个时后想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已经晚了因为自已经无能力了,甚至有的父母已经不在了。所以教育子女要从小开始让他们知道感恩,你们自已也要为孩子做好榜样对自已的父母要孝顺,不要去娇惯孩子对他们的生活习惯多加约束让他们养成一良好的勤俭节约的习惯。这样就不会出现读懂父母已老年的悲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