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送出国门读书的或改国籍的或在国外生孩子的多为名人或有钱人?

花美豆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觉得自己要有自己的圈子,与普通民众没有共同话题,因为普通民众多是他们看不起的那部分,比如学校里学习好的对于学习不好的人的态度,但是偏偏这些学习不是出类拔萃的在中国占了大多数。所以学习好的骨子里有的是优越感。所以不希望孩子做个普通人,所以觉得必须接受不一样的教育,来提高孩子的素质,但是只要在国内,就得和普通民众生活在一起,这是他们不甘心的,所以会选择去国外生活吧。


雪cool


这些人走南闯北,见多识广,应该能感受到国外的新奇,对国内落后的一面熟悉且深恶痛绝,对国外的优势佩服得五体投地。他们又财大气粗,出于对子女的关爱,对未来的憧憬,所以纷纷送子女留学。

其实,他们并没有详细对比中西教育各自的长处,没有切身体会到国外教育的迂腐,没落,更没有领悟国内对教育的普遍重视,初等教育的扎实深厚,或者,恰恰被严格要求吓到,不愿意子女承受这样的压力,甚至没有深刻的考虑,仅仅是跟风,仅仅是显摆,仅仅是炫耀,脑门一热,就把子女送出去了。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必须得这次疫情,国内外同时都经历这样的考练,才能全面的深刻的反应出区别,国家层面的,普通民众层面的,舆论氛围的,医疗表现的,尽收眼底,一览无遗,从而普遍的认识到,国家对人民的负责感,领导能力,各级机构贯彻执行能力,民众的自觉,自律,世间独一无二。于是,不少家长悔不当初,忙不迭的要子女回国,一来一往,真是反复无常,真是打脸了。


青山不掩


其实啊,这也是人之常情啊,道法的自然规律呀。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走出的人要是衣锦还乡的话,也是家乡的骄傲。走出的人要是出人头地也是家乡的荣耀。比如说杨振宁当年拿到了诺贝尔奖金,全国人民举国上下都在欢呼。走出的人出人头地后还能够惦念着家乡,还能够记得住着他的祖国就是他的主人。这样的人都是中华好儿女。

最可怕的就是出去了变成了狗,回头咬主人。这样的人也是大有人在的,他出去目的就是要变狗,回过头来呲牙咧嘴的恐吓主人,冲着主人示威。

话又说回来了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也是中华民族的人间正道。古往今来诗词歌赋中也曾提到过。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改革开放后,人们不也都向往着国内的大城市嘛,向往着财富嘛。也有很多的人都孔雀东南飞了,就连农村人麻雀也往东南飞了。这不也推动了国富民强了吗?走出去的人没什么不好的。

不好的就是他不愿做人,非要做狗,呲牙咧嘴的恐吓人。


程林4721


这个问题与贪污腐败份子大多是在组织的、干部人员,是同样的。反应的是社会阶层化的现实,以及人们努力维护或向上突破这种阶层的现实行动。


井151276607


这些人有钱就露出本来面目崇洋媚外的洋奴才,就象一个没道德的人一但有权就贪是一个道理。二O=0年三月廿九日


咏渡岁月


一个是面子,大多数这类人的孩子大脑不行,国内好的学校考不起,只好出国混文凭;二是为成为高等华人做准备,以当假洋鬼子为傲。


用户8117225754996


没有名,没有钱能岀国?能更改国籍?这种无脑的问题,只有无聊的人才会提岀来问。我们回荅的人是无脑无聊的人。


用户724286501165


穷人第一没有钱没有势,第二中国这么大还看不完游不完呢怎会出国?有钱人名人就不一样了,国内早没新鲜感了,当然要出国,加上有些人本身就有崇洋媚外的思想必定出国


q逆风飞翔


那穷人去得了吗,人民不管有瘟疫或战争,跑得快的不都是有钱有权有势的人吗?留下的百分百的是农民!


童年里的记忆


为什么学校只收正常学生,而瞎,聋,哑,拐沒有人要?人往高处走,无利不起早,题主是妒忌还是自卑,只看到贼吃肉,没看到贼挨打的人才是混淆视听的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