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春妙为什么会被越南文坛及广大民众共同称誉为“情诗王子”?

东南亚百晓生


土著岷为您解答。

春妙,生于1916年2月2日,1985年12月8日去世,是越南现代著名诗人、作家,越南河静省干禄县人。

春妙是三十年代新诗运动的倡导人之一

这些新派诗人创作的诗歌,摆脱了字句和格律的束缚,反映了知识分子内心的忧郁与彷徨,流露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抒发对美好生活和美好爱情的向往。春妙正是这场新诗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

在其后的50余年间,春妙这个名字一直闪耀着光芒。到今天,虽然春妙已经逝世30余年,但他从未走出越南人民的记忆,把他视为民族的自豪与骄傲。每次重读他的诗,人们总能感觉到其中澎湃的激情与不灭的生命之火。

春妙的人格魅力与对越南文坛的贡献

春妙是以一个衣着时髦、举止文雅的绅士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的,他的人和他的诗都使越南文坛为之一震。无论是快乐的生活还是忧愁的日子,春妙都过得深情而热烈。

他认为,生活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哪怕是其中最卑微的方式也可能隐藏着一股蓬勃的生命之泉。自由奔放这一个性已经渗透到了春妙的灵魂深处,也因此成为春妙的诗作之魂,为越南文坛增加了光辉一笔。

独具魅力的爱情诗让春妙成为情诗王子

春妙因爱情诗而闻名。春妙的诗有一种细腻的情感,即使是写一些爱国爱民的大题材,诗句中也有一个春心萌动的春妙的影子。他是为数不多的将爱国爱民的豪迈与私人情爱的细腻相融合的诗人之一,可谓20世纪越南诗坛描写爱情的第一人。

读春妙的情诗,我们不难感受到其中的诱惑、忧伤、颤栗与焦虑,而正是这些情绪,表现了诗人心中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渴望。这些写于几十年前的情诗,我们今天读来,毫不过时,它依然在拨动着人们心中那最易感的一根弦。它将人们带入一个个爱情的美梦之中,让人们体会到理想爱情的美妙,这就是诗人春妙,浪漫,富于激情,独一无二。

他是当之无愧的情诗王子。


土著岷


20世纪30年代,越南文坛出现了一场"新诗运动\

象牙山伯爵


春妙是20世纪上半叶越南最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爱情诗在春妙本人的诗歌创作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春妙的爱情诗在当时吹响了“自我解放”、“自由爱情”的号角,受到热烈的追捧,是上个世纪当之无愧的越南“情诗王子”。

春妙,原名吴春妙(1916—1985),从小跟随当私塾教师的父亲学习国语、汉字和法语。1938年他出版了他的第一部诗集《诗—诗》,在当时城市青年中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一时之间洛阳纸贵。1945年出版诗集《寄香于风》,同样在广大民众中掀起了一阵诗歌风暴。

春妙主张诗人“应像清风一样温柔,如明月一般皎洁,似游云那样洒脱”。他的诗对越南现代诗歌的发展影响很大。

春妙的诗充满激情,充满对爱情、自然美景等人间一切美好事物的眷恋。

快快,急急

阿妹,年轻的爱情就要衰老

可爱的小鸟,我的心

快点吧!时间不等人

.......

《催促》

打开金口,说爱我

哪怕只有一分钟

......

《爱我吧》

两人要头接头,胸贴胸

两人要互相把头埋在对方的头发里

......

朱唇紧紧贴在一起

让阿哥感觉玉齿的温暖

在陶醉中,阿哥会轻轻告诉阿妹

“再近点!这样还是太远!”

......

《远》

春妙的诗歌像朦胧的细雨,风雅飘逸,充分借鉴了法国文学中的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

孤灯在黑夜中吃力地吐着火苗

我是寒风中飘摇的一片树叶

岁月催人老

我正站在虚空深渊的边缘

仰望天空,涕泪横流

......

《虚无》

从春妙的这首抒情诗中不难看出,法国诗人拉马丁(代表作《湖》)、波德莱尔(代表作《恶之花》)对春妙的诗歌创作影响很大。

春妙把视觉、听觉和味觉等各种感觉“呼应”运用,一首诗歌自成一个玄妙的感官世界。

花园中欢乐的小鸟在啼叫

少女在露珠从中、朝霞映红脸庞

多么柔媚的初春啊

花朵织成了少女的微笑

......

少女在期盼着一个人

未曾约定——这花朵纷飞的春季

与远方的少年

少女含笑站在花丛中

......

《春天的微笑》

1938年到1945年是春妙爱情诗歌的创作高峰期,著名文学评论家陈玄森曾这样感慨道:“春妙是将诗歌语言与爱情奥义‘相互呼应’的最出色的当代诗人,没有之一”。

关注长安羽林郎,关注#泛文化写作营#


长安羽林郎


受法国印象派的影响,但能注意保持发扬本民族的诗歌传统。对越南诗歌发展有很大影响。主要作品《香气随风去》(1945)、《国旗》(1945)、《山川之会》(1946)、《星星》(1955)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