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中的“儲蓄”基因

近期美國政府給國民每人發1000美金抗疫引起了國人的關注,由此也知道了大多數美國人的消費觀念——不存錢。這讓並不富裕的國人有些詫異:這麼富有的國家居然有那麼多“月光族”。反觀我們中國人,“儲蓄”是一種習慣,這種習慣源遠流長,已經成為中華民族文化裡的特殊基因。

“民以食為天”,民也靠天吃飯。古老的中國缺少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卻練就了“倉儲後備”的本領。《禮記.王制》載:

“國無九年之蓄曰不足,無六年之蓄曰急,無三年之蓄曰非其國也。三 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以三十年之通,雖兇旱水溢,民無菜色。”就是說,一個國家沒有九年的(糧食)儲存,可以稱之為儲備不充足;沒有六年的儲糧,可以說情況緊急;連三年的儲糧都沒有,可以說這個國家就保不住了。解決的辦法是,三年耕作應存儲一年的糧食,九年耕作就能存儲三年的糧食。“三十年之通”應該是虛指“多年”,即長此以往地積累,即使旱澇災害,國民也不會餓肚子。

這種積累確實起到了災荒年間救濟災民的作用。《禮記.月令》載:“天子佈德行惠,命有司,發倉窌,賜貧窮,振(賑)乏絕;開府庫,出幣帛,周天下,勉諸侯,聘名士,禮賢者。”《孟子.盡心篇》也有齊國開倉賑災民的記載。

這種“倉儲後備”思想也潛移默化地影響了國民的生活態度,“勤儉節約”“會過日子”成為一種重要的品質被讚頌。“吃不窮,穿不窮,算計不到一世窮。”代代相傳,深入人心。也因此使我們的民族雖然歷盡滄桑,依然生生不息。

當然,有些窮日子過慣了的老人們節儉得有些苛刻,喪失了很多生活的樂趣。“過猶不及”,學會享受生活的“課程”不可或缺。

我國現行的社會養老制度的頂層設計裡有三大支柱:基本養老保險、企業(職業)年金、個人儲蓄。“儲蓄”的優良基因被保留了下來。

國家層面的“倉儲後備”依然在繼續,中央政府為了應對未來人口老齡化的趨勢,在2000年,由國家財政撥款200億創立了“全國社會保障基金”,之後財政每年撥款,國有股減持劃入部分資金及股權資產,構成了“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的基礎基金。這筆基金由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管理運營,實現保值增值。至2018年底基金的總額已經達到了2萬億,成為現代版的“大糧倉”,是社會保障的“定海神針,”也顯現了“倉儲後備”的力量。

日前,在聯合國發出“糧食危急警報”時,我國糧油信息中心專家表示,儘管未來全球可能會發生糧食供應緊張的問題,但目前我國的糧食供求相對寬鬆,能夠滿足國內日常的消費需求,國家的糧食貯存保障也能有效應對重大自然災害或突發事件的考驗。專家介紹,即使今年顆粒不收,我們的存糧可供全國人民吃一年。“倉儲後備”又一次為國民吃了定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