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油”上癮,90後小夥虛假銷售防疫物資被判刑!

防疫物資短缺,24歲小夥王某竟動起了歪腦筋,虛假銷售口罩、雙黃連口服液。騙來的4萬餘元,被揮霍一空,用來購買名叫“奶油”的麻醉物質。3月31日,溫州市甌海區人民法院對此案進行宣判。


什麼“奶油”

居然可以讓小夥在短期內花掉那麼多錢?


3月31日,溫州市甌海區人民法院利用遠程視頻開庭審理這起防疫物資詐騙案,當庭判處被告人王某有期徒刑三年,並處罰金三萬元。


案件詳情


春節期間,王某借住在朋友楊某家中,見網上很多人都發帖求購口罩等防疫物資,意識到其中有利可圖,王某就在網站貼吧上發佈銷售口罩和雙黃連的虛假信息,並附上了自己的微信二維碼,陸續騙得數人上鉤。其中成某被騙金額最高,累計達42000餘元。


2月1日,成某通過貼吧裡的微信二維碼聯繫上王某,稱要購買100個單層口罩並通過微信轉了貨款給王某。


因金額太小,王某以沒貨為由退回了這筆錢。隨後,成某又說要購買200個三層口罩,收到貨款後,王某花錢買了一個快遞單號發給成某,並向他推銷其他防疫物資。


因為覺得有了單號比較靠譜,成某又陸續下單,通過銀行卡與微信等途徑轉給王某共計42000餘元,但是卻遲遲未收到貨。成某多次催討,王某都不予理會,於是成某一氣之下報了警。


2月9日,王某在楊某家中被民警抓獲。當民警問其錢款去向時,王某稱“4萬多塊錢全都買了奶油和朋友一起吃,還買了一些生活用品”。


在進一步的訊問中,王某最終交代

“奶油”是行話,其實是一種新型興奮劑,騙過來的錢差不多都花在這上面了。


王某詐騙過程部分截圖

案件審理過程中,身穿防護服的王某多次表示自己一時糊塗,不懂法,誤入了歧途。



據悉,“奶油”,類似於興奮劑,該新型物質目前在年輕群體中較受歡迎,具有成癮、麻醉、刺激等作用,具體危害、界定尚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