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房潮"如期而至,但我们还能用高房价"自我麻痹"多久?


本以为离楼市复苏还需时日,但没想到疫情刚好转,市场就爆发出"抢房潮"。这种报复性的购买,虽然只出现在苏州、深圳等之前市场本就火爆的市场。但市场火热的情绪,已经传倒开,其它城市的购房者已经开始蠢蠢欲动。这种火热的情绪背后,难道我们的楼市又将开启新一轮的房价上涨潮?

大家应该还记得几年前楼市的抢购潮,那是在发布调控收紧之前,一大波利好刺激政策释放到楼市,促使大家认为越是调控房价越会涨的信号是"真的"。所以在那一年,大家所看到的是各地购房潮的出现,房价如此如醉的上涨,尤其是三四线城市的房价,更是一年之内直接翻倍。

今年楼市行情如出一辙,受疫情影响,整个楼市陷入冰冻,量价齐跌已成为市场常态。但地方政府为了维护经济发展的稳定,继而出台刺激楼市,恢复市场情绪的政策。所以,在市场刚一放开,有购房者为了"抢得购房先机",立马就出现在售楼处。这就有了新闻所说的,售楼处开始出现"排队购房",日光盘,几分钟十几个亿的成交,7分钟288套房的新闻了。但这样意料之中的"抢房潮",真代表市场回暖,还是说只是回光返照?

客观而言,我们总是对楼市信心十足,认为只要楼市还在,经济不会垮,在困难面前,我们首先想到的也是楼市。但这种用高房价的"自我麻痹",还能持续多久呢?

地产商负债累累,大鱼吃小鱼的戏码不断上演。死撑不降的房价,只不过是为了维护企业能够正常运营下去的假象。很多房企已经不是实实在在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只不过是一个会玩"资本游戏"的金融从业者。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操作手法,在房地产企业中屡见不鲜,尤其是那些上市公司。每年上万亿的负债,仅仅依靠卖房来填补,大多数企业都不能实现。如果能实现,就不会每年都有上千家的房企破产。

随处可见的高楼大厦,住的却是"空气"。5-10年后,我们真正要担心的,是我们随处的高楼大厦谁去住?如今的城市,即使是小县城,都是建立起高楼大厦。但是真正住在里面的不是老百姓,也不是真正需要房子的人,而是"空气"。如此高的空置率,是一颗随时会爆发的"地雷"。房子过剩,已经是摆在明面上的事情,但我们的城市却还在不断的建房子,卖房子,不断的扩大城市区域,但最后只会是浪费我们所剩无几的土地资源。

不断被蚕食的年轻人,能拿什么去支撑梦想?

不断上涨的高房价虽让我们的经济得到发展,但同时也蚕食了年轻人所剩无几的梦想。很多人被迫从大城市离开,返乡三四线城市,不是他们的追求变低,而是大城市那高高在上的房价,实在令他们难以接受。玻璃大王曹德旺、华为任正非,甚至房企大佬也曾吐槽过高房价带来的危害,钱都流向楼市,其它行业根本无法获得足够的发展资金。

然而,即使我们已经看到高房价带来的危机,却还是无法脱离高房价的束缚。从上至下,都还在寄希望于楼市能够帮我们一把。实际上,这只不过是我们在刀口舔血。很多人即使认为房价在未来会跌,但还是会忍不住去买房。这种麻痹的状态,持续太久势必会反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