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銀系陷裁員迷局,高調“飲酒”路還能走多遠?

闢謠“大舉裁員”,但海銀系還能高調“飲酒”嗎?

文 | 雲酒團隊

“海銀的白酒夢想是計劃用5年時間做到行業第五。”實現這一夢想,需要投資至少100億元。

而就在近日,海銀卻被爆出存在資金問題。

有知情人士爆料稱“海銀系”旗下平臺海銀財富計劃裁員,裁員人數將達三分之一。消息稱,此舉旨在優化公司人員結構。

雖然海銀財富回應情況並不屬實,並表示目前公司前、中、後臺人員流動率處於正常平穩狀態,團隊穩定,沒有大流失率的現象發生。但有白酒行業的人士分析,海銀需要在白酒產業投入大量的資金,且金融行業正處於去槓桿時期,此時的資金壓力可想而知。

近年來,穩健增長的酒業逐漸變成資本追捧的焦點,作為資本入局的代表之一,海銀究竟能在白酒行業走多遠?


金融板塊去槓桿,海銀日子有點難?

2016年下半年開始,“金融行業去槓桿”即成為監管部門重點任務之一。伴隨著一系列監管政策的出臺和利率調整,“海銀系”此前的金融產業佈局,也頻頻出現危機。

“海銀系”這三個字在金融領域和白酒領域都並不陌生,其代表著以韓宏偉、韓嘯父子為主要控制人的公司群。

據企查查顯示,韓宏偉目前實際控制135家企業,主要包括海銀集團、豫商集團、豫商典當等;韓嘯實際控制226家企業,其中以五牛基金為主;韓宏偉妻子家族成員王滇主要控制銀臨金融。加之被其餘宗親控制的公司群,市場將其統稱為“海銀系”。

2014年前後,韓宏偉、韓嘯父子在A股市場連續兇猛舉牌天目藥業、東方銀星、ST岩石等上市公司。如今,在其舉牌的公司中,有兩家捲入內幕交易。

其中,2014年在舉牌東方銀星過程中,重慶市公安局曾對豫商集團以涉嫌洩露內幕信息罪、王沛(韓宏偉妻子)等人涉嫌內幕交易罪立案偵查;2019年4月初,上海證監局開出內幕交易罰單,對違規交易“ST岩石”的牛散張紹波,沒一罰三開出超1.03億元的罰單,並認定韓嘯是內幕信息所涉收購事項的主要決策者。

事實上,近年來,海銀在金融板塊的發展屢屢受挫,韓氏父子的民間借貸糾紛甚多。企查查顯示,韓宏偉周邊風險701例,韓嘯周邊風險664例,其中僅韓嘯便有相當數量的民間借貸糾紛。

再看其控股公司的發展,從2018年起,作為海銀系旗下重要的P2P平臺,海銀會已出現停擺現象,官網及微信已長時間停更。有工作人員透露,從2018年5月份起,公司就沒有再發產品,目前該平臺已經停擺。

此外,海銀系多家公司官網也出現異常。其中,豫商集團官網中集團及行業新聞已全部刪除,銀領金融官網消息停留在2017年9月,五牛基金官網最新內容停留在2017年11月。

基於海銀系旗下公司的各種表現,有金融行業人士分析,在金融行業去槓桿以後,海銀系龐大的公司群明顯收縮,金融板塊整體發展不理想。


瞄準白酒,海銀的下一個增長點?

在金融板塊受挫的海銀系將箭頭指向了白酒行業。

早在2018年初,有媒體報道,海銀集團擬用5年時間,在遵義投資500億元,打造集現代化、智能化、酒旅一體化的10萬噸醬香型白酒產業園,同時將併購數家遵義白酒產業,併購企業總產能將達5萬噸。

進入白酒領域後,海銀系曾大量收購酒企。2018年初,海銀集團收購貴州仁懷市酒坊酒業有限公司,後更名為貴釀酒業;2019年8月,五牛基金擬收購貴州高醬酒業有限公司;2019年10月,存碩實業收購江西章貢酒業有限責任公司。

▲上海貴酒股份有限公司股權穿透圖(放大可查看詳細內容)

根據企查查顯示,上市公司ST岩石已將公司名上海岩石企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上海貴酒股份有限公司,對外投資的酒類公司包括上海軍酒有限公司,貴州貴酒雲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及與貴酒相關聯的三家企業。前述在酒業展開投資併購的存碩實業和五牛基金,同時也是上海貴酒股份的兩大股東。

值得關注的是,中國貴酒集團也屬於海銀系,並與上海貴酒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中國貴酒集團公開信息顯示,其總部位於上海陸家嘴,是一家實力雄厚的創新型白酒產業集團。

海銀系再就業的擴張步伐,正預示著在白酒行業大戰一場的雄心。


海銀的白酒路有多長?

那麼,海銀能在白酒行業走多遠呢?

在2019年半年報中ST岩石表示,公司旗下白酒銷售業務實現營收246.26萬元。2019年11月12日,公司再度發佈公告,預計將從關聯方貴州貴釀酒業銷售有限公司購買2億元白酒。

目前來看,海銀似乎並沒有在白酒行業有突出的表現,但業內分析,白酒行業屬於長期投入,短期內無法有高回報的行業,因此海銀未來的業績仍有待觀察。

同時,白酒作為貴州的主要經濟支柱產業,在政策扶持方面得到了貴州省政府極大的支持。此前,貴州省政府辦公廳也印發了《貴州省推動白酒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的實施意見》,提出強化融資保障和財稅支持。

此外,貴州省還要求茅臺充分發揮品牌優勢,帶動全省白酒產業和相關配套產業加快發展,打造世界級醬香型白酒產業集群。除茅臺外,習酒、國臺等第二梯隊正在快速崛起,為更多的貴州酒企提供了新賽道的衝刺機會。

另據瞭解,近幾個月,中國貴酒集團也在頻頻發力。去年年底,JLL仲量聯行、雲馳科技、藍海科技、泰然保險代理公司、上海貝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上海金筏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等多位企業和機構代表一行到訪中國貴酒集團;隨後,中國貴酒集團與上海奉賢區西渡街道辦事處簽署中國貴酒集團名酒產研綜合基地項目落地意向書;今年3月8日,中國貴酒集團有限公司及旗下產品在京東商城進行回贈活動。

可以見得,在高端圈層資源和線上,中國貴酒集團都有動作,進一步發力酒業。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資本進入白酒戰場並不鮮見,但沒有運作經驗的資方大多都在最後鎩羽而歸,娃哈哈、維維股份、海航集團等都已先後淡出白酒行業。當下,雖然正值醬酒熱的風口,但消費者對醬酒的選擇正日益理性化,品質成為競爭的主導因素,加之塑造新品牌還需要前期大量的投入,海銀的白酒之路還稍顯漫長。

“海銀系”的“飲酒”路還能走多遠,你怎麼看?文末留言等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