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价格战是否会引起沙特俄罗斯美国“三国杀”

新冠疫情目前已在全球蔓延,导致石油需求骤降。产油大国沙特阿拉伯在此时突然宣布降价增产,开启全球原油价格战。

7日,沙特全面调低4月原油售价,整体降幅在每桶5至8美元。10日,沙特又宣布将大幅上调4月的原油供应量至每日1230万桶,这比沙特现有供应量每日970万桶增加了26.8%。

收到上述讯号后,沙特曾经的减产盟友、此前在石油输出国组织和其它产油大国(OPEC+)部长级会议上拒绝接受深化减产协议的俄罗斯很快“应战”。

俄罗斯能源部长亚历山大.诺瓦克表示,俄罗斯有能力将日产量提高50万桶。这将使该国的原油日产量达到创纪录的1180万桶。

俄罗斯问题专家、中国政法大学欧洲研究中心研究员王晓伟接受本报采访时认为,沙特和俄罗斯开启石油战实际上是无奈之举。

王晓伟表示,作为世界上两个最主要的原油输出国,沙特和俄罗斯最初想通过减产来提高油价,增加石油出口收入。但是此前两国未能达成减产协议,在这种情况下,双方想继续保住各自的市场,互相压价是不可避免的。

因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供应链、需求链、贸易链造成连锁冲击,国际油价出现“史诗级暴跌”:6日创下金融危机以来最大单日跌幅,8日一度下跌约30%。

据悉,历史上曾有过四次油价暴跌事件,分别发生在1986年、1997年、2008年、2014年,其中1986年和2014年两次下跌主因是富余产能;1997年、2008年的两次下跌,主因是金融危机导致需求不足。唯有这次暴跌,是“降价+增产”造成的。

分析指出,此次油价大战让市场回想起2014年的油价暴跌,那是俄罗斯、OPEC、美国页岩油为争夺市场上演的“三国杀”。2014年11月,沙特和俄罗斯大肆增产,试图用低油价逼死美国页岩油。岂料,页岩油却靠着借债活了下来,而且活得更好。OPEC之后不得不拉拢俄罗斯实施减产。

王晓伟认为,此次沙特和俄罗斯石油价格战不会引起“三国杀”。美国页岩油的崛起,使美国近年来的能源战略有明显变化,由过去的石油进口国变为现在的输出国。如果沙特和俄罗斯石油价格战长期打下去,美国的损失将更大,因为页岩油的开采成本远远高于普通原油。从战略上讲,即便美国参与进来,它也无法通过石油价格战拖垮俄罗斯经济。所以,美国大概率不会参与此次石油价格战。

王晓伟预测,沙特和俄罗斯互相“自杀式”降价,持续的时间不会长。从沙特的角度来说,它不敢长期打石油价格战,虽然石油开采成本低,但沙特经济发展对石油出口的依赖程度更高。

“反观中国,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能源多元化已经取得明显成效。中国不仅进口俄罗斯和沙特的石油,而且在世界各地主要的石油生产国都有可靠的能源供应商。这次石油价格战更加提醒,中国要完善应对石油价格变动的调节机制。”王晓伟说。

关注同花顺财经微信公众号(ths518),获取更多财经资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