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缘何再起三国杀?

一个周末的时间原油竟累计跌了30%-40%,这就告诉了我们一念之差,便是天堂地狱之别。

沙特,美国,俄国在原油历史之争中,早就杀过几番回合,各有胜负。我们心中不免会有疑惑,这一次又是为何非要走到这一步呢?有何目的?最终谁胜谁负呢?

美国在第一次原油之争中,耗不起高油价最终落败妥协。但经此一役后,美国处心积虑构建了美元石油体系,又创造了页岩油技术,逐渐摆脱了原油进口依赖;现在更是成为原油生产出口大国,攻城落地拿下不少原油市场份额,与曹魏颇有几分相似。

俄罗斯犹如蜀国刘备,一心想要光复大汉天下。无奈家底贫瘠,之前经济过于依赖石油输出,被沙特和美国联合狙击几回导致元气大伤。经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战略调整后,目前原油之争自然是多了几分信心。

沙特犹如东吴集团占地利据天险而守,历经三世国富民强。但旧势权贵固化,阶层难以突破,人才遭遇遏制,旧势力利益难以突破,没有了敢打敢拼的热血,偏安一隅却也无所大作为。

沙特的战略王炸就是忽略不计的石油低成本。而美国的优势是多元化经济发展石油经济占比低还能自给自足,无求于他人。但普京也是经历过几番回合较量,大家彼此也对各方优势了如指掌。俄罗斯为什么不借势下坡?大事化小无非就是短期内少产点油提高油价,少干活还能多拿钱何乐而不为?虽说是沙特挑起来事,但与俄罗斯协商沟通无济于事,俄罗斯对这结果也一定是提前有预见性的,毕竟都打过好几回,彼此都了解行事风格。

普京似乎正在做一场博弈,集天时地利人和于一身,此时是改变俄罗斯石油利益格局成功率最大的时候,就算失败了损失也是最小的,还能拓展业务,何乐而不为?沙特与俄罗斯减产维持的市场,美国却大肆掠夺坐收渔利。反正疫情来了需求极端减少,损失已经注定了,不如烧一把火,挑起战事,要么把美国拉进减产协议中平衡利益分配,要么让沙特等国主动承担全部的减产需求,而自己可以不受影响。毕竟美国正准备大选,搏一搏两位竞选人会为了石油利益集团的选票,而在与俄罗斯的政治博弈中对石油协议做出让步的概率相较而言概率大一些。

美国妥协的概率不大,预计这场石油战中,相较而言沙特损失最大,其次俄罗斯,最后美国。这场危机刚开始较量不会太早结束,不试试谁也不知道结果如何,因此6月的议OPEC大会之前可能有预期,最早也是6月有结果。本来就是一场短期的较量,最迟就是美国大选的11月份前有协议结果。时间长了大家都耗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