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江朝陽湖

蒲江朝陽湖

初至湖畔,微雨如霧,山色空濛,

一帶修竹挺拔青翠,竹葉嫩綠得逼人的眼。

一株茂盛的三角梅,花色胭紅,幾叢無名野花,熱鬧地鋪灑著,不輸秋日菊花之韻味。

紅砂石砌就的臺階,經雨霧潤溼,如少女的紅唇。

雨勢漸大,一行人躲入吊腳樓品茗,

看小巧的雀舌茶葉在碧綠明淨的水中浮浮沉沉,

喝一口,醇厚鮮爽,品滿室幽香,悟人生百味。

此時室外雨聲潺潺,

扭頭望向窗外,綠竹盈窗,

竹葉上掛著晶瑩剔透若珍珠的雨滴,珍珠匯聚得越來越大,越來越晶亮,

竹葉小舟逾漸傾斜,最終珍珠悄然滑落,

小舟緩緩恢復一點平衡,又開始新一輪匯聚。

雨勢未退,飯點已至,

我們撐傘到了湖邊水榭,

雨點歡快地打到湖面上,一圈圈波紋暈開來,

彼此撞擊,碎了一個個的圓,幻出一派水霧來。

湖對岸青山如屏,如翡翠,遠山隱隱如黛,連綿起伏如古裝仕女腰間飄逸的衣帶。


飯罷,雨勢漸歇,坐船遊湖,

兩岸連山遠遠的退開去,

水面開闊,湖面平靜,

如琉璃般光滑,如明鏡般澄澈。

湖上竹木蔥蘢,湖中翠篁掩映,岸邊花色鮮豔,水中芳姿嫵媚。

遠遠的湖面氤氳蒸騰著水汽,一隻漁船於煙波浩渺中搖櫓而來,

船頭鸕鷀或單腳悄然而立,或交頸而臥。

忽然一隻鸕鷀如箭一般俯身衝入水中,倏而,悠然回落漁船。

我們的遊船緩緩前行,駕船的師傅一句“風動石到了!”

我們抬頭一看,峭壁絕崖之上,一巨石孤然而立,微風過處,翠葉拂動,巨石搖搖欲墜,只看得人心驚膽戰。

我們棄了船上岸,沿青石臺階拾級而上,石階兩旁樹林陰翳,草色蒼翠,零星夾雜其中的扁竹葉花開出瞭如白雪般靜雅的花朵。山路崎嶇蜿蜒,行不多時,便有一稍微平整的臺地,臺地上擺一張古樸木桌,桌上整齊擺放著些香燭,桌旁坐著一鬢髮斑白的老大娘,她腳前還堆放著些山中的草藥。未買她的草藥,也未買她的香燭,但大娘的熱情卻絲毫未減,從她口中得知,當地村民對這塊石頭的拜祭由來已久,傳說它曾是女媧補天剩下的一塊隕石,因神仙點化而通靈,它四處遊玩至此,見此地山清水秀,風物絕佳,便於此地安居樂業不再離開,同時保這一方土地鍾靈毓秀。


我們辭別大娘,又往上行,沿一條逼仄陡峭的石階上到風動石跟前。近觀此石,只見它大約高四米,寬三米,矗立在比它更小的一塊略微凸出地面七八十釐米的石頭之上,四圍凌空,恍若一個矮腳蘑菇,又危然兀立於峭壁邊緣,於舟中仰望,怪不得有即將墜落之感觀。石前一架方形香爐,爐上燭火璀璨,香菸繚繞,四周護欄上掛滿祈福的紅布條。


從風動石退回,我們翻越一個小山坳,步行前往小葉壩。這一路,我們沿山腳前行。谷底是一條小溪,新雨初霽,溪水淙淙,清淺而澄明,群魚聚集,黑泱泱地這裡一簇,那裡一片。水邊是密匝匝翠綠的竹篁,路面則剛剛高過竹梢。路旁紅、白、黃、紫,各色野花寂然開放,掩藏在綠草之間,三五步一朵,七八尺一束,像捉迷藏勝利的孩子探出的調皮的笑臉。夾岸青山,遍生雜樹,藤蘿蔓蔓,沿崖壁纏繞下垂,如厚密的簾幕,如潺湲的瀑布。此時陽光暈出雲層,煙嵐鎖翠,黛色含青,小徑右旁石壁上倒垂一根枯枝,枝上四五朵靈芝。靈芝形如摺扇,如翩飛的裙裾,深紅淺紅一圈一圈暈染開來,外圍以金色鑲邊,這是丹青聖手遺留的工筆畫吧,不然何以如此精緻細膩,賞心悅目?林麓深幽,友人們逸興遄飛,前一位摘一片竹葉,一聲杜鵑催春,後一位以手掩口,一曲鶯啼燕語,前者呼後者應,直惹得對面林子裡的鳥兒心癢難耐,一時間鳴聲上下,以致讓人分不清哪一句出自人口,哪一聲源自鳥喉。


自小葉壩回程後,我們的船漸漸駛入水岔,兩山夾峙,水面曲折而幽深秀麗,懸崖垂蔓枝點水,綠浪浮萍葉隨波,白鷺一飛沖天,又悠然滑翔水面,鴛鴦戲水,雛鴨玩波。

歸途舟中,只見日光搖曳,煙霞幻彩,蓮花山上金光籠罩,如詩如畫,如夢如幻,宛然瓊瑤仙境。

徜徉於 這樣的山水,雨霧早已潤溼了我的靈魂,陽光又照亮了我的心胸,不待飲酒,人早已醉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