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迷对球星可以狂热到什么程度?

zhAnG932


全世界的体育迷突然就发现,自己身处前所未有的体育淡季:全世界几乎所有的主流职业联赛全部停摆,其中不少的联赛甚至宣布放弃了本赛季,不会决出一个总冠军。

面对这种情况,其实球员跟球迷是一样难过的,甚至有过之无不及。球迷尚且只是缺少了生活中的一份娱乐,但是球员就要面临降薪甚至失去工作的处境。毫无疑问,没有人希望全世界的体育联赛全部停摆。

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在这个艰难的时间点了,职业球员也正好可以好好思考一下自己的未来。除了想办法开发另一些人生道路,依旧坚定走在球员道路的人大可以利用这个空闲的时间段好好提升自己。对于中国篮球来说,也正好可以想想到底是要走哪一条路。

在去年的篮球世界杯上,中国男篮糟糕的表现让他们丢掉了直通东京奥运会的资格,也证明了现在这批球员在世界舞台上根本没有作用,最可靠的人还是老将易建联。

不少人都在思考,中国篮球到底是应该学习美国的个人打法还是欧洲的团队打法。美式打法相对简单粗暴,对于战术素养不算高的中国球员来说更好上手;欧式打法对身体素质要求没有美式那么高,客观上也适合中国球员的实际身体情况。

对于这个问题,其实国内从篮球相关人士到球迷都有不同的看法,在这个问题上的讨论也有过很多。不过在各种各样的比赛和成绩任务中,这个问题都没有得到最终的解决。在这个休赛期,其实中国的球员就可以努力提升个人能力,而中国篮球的决策者也可以好好想想下一批国家队球员的发展方向了。


篮圈之上


简单心理Uni,学心理咨询,到简单心理Uni

四年一届的世界杯正在俄罗斯进行中,大家都用自己的方式参与着这场足球盛宴。不管是场上场下,电视机前还是天台上都是热闹非凡。

然而,有一部分“真球迷”与许多四年当一次球迷的“大赛型球迷”是不一样的。

他们对自己主队球员的轶事如数家珍,微信头像和签名也是关于球队的。球队比赛日基本都会熬夜看球,如果财力允许甚至会不远万里前往现场。在一些你没听说过的论坛上,他们也许正与死敌球迷争得面红耳赤。

中国球迷参加著名教练温格的告别仪式

是的,你周围肯定有这样的人。你是否会疑惑,他们到底为什么这么狂热?在这里,小编就带你从心理学角度解析一下。

足球有啥好看的?

有朋友最近跟小编吐槽说:“足球不就是 22 个人抢一个球嘛?有什么好看的?”相信很多平时不看足球的朋友在关注世界杯的时候,都会产生这样的感叹。

所以球迷们为什么喜欢足球呢?

根据 Daniel L. Wann (1995) 和 Smith Stewart (2007) 的研究,成为体育粉的动机 (motivation) 一共可以分为三大类:

心理因素 (psychological);社会 - 文化因素 (socio-cultural);社会归属因素 (social belonging)。

01 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也就是人内心的一些需求可以藉由观看球赛得到满足。心理因素在这里还可以分为四种:

娱乐 (Entertainment):Wann (1995) 认为,娱乐在粉丝对于球队的忠诚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调查中,85% 的人认同:他们享受比赛是因为比赛能给他带来快乐(Wann, 1995) 。而这种快乐不仅仅是比赛本身带来的,与其他支持者产生连接,并分享共同记忆也会带来快乐 (Smith Stewart, 2007)。

逃避 (Escapism):现代生活是繁忙的,人们每天都会面对各种各样的压力。看球的时候球迷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球赛中,去支持自己喜爱的队伍,从而暂时从现实中逃脱。

审美快感 (Aesthetic Pleasure):回顾一场比赛,记忆最清晰的永远是进球的部分。而像在今年欧冠 C 罗打进的倒钩和 02 年齐达内在欧冠决赛那粒震惊世界的天外飞仙,则会被放在集锦里面,被人一遍又一遍地观看和膜拜。球迷们痴迷于进球,更痴迷于高难度的进球。这种艺术般进球会让球迷更爱这项运动。

在对阵尤文图斯时 C 罗打进了一粒倒钩进球

良性压力 (Eustress):当自己的球队落后的时候,人会很紧张;而当最后一刻产生了绝杀球,则大呼过瘾。而到了点球大战,球迷和球员都会紧张得全身发抖。

像 05 年欧冠决赛,足球史上著名的“伊斯坦布尔之夜”就是戏剧化的代表。

上半场 AC 米兰直落三球,中场休息时球员已经在休息室开香槟庆祝。没想到下半场利物浦连扳三球,最终拖入点球大战。

整场表现低迷的利物浦门将最终完成自我救赎,再加上米兰球员心态失衡,最终利物浦在点球大战战胜了 AC 米兰,完成了不可思议的逆转。

这样刺激的剧情,怎能让人不爱足球?许多球迷就是被这种良性压力与刺激所吸引。

02 社会 - 文化因素

不管是去现场,还是在电视机前,看球都无可避免地会与他人发生互动。在这里,社会 - 文化因素包括了两个方面:

文化联系 (Cultural Connection):文化联系在现场感受特别明显。当你坐在一群人中,穿着同样颜色的球衣,喊着同样的口号,唱着同样的战歌,为同一支球队加油,欢呼甚至落泪,你会感觉到特别温暖。

这就是文化连接,球场的氛围将所有球队的支持者连接在了一起,同时巩固了球迷群体的身份认知。(Murrell Dietz, 1992)

家庭需要 (Family needs):看球赛被视作一个一家人出去玩的机会,让家人可以享受在一起的时光。

03社会归属因素

社会归属因素主要会存在于死忠粉 (Die-hard fans)身上。社会归属因素包括两方面:

自尊 (Self-esteem):死忠粉往往会把自己的自尊与球队的自尊联系起来,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所以你知道为什么论坛上球迷的口水战那么多了吧?)

由于光荣效应 (Basking in reflected glory),当球队表现很好,连胜的时候,球迷的归属感会增加,球迷会更愿意观看比赛 。当球队表现不好的时候,由于失败效应 (Cutting off reflected failure),球迷则有可能减少观看比赛。

部落连接 (Tribal Connection):根据 Smith Stewart (2007)的研究,球迷群体类似于原始部落,他们在比赛前和赛后一起做的一些动作类似于原始人的仪式。进行这些仪式则会让球迷感受到一种归属感。

图为冰岛队著名的加油方式:维京战吼

成为球迷的原因,往往是上述几种因素的组合。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你真的能够欣赏足球的魅力。

通往死忠粉之路

足球粉丝也是分层次的。

有的人只是喜欢看比赛,没有特定的主队;有些人则是赢球粉(Bandwagonfans),意思是哪一队强支持哪一队;还有一些人则是一个队的死忠粉,无论球队战绩好与差,哪怕降级都会一直支持球队。

一个球队的死忠粉是怎么形成的呢?根据 Victoria Wilkins(2012)和 Funk James(2001)的研究,从一个从未听说过这个球队的路人“进化”成为死忠粉一共会经历五个阶段。

知晓 (Awareness):第一阶段是知晓,也就是第一次听说这个球队。在很多情况下,我们第一次知道一个球队都是通过新闻。Funk James (2001) 认为,在没有明确支持的球队时,父母和同伴的偏好会很大程度决定一个喜欢哪个球队。

情境涉入 (Situational Involvement):在第二阶段,球迷会偶尔看球赛。观赛的体验会决定一个人是否会继续支持球队。不仅仅限于比赛的愉悦程度,球迷群体的包容程度也会有影响。如果 ta 能在球迷群体中找到归属感,ta 就有可能继续“进化”到下一阶段,成为真正的粉丝。

吸引 (Attraction):Funk James(2001)认为当一个人有意识地去支持一个球队,就可以认定他是一个球队的粉丝了。

根据德勤公司的一项调查显示,球迷选择支持球队的原因,地理位置是排名第一的因素。40% 认为他们支持球队是因为球队的主场在 ta 的家乡,22% 支持球队则是因为球队的主场在 ta 所在的城市。另外还有 14% 的人认为支持是家庭传统让他支持现在的球队。此外球星和球队表现的因素也会影响对于球迷的吸引。

持续参与 (Enduring Involvement):当球迷被球队吸引之后,就会进入到持续参与的阶段。这个人与球队之间就会建立一种联系,球队会变成 ta 人生中很重要的一件事(Wilkins,2012),支持球队则会与个人价值和需求联系在一起 (Kyle, Absher, Hammitt, Cavin, 2006)。

这时参与方式就不仅仅限于观看比赛,还包括买周边产品 (球衣、球鞋和海报等),参加球星见面会等。但在这个阶段,球迷的忠诚度还是会受到球队成绩的影响。

认同(Identification):最后一个阶段则是认同。在这个阶段,支持者则会自愿地忠诚于球队,并引以为傲。球队的表现不会影响到 ta 对于球队的支持。

狂热的巴西球迷把俱乐部球衣纹在了身上

每一次世界杯都会有“真球迷”跳出来嘲讽大赛型球迷,认为他们只是做样子。但是心理学家告诉我们,真球迷都是从伪球迷过来的,大家应该一起享受足球的快乐才对。


周浩星


何谓球迷?就是喜欢球星到迷恋的程度,球星的一切都是好的,都是完美的。针对国球,我把乒乓球迷对球星的狂热程度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追光型。球星就像一束光,球星到哪里,球迷就追到哪里。头上脸上贴的都是球星的名字,拿着表达自己心声的条幅嘴里高声喊着球星的名字,“加油”声不绝于耳。追随于球星后面,让球星签名等等。这种球迷可以称之为追光型。乒乓球大满贯马龙与丁宁的球迷众多,看看这些球迷忘我的表现。    

二是鼓励型。这种球迷对球星的狂热可以说很理智了,也称理智型球迷。球星赢球了,当然高兴。这里拿输球为例。自己喜欢的球星输球了,作为球迷真的很伤心。害怕球星被网络攻击,心一直就是悬着的,害怕自己的偶像难过,做什么事都打不精神来,满脑都是球星的影子,时不时看看网络的动向,如果有偏击的球迷语言过击,就回怼过去,还不忘在评论区写上一句“宁队加油”、“龙队加油”“小胖加油”“好好调整心态与技术,下次满血回归。”等等。这样的球迷着实让人感动,不说对手,只看球星,只专注于偶象本身,期待球星振作起来。

三是吹捧型。这类球迷是通过贬低对手来抬高自己的球星。拿一场比赛为例,这是2017的苏州世乒赛丁宁与刘诗雯的比赛。丁宁在大比分3:1领先的情况下,刘诗雯扳回了两局,打成了3:3平,两个人回到了比赛起点,一局定胜负。第七局在刘诗雯领先两个球的情况下,丁宁受伤。在简单的处理后,丁宁又回到了赛场,以不变应万变,赢下了这场比赛。现在刘诗雯的个别球迷认为丁宁如何如何。记得丁宁与霞姐的2011年的世乒赛决赛,丁宁在0:5落后的情况下,连续追分,最终以11:7赢下了比赛。现在逆转的比赛太多了。其实我觉得赛场上输了就是输了,赛场上只有两个字:输、赢。如果根据一场比赛揣摩人心实在不可取。2020年卡塔尔公开赛女单半决赛,陈梦与王曼玉的比赛就是一个对比的例子,曼玉受伤,大梦赢球。不可否认,李晓霞是乒乓球大满贯得主,王曼昱、刘诗雯都是优秀运动员。刘诗雯十年磨一剑,2019年获得了世乒赛与世界杯双料冠军,和许昕的混双获得了东京奥运会参赛资格,王曼昱上升势头很猛,未来可成女乒领军人物。这几位运动员我都非常喜欢,在这里举例子只是论证部分球迷对球星狂热的类型。

   不管是追光型、鼓励型与吹捧型,都代表对球星的喜欢,对球星的狂热。你是哪种类型呢?请对号入座吧。





远方遥望


家都知道NBA球星对NBA球星的痴迷程度,很多球迷都为了能见自己偶像一面甘愿奉献一切,有一些女球迷他们对偶像的痴狂程度让人震惊。

帕里斯希尔顿是美国社交圈有名的名媛,她常年居住于洛杉矶,她是湖人的铁杆粉丝。在有一次被问到愿意为科比做些什么的时候,希尔顿豪放回答:科比简直太迷人了,他浑身都充满了男性的魅力,如果可以的话,我愿意为他生一个孩子。要知道当时科比的妻子瓦妮莎就在旁边。

尼克里奇是美国多才多艺的艺人,她是作家、演员、歌手、时装设计师等等。这样一位全能小美女对科比甚是喜欢,她曾经在全美直播的采访中直言:我爱科比,我想和科比ML。这是不是有点太赤裸裸了,小朋友看到怎么办!

詹妮弗是铁杆的詹姆斯球迷,在一场比赛之后詹姆斯将自己的发带直接送给了这位可人。詹妮弗直接不顾上面的汗水直接戴在了自己的头上,而且詹妮弗还表示:如果詹姆斯送给自己他用过的牙套,自己也会毫不犹豫的给带上。

这样的行为可以说是很疯狂了,大家应该理性追星,不要太过于疯狂,毕竟球星也不是你的衣食父母,应该适可而止。


一个爱篮球的男孩子


记得我在高考之前桌子上贴着他在湖人黑八战太阳的Nike广告词 :专注力、耐心,曼巴太伟大了 ,无时无刻都在激励着我们这一代更加努力奋斗 。

哪怕孤注一掷也要拼到自己无力,他们说,你走了,带走了我们的青春,可是,我们的青春依旧在我们的记忆里回荡,包括你的所有精彩镜头。

虽然素未谋面,虽然远隔万里,但是这些年来的坚持与梦想,都是由你所传达,我们可能不再热血,不再激动,但依旧热诚,依旧热爱。





厄尓尼諾3


对于这种看法的人来说整个世界是一致的,对玫瑰的认识也是一致就是人的一次的观点和方法所不同而已,有人认识乔丹,有人认识 世界杯贝利他们的认知和看法都是一致的,那就是最高的一个境界,所以人的方法都是一致的,因为整个世界对于我来说,我总认为乔丹的能力是无尽的,现在不管是谁?如果能打到现在乔丹,这个能力的人也许有些人,有些人认识乔丹的能力比他们越来越近,但现在人的世界里,过了多少个世纪?现在能彻底打败乔丹的人还很少,这就是乔丹的能力,就是现在的人学习也没达到乔丹的水平上。


沙漠战车1


足球之所以能够被称为公认的世界第一大运动,是因为拥有庞大的球迷群体作为基础。在欧洲,足球已经成为了民众生活中的一种文化,他们对于足球热爱已经远远地超过了我们的想象,其中当然不乏一些极为狂热的“足球真爱”。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盘点一下足坛五大著名的狂热球迷。

孙长龙

孙长龙是中国最早的球迷领袖之一,曾经是沈阳球迷协会会长、沈阳东进俱乐部副总经理和沈阳沈北足球俱乐部副总经理。之所以称他为足球真爱,是因为其在担任沈阳球迷协会会长期间,曾在五里河体育场正门门前修建了中国队世界杯出线的纪念雕塑,为此落得负债累累的境地。可惜在2007年的时候,五里河体育场爆破拆除、纪念雕塑也被一并移除,不过经过孙长龙的努力,又摆回了五里河旧址对面的沈阳图书馆广场草坪上。当时为了保护五里河体育场,情绪激动的孙长龙一度表示要和五里河体育场共存亡。但是在2015年11月,刚刚50出头的孙长龙意外去世。

巴西金杯爷爷

这位来自巴西的狂热老球迷名叫克洛维斯-费尔南德斯,自1990年起,他在每届大赛上都会亲临现场为巴西队加油助威。2014年巴西世界杯的半决赛,巴西1-7惨败在德国脚下,费尔南德斯死死抱着“大力神杯”在看台上黯然神伤,这一幕感动了众多球迷。遗憾的是,1年之后,金杯爷爷就因癌症不幸去世。而其曾经还有一个愿望,他希望自己去世后,骨灰也能撒在巴西队的比赛场地上,他希望用这种方式永远追随自己挚爱的巴西队。

球迷皇帝-李文钢

这位中国最职业最狂热的球迷人称“球迷皇帝”,绰号“罗西”。由于酷爱足球,长得有点像意大利球星罗西,所以他的拥趸们以罗西称之。这位面庞消瘦、眼窝深陷的职业球迷早已把中国足球的兴衰放在唯此为大的位置,为了足球,他散尽家财,走遍了大江南北,从1986年起,国足的正式比赛,他几乎场场必到。他真诚的付出甚至感动了国家,邮政局甚至为其发行了专属的邮资明信片:中国球迷皇帝-罗西。

橙衣将军

荷兰足球长盛不衰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有着一群狂热的支持者,而被称为“橙衣将军”的弗雷德-维特耶斯便是其中一名。这位追随荷兰队26年的忠实球迷已经被视为是荷兰的非官方吉祥物,每逢荷兰的比赛,他都会身穿橙色军装出现在现场。在2014年世界杯的季军争夺战中,就连时任荷兰队长的范佩西在赢球之后都飞奔到场边,将自己的队长袖标给了“橙衣将军”。

巴西球衣爷爷

足球王国巴西从不缺乏狂热球迷,但是这位名叫纳尔逊-帕瓦蒂的超级球迷却甚至升华到了痴迷的地步。之所以被称为“球衣爷爷”,是因为帕瓦蒂曾经承诺过,只要巴西队赢得1994年世界杯,他便只穿国家队颜色的衣服。而至今为止已经整整23年还从未间断,他的衣柜里只存在绿、黄、蓝、白四种颜色的衣服。而更为有趣的是,球衣爷爷已经从衣服颜色上升华,就连饮食方面都只吃这几种颜色的食物。他甚至把自己的两辆大众甲壳虫汽车都改喷成黄色和绿色,在去工作的路上,他只会一直地播放巴西的国歌。







代号147


最真实的,科比退役的时候,我们一个宿舍六个人去剃了头,被老师骂了一早上[呲牙][呲牙]。对球星的狂热可以看出他对这项体育活动的热爱程度,更可能被球星的精神所影响,当然了大多数人还是很理性的[微笑][微笑]


苏簌簌sdy


只要有比赛,就一场不落


陈员外91


个人爱好,精神支住,自己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