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路上的灯塔,为何要再看央视纪录片《大国崛起》

本文采用工作日志体的写作风格,优点:语言简练,通俗易懂,节约阅读时间。

常问自己,为什么要辛苦工作,拿着付出与收入不匹配的薪水?小时候被老师教育,当科学家、宇航员的梦想,到今天被商业社会的金钱梦洗净,工作出现了倦怠感、无力感、迷茫,哪里出了问题?

Close-Up Portrait Of Smiling Boy

答案很简单,理想被现实带跑偏了。

首先让我们看看小时候被新闻联播有意或无意灌输的理想:要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什么要提出?

从近代史开始说起。

15世纪的中国,也就是600年前,按30岁一代人,大概就是爸爸往前数20代的爸爸那倍,是朱元璋儿孙们管理下的明朝,老百姓的日子其实还不错,吃喝不愁。到了17世纪进入努尔哈赤儿孙们管理下的清朝,老百姓日子过的更是被外国誉为天朝上国的幸福生活,但是到了清朝末期,我们好像总是被老外用枪炮欺负。

当然,人家不是故意来我们的天朝地盘打劫,主要是为了贸易,卖点他们自家的特产到中国赚点钱,养家糊口,顺便带点中国香料回去给厨子用,因为他们的烤牛扒烤鸡扒烤猪扒用的胡椒他们本地不产,所以必须得到咱们这买。吃是人生第一大事,吃好更是当时有追求的人的第一需求,所以咱们就理解为啥这帮外国人要千里迢迢坐船过来的原因了吧。

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外国人和中国人的贸易条件没谈拢,打起来了,当然除了凭着“我说不买就不买”的天朝大国高姿态以外,语言不通也是重要原因,打的结果就是……哎……百年屈辱史啊。总之正统的历史课本里一定会把1840年以后的100多年中国历史写的非常的惨烈和悲壮,惨烈在哪?老外动不动跑来欺负咱,悲壮在哪?中国人众志成城反抗侵略,里面有赢有输,但在共和国建国前,终归输的多些。

所以建国之后,凭着我党强大的号召力,凭着老百姓被欺负久了之后重新找到明主的一腔热诚,在一片废墟上建立的民族国家上重新定了国家复兴的目标,干!

复兴,这个被重复了千百遍的词,什么意思?是要再次的兴盛。为啥要再次兴盛?因为达尔文教育我们,生物进化史上的规律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人类是世界上众多生物种群中的一个分支,也必然遵循这个科学规律。中国人不好好团结维持种群繁衍生存,必然就会被外来部落中的某些野蛮人偷点东西,抢点东西,甚至占点东西。自己的队伍壮大了,野蛮人才不敢欺负我们。那么问题来了,外面那帮野蛮人是怎么强大起来的,以前不是很衰的一帮人么?

开始敲黑板,划重点:

15-16世纪,葡萄牙跟西班牙的主子是恩里克王子和伊莎贝拉女王,他们搞了件大事——地理大发现,就是因为中东那块的陆路贸易通道被阿拉伯人关了,过路费有点高,所以得找水陆贸易通道,跟东方人做生意,很不巧,往东方的水陆贸易航线没找到,却在1492发现了美洲新大陆,然后就开始了疯狂的贸易和掠夺,世界有多大?船怎么开更有效率?葡萄和西班两家想了想,把地球切西瓜分两半,世界地盘大家一人一半分,赚多赚少认赔。

到了17世纪的荷兰:靠着信用体系,靠着老百姓集资入股筹钱造船,船多了,货运能力增强了,进而建立了股票市场,成立了世界第一家银行,第一家证券交易所,是全世界体制创新的灯塔。在当时的世界贸易分工中称为海上马车夫。

18-19世纪,英国崛起,十六世纪那会英国由伊丽莎白女王管理,经过1688光荣革命,千年之久的王权管理被改变,开始实行宪政,建立了世界第一个现代国家制度。国家制度开明了,宪法和各种法律应运而生,公民的各种权利受到保护,而不再是王权手中随意玩弄的对象。1765-1840发生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列火车诞生于1825。亚当斯密当时在海关做个小官员,闲暇之余写了篇论文《国富论》,描述了自由贸易的种种好处。英国从此取代了葡萄、西班和荷兰,一统全球贸易,以大国姿态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日不落帝国。在辉煌了两个多世纪后,20世纪逐渐衰落。

18-20世纪,法国:通过思想启蒙运动,1789法国发生大革命,开始反对王权压迫,拿破仑上台执政,拿破仑法典在1804通过,开始了四处征战,称霸欧洲的征程。1871巴黎公社,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戴高乐,将自由平等博爱的国家意志被供奉于先贤祠(类似于我们的国家历史博物馆)。

17-20世纪,德国:在1648威斯特伐利亚协议分裂成邦国,1871德国统一,普鲁士崛起,俾斯麦新政,从教育、科技等多方面增强国家力量,开始了第二次工业革命,1886第一辆汽车,虽然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且都是战败国,但凭借民族国家的向心力,在一站二战后重新辉煌,直到现在也是欧洲经济的发动机。

19-20世纪,日本:19世纪50年代以前,日本始终坚持闭关锁国的政策,19世纪50年代以后,日本的横须贺市开始与美国通商。1868-1890明治维新,天皇开始有所作为,不再被幕府架空。1871日本出访欧美,开始学习西方的多党制+天皇制,虽然其侵略性让人很讨厌,但是日本向西方学习,全盘西化,学习成立跨国公司,一门心思发展科技,以此带动经济发展和民生提高,让日本一度成为美国第二的经济大国,盛田昭夫品牌战略/索尼就是最好的例子。

18-20世纪,苏联:那会是彼得一世管理沙皇俄国,他从小就隐姓埋名到荷兰学习,成年后开始了著名的彼得一世改革,并迁都圣彼得堡,继而通过叶卡捷琳娜二世改革,沙俄国力越发增强。但是国王只希望老百姓按他的意愿增强国家势力,拼命给老百姓派活,饭都吃不饱还要增加上班时间,老百姓不干了。1916十月革命推翻沙皇,列宁新政,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继任者斯大林开始发展重工业,强大的国力保证了苏联在二战中取得胜利。之后通过1928-32第一个五年计划,1961第一个太空人加加林。很不幸,后来在西方势力的干预下,1991苏联解体。

17-21世纪,美国:1620五月花号从英国开出,在纽约附近的一个港口登陆。1787美国诞生,华盛顿被推举为第一人总统。之后的西进运动将美国发展重心从东海岸全面向西海岸推进,农场遍布全美洲。1861-65南北战争胜利,国家统一。之后产生专利法,西奥多罗斯福时期推出反垄断法,提倡自由和平等。工业方面,1903发明第一架飞机,1913巴拿马运河开通,顺道参加了一战,发了战争财。1927有声电影发明,福特发明流水线装配造车,大大降低了汽车成本,让美国老百姓开上了每个人都买得起的车。1929股市崩盘,银行倒闭,大萧条,富兰克林罗斯福+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的1933新政,以工代赈,缓解了全国性的经济萧条,更意想不到的是国运一向牛逼的美国通过二战的军事订单重振了全国的经济。二战后的1946年,世界第一台计算机埃尼阿克诞生,开启了第三次工业革命,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美国成为20世纪后期的超级大国,建立以自由市场经济+政府干预的经济发展模式。

二战后,联合国成立,1945。

为恢复欧洲经济,1967年欧共体成立,1993年改为欧盟。

敲黑板完毕。

所以,当我们发现要从跌倒的沟里爬起来真的有点难的时候,看看这些曾经跌倒过的国家怎么站起来的,总是有些借鉴意义的。不会原创,抄作业总是会的吧。

接下来,咱们说说现实,充满了脏活累活的日常,民族复兴的梦想可能早就忘了,或者仅仅成为了开会时的口号。

不要担心,咱们专心在经济社会中干我们该干的活,产出多了工资自然就赚多了,赚钱了自然会消费,而我们每一次的消费都会给国家贡献消费金额中3%-20%不等的税收,所以国家强不强大并不用总挂在嘴上,我们的每天的脑力和体力工作在为国家创造价值的同时,每天的消费也在为国家创造财富。

那么,加油吧,小伙伴们,干好自己的事,大胆的努力的去赚钱吧,当今社会中掉在钱眼里不丢人。累了就歇一歇,看不到方向了就停一停,四处看一看,多多学习。人只有创造很多别人需要的东西,才会发生价值转移,从而体现为赚了很多钱,从而提高生活水平。集体生活水平提高了,咱们的国家国力才能再上一个台阶,复兴也好,一带一路也好,这些高端词汇也就不再是老百姓嘴边随便开玩笑的梦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