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剩女》:浅析原生家庭对大龄晚婚的深远影响


纪录片《剩女》:浅析原生家庭对大龄晚婚的深远影响


最近,一部纪录片火遍了我的朋友圈,它就是《剩女》。

这部拍摄于中国,讲述三位中国单身女性故事的作品,它的导演是来自于以色列的两位长期关注中国社会议题的女性电影人。

纪录片《剩女》,说的是这样三个中国女性的故事:34岁,山东农村家庭出身的女律师;40多岁书香门第家庭的大学教师;28岁的北京播音员姑娘。

这三位主人公虽然在社会背景、家庭环境、教育经历和性格特点等方面都不尽相同,但却有一个最大的相同点,她们都被定义为“剩女“。

大龄剩女是社会发展至今的特殊产物,产生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不可忽视的一点就是家庭的影响。

记得曾经看过一篇文章,文章的作者说过一句话:大龄晚婚的女孩子,基本都是原生家庭有问题的。这句话,我至今印象深刻。

佛洛伊德认为,一个人的人格在五岁前就基本塑造成型。其实不止人格,我们的感情基础也常常是童年形成的。

而童年当中,我们几乎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时间是和我们的父母亲人一起度过的,对我们影响最大的就是我们的原生家庭。

片中的三位女生,或许不能代表中国所有的大龄剩女,但是在她们晚婚的背后,我都看到了原生家庭的深远影响

纪录片《剩女》:浅析原生家庭对大龄晚婚的深远影响

律师邱华梅:“一个人孤苦伶仃的胜利。”

邱华梅,35岁的女律师,肤色偏黑,长得不够漂亮,气质比较中性化,一看就是很有主见的女强人。

影片的开头,是她去一家婚介所的场景。

负责人很直接地对她说:“你不够漂亮,年龄也真的很大,抓紧点一年内结婚,生孩子也36岁了,属于高龄产妇的范畴。”言下之意是,你的年龄已经开始给自己拖后腿了。

邱华梅很惊讶,她自我感觉挺好,也不觉得自己年龄大,35岁在她看来正是最好的年华,介绍人的一番话,再一次刷新了她的认知:原来在社会大众的眼中,是这样评估一个人在婚恋市场中的价值的。

然而,各方面条件都不怎么样的邱华梅,还是坚持着自己的择偶标准:希望对方受过良好教育、尊重女性。她甚至表明,在自己过往的两段恋情当中,分手的原因都是因为对方不愿意分担家务。

这看似简单的不分担家务背后,是她对男女平等的绝对要求。

后来,婚介所给她介绍了一个男生,很凑巧,这个男生和她来自同一个地方,他们的家乡是一个思想传统、充满大男子主义的地方。

谈话的过程中是男女双方的一场博弈,也邱华梅一次又一次的试探。

她首先问:“你是否能接受传统的家庭模式,主要指的是男主外女主内的模式。”

最后男生回答:“自己还是比较传统,希望自己在家庭中占主导位置,不希望女生比自己强。”

我仔细听了这段对话,短短的时间里,邱华梅至少三次提到“传统家庭”这个词,言语间透露着对这个词深深的抗拒。

她如此强调独立、尊重、平等,背后又有什么深刻的含义呢?后来,我在她的家庭中找到了答案。

她有着重男轻女的父母,一心想要她快点嫁出去的姐姐,她的姐姐让她的小孩叫她“光棍姨”,甚至想让这个大学毕业的律师和村子里娶不上媳妇的光棍结婚。

影片中,她和父母姐姐聊天,三句话不离结婚,聊着聊着,变成了她的单方面批斗大会。

父母说:“不结婚就是有问题、不正常,结婚就是幸福。”

那句“你就是学习学傻了。”听起来那么像现在很多人对高知大龄未婚女性的指责,他们在意的不是你结婚后会不会幸福,而是你不结婚会让他们丢脸。

我们的上一辈总是在自己并不幸福的婚姻家庭生活中苟且,却对他人的生活指手画脚,希望所有的人都按照他们的价值观生活,否则就是不孝、就是异类。

邱华梅的抗争,则是她大声向父母和姐姐吵嚷,说着“你觉得你结婚幸福吗”,“你觉得你养孩子幸福吗”,“如果我像你这样养孩子我宁愿不要”这样的话。

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传统中国农村家庭,父亲是权威的代表,从小到大母亲姐姐和她都是附属品。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的邱华梅,十分好强,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大学去大城市生活。

接受到了现代女性平等的思想后,她一心要摆脱这种传统的家庭模式,这就意味着她要选择一个和自己父亲完全不同的人结婚,她要选择一种全新的婚姻家庭模式。所以,她选择了反抗。

可惜的是,很多人终其一生都很难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子,他们总下意识地重复着原生家庭的悲剧。

邱华梅厌恶传统家庭对女性的束缚,可是她骨子仍然是一个很传统的人。所以,在她和闺蜜吃饭,闺蜜说出:“你的家人是在对你的人生实施绑架。”的时候,她突然变脸了,因为她不能接受任何人对家人的指责。

对她而言,原生家庭代表的不仅仅是隔断不了的血缘关系,还有牵扯不断的亲情关系。

现代思想和传统观念的强烈冲击,家人和自我之间的对抗,让她既矛盾又痛苦。

最后,她选择了去法国留学,挣脱了家庭的束缚的她独身一个上路,戏称自己是“一个人孤苦伶仃的胜利”。

我们的父母,总是在以他们认为正确的方式来要求我们的生活,美其名曰:爱。

从什么时候上学,什么时候谈恋爱,什么时候结婚生孩子,孩子的人生轨迹早就被他们安排好了。孩子需要什么,他们不会听,也不想去听。

而取得自由的代价,是远走,是逃离,是割舍,就像影片中的邱华梅,看似和解,其实是用逃离换取的喘息。可是真正的爱,明明是自由的。

著名心理学家武志红说过: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是爱与自由。

深以为然。

纪录片《剩女》:浅析原生家庭对大龄晚婚的深远影响

播音主持人徐敏:“不听话,意味着被抛弃。”

28岁,真的不是需要急着找对象的年龄,可是片中的徐敏却开始着急起来。

影片中,她去相亲角参加活动,一群女生举着牌子等待男士挑选,大家的脸上充满着尴尬和局促。

她在相亲角遇到一个对她有好感的男生,两人约着吃过几次饭之后,不了了之了,原因是:她妈妈不喜欢。

男生留学回来,研究生学历毕业,有房有车,现在是公务员,外形条件也挺中规中矩的,按理来说是个不错的结婚对象,但他是外地人这一项,让徐敏的妈妈一票否决。

徐敏说,家里总是特别挑,之前她谈两个对象都是妈妈不同意告吹了。她说,自己挑对象,母亲的意愿占80%。

比起结不了婚,她更大的阻碍反而是来自己的母亲。

她有一个控制欲特别强的母亲,这样的母亲习惯将孩子的一切掌控在手中,一旦脱离掌控,就会通过各种惩罚的手段来重新宣誓自己的主权。

所以才徐敏会有童年时期因为不听话而被独自一个人被丢下的经历。因为童年的经历,所以在徐敏的意识里,不听话,意味着被抛弃,而不想被抛弃,就一定要听妈妈的话。

每一个控制欲强烈的父母背后,都存在着一个不能断奶的孩子。徐敏也是如此,尽管她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她尝试与妈妈沟通,在妈妈说完,“我给你买车买房,从小到大供你去最好的学校,到头来你说的我一无是处,你觉得合适吗?”这句话后,还是无力反驳,只能默默流泪。

纪录片《剩女》:浅析原生家庭对大龄晚婚的深远影响

影片的最后,没有给出徐敏的结局,但是如果她不学会独立,不学会分离,她在婚恋乃至人生更多的选择上,还是会重复着这样的悲剧。

孩子长大了,会渴望自己的独立空间,尝试自己的力量,这是生命成长的必然规律。很多家长意识不到这一点,他们的孩子20多岁了,他们还像对待2岁的孩子一般对待他们,事无巨细都安排得妥妥当当。

这种密不透风的爱的后背,其实有一种恐慌:一些家长无法忍受自己的孩子的独立倾向,无法忍受与孩子分离。这也是中国式家庭的一种畸形的亲密关系

武志红在《为何家会伤人》这本书中说过:无论分离有多疼,我们必须这样做——分离与爱同等重要,它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主题,它们一起作用,让一个人成长,让一个人成为他自己。

拒绝分离,就等于拒绝成长。

纪录片《剩女》:浅析原生家庭对大龄晚婚的深远影响

大学老师盖琦:“你总要放弃一些东西,结婚也是。”

盖琦应该是影片当中着墨最少的一个,但是从隐约的片段也能窥探出她的家庭情况。

出身书香世家的盖琦,像是很多优越家庭被宠爱着长大的孩子,她一开始的择偶观也是:一定有房子、车子的固化标准。

后来,她的父亲生病了,花掉了家里几乎所有的积蓄,父亲去世后,她与母亲相依为命。

在这段时光里,她开始慢慢学会妥协。最终她选择了一个来自农村无房无车的外地青年,在一年内完成了怀孕、结婚、生子、换工作这些人生大事。

影片里,她穿着红色的的喜服,一个人坐在婚床上,脸上挂着勉强的笑容。妈妈对她说:“这样才好,这样我也放心了。”她笑着点头。

盖琦代表了很多大龄剩女最后走的路,为了家庭妥协。她放弃了婚前丰富有趣的生活,换取了家人的安心和陪伴,当然未尝不是另一种幸福。

小时候,父母为我们付出牺牲了很多;长大了,我们为了家人的安心,也舍弃了很多。在这样的轮回当中,爱始终作为牵系的纽带,不曾断开。

纪录片《剩女》:浅析原生家庭对大龄晚婚的深远影响

影片的最后,三位女孩中一位继续相着亲,一位为逃脱婚姻的枷锁而远走法国,还有一位最终向婚姻妥协。它没有给中国这3800万“剩女”一个正确的标准答案,有人选择了妥协,有人选择了逃离,有人仍在迷茫。可是这看似简单的选择背后,每一步都有着原生家庭深深的烙印。

心理学研究早已证明:一个人的童年经历,特别是原生家庭,对个人性格、行为、心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并且会产生长期、深远的影响,甚至会决定一生的幸福。

尤其是在中国社会,受上千年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影响,子女的婚姻在很多时候并不只是个人的私事,个体选择终生伴侣并非取仅取决于当事人的意志和喜好,父母和家人乃至于亲戚与朋友都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每个人提到剩女,跳出来的第一字就是“挑”,我想她们说得对,如果不挑,女生很难有嫁不出去的吧。

可是为什么不挑呢,正因为婚姻如此重要,我们才如此谨慎,也如此害怕,尤其对于原生家庭不那么幸福的人,深切地体会过家庭不和谐带来的痛苦,相比孤独,对于人际带来的痛苦更加难以忍受。

有哲学家认为,童年决定了我们生命初期的生命质量,但成长却是我们自己一辈子要去完成的事情。

人生其实就是不断突破和成长的过程,童年不是决定人生的枷锁和终点,决定我们人生方向的,不是原生家庭,而是我们自己。

原生家庭只是起点,不是终点。尽管原生家庭对我们的一生有着深远的影响,但是脱离原生家庭带来的种种枷锁,成为新的自我,才是我们成为一个“独立自我”的必经过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