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建社会中,女子有没有什么运动方式?

大宋讲书人


在封建社会中,女子的运动方式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娱乐,而不是强身健体,而且因为出行受限,所以大多是以在家中适合展开的运动为主,有不少更是以和家人互娱互乐为目的。比较常见的有跳绳、秋千、踢毽子、棋类等。

跳绳

跳绳是一种很简单的体育运动方式,只需一根绳子就能展开。在古代,跳绳也叫透索、跳索、跳马索、绳飞等。因为跳绳器具简单,场地要求也低,因此很适合足不出户的古代妇女。在《金瓶梅》里有一次西门庆晚上回来,就看到吴月娘、孟玉楼、潘金莲和西门大姐四个人在天井里跳绳。

秋千

秋千也是一种很受古代妇女喜欢的运动方式。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每年寒食的时候,宫中就要“竞竖秋千,令宫嫔辈戏笑”。因为荡秋千时嫔妃们荡到高处像仙女飘在空中,所以唐玄宗也把这叫做“半仙之戏”。

而苏轼的《蝶恋花·春景》里面一句“墙里秋千墙外道”,说的也是古代女子玩秋千。古代因为墙内佳人笑而发生的浪漫故事不少。

女子爱荡秋千,大概是因为长期闷在家里,在秋千上有一种放松的感觉吧。不过玩秋千对场地的要求相对高一些,家里都有个庭院才行。一般小门小户的就难了。

踢毽子

踢毽子起源于汉代,也是一种对场地要求很简单的体育运动方式。而且踢毽子可以单人、双人或多人多种方式进行,因此可以和家人一起娱乐,所以很受女性的欢迎。古诗“三五成群俏小丫,鸿毛成撮脚尖花”,讲的就是一群小女孩在玩踢毽子。

棋类

古代女子讲究琴棋书画,这个棋类也是一种体育运动。棋类运动包括围棋、象棋、双陆等等,不仅大家闺秀要学下棋,就连勾栏女子为了和客人娱乐,也会学下棋。据说北宋名妓李师师,就是一个围棋高手。

除了上面这些外,古代还有投壶、打陀螺等室内活动,也适合女性玩乐。所以说,适合古代女性的体育运动还是不少的。


不沉的经远


在封建社会中,女子有没有什么运动方式?

  虽然没有做过专门的研究——真要研究,也是一项大工程,但感觉应该和朝代有关,社会昌明,思想开放的时代,女子的地位比较高,运动方式与男人应该就没有太大差别,但礼法森严,思想被禁锢的时代,女子的地位比较低,肯定就要大大缩减。

  先说说唐代女子们的运动方式。唐代出了个武则天,女子的地位很高,女子参加各种社交活动,几乎没有限制。踏青郊游,宴集结社,骑马射箭,打马球穿胡服,荡秋千,蹴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其中打马球,从唐到宋,直到明朝,一直都是女子们喜欢的运动。荡秋千也是,从古到今就都是女子们喜爱的活动之一。明清理学昌盛,女子出门的机会不多了,所以,多局限于内宅,许多活动,没什么机会让她们参与。

  其他的运动方式嘛,除了和社会有关,还和家庭经济有关。穷人家的姑娘和媳妇,各种田间劳动,各种家务是必须做的,做女红,看孩子,厨艺(穷人家也可以用这个词嘛),除了教育孩子,当然还得侍候老公了。

  有点家底的,有点情趣的,有点资格的,有点能力的,可以写诗作画,舞枪弄棒,摆弄摆弄家里的古董什么的,相夫教子是她们最大最重要的活动。

  咱们拿《红楼梦》来说吧,女红是必做项,身体柔弱如林黛玉,也会有做针线活的时候,虽然被某人抱怨做得慢,但裁剪是得到过贾宝玉夸奖的,做饭之类的事情,是会的,比如薛姨妈,鹅掌就糟得好,可以请客吃饭,她们也会去看戏,姑娘们看书写诗猜谜,教教人认字作文,除了这些之外,她们也会打牌,小小地赌上几局,实在是没什么活动了,睡个觉吧,也算是一种消耗很低的运动了。


宛如清扬


这要看是什么时期,什么朝代的女子了。

先说一下平民,古代的生活更多的时候是要考自给自足。不像今天一样物质生活如此的丰富,受到制度和交通的影响,古代女人是很少外出的,(除了逃荒),而在宋朝以前一日三餐尚不能满足,更何况还要准备一家子的穿戴和日常,古代女子不能进学堂,平民女子能认识字饿更是凤毛麟角。


我们今天过着富足的生活,现代的科技让我们解放了我们的双手,让我们有更多休闲的时间,从事我们喜爱的事情包括运动。而这样的生活也不过三、四十年的事儿。在我的母亲的年代,白天要到地里干活,晚上还要做针线活,从头到脚都是从针线中来的,还有推磨、洗衣服等等很多事情,忙都忙不过来,怎么还有时间去运动呢?

即使是大家主的女子,地里活可能不用干,但一家子的针线活还是要准备的。在整个封建社会里“女红”都是考察女性合格的校准,大家主的女儿更是如此。



诸如王侯将相这样的大富大贵的家庭,“女红”也依然是不能丢的。他们会多一些娱乐,比如在封建社会一直风靡的“投壶”,在南北朝时很多部落都是由游牧民族建立的,女性比较开放,有些贵的女子会骑马。到了唐朝时贵族之间流行“打马球”。这些运动只是贵族享有的权利。

更多见解敬请留言,期待您关注和转发!


叶子写实


我回答

关于封建社会女子参加什么运动的问题,在唐朝以前,女子相对于封建社会来说还是比较开放的,比如唐朝、汉朝都有女子蹴鞠运动是很兴盛的,在世界足球起源地的《临淄足球博物馆》里就展示着很多这个时期的史料及图片。再是还有投壸、马球、打秋千等运动。

但从北宋女子开始裹足以后,女子的身体运动受到束缚,再是儒家"三从四德”等思想的禁锢,姑娘出嫁前基本很少出门,女子的户外蹴鞠、马球运动基本销声匿迹。至于打秋千也就一年清明几天。女子在深宅学习琴棋书画就算运动了。

以上所说是指的富裕人家的大家闺秀,至于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平民来说,姑娘出嫁前磨面做饭,织布做衣,结婚后,一切家务,养儿育女,起早贪黑,一辈子忙忙碌碌,还何谈什么运动!


本昌谈历史


封建社会对女子的约束十分严格,除了三从四德之外,很多事情是不允许做的,否则就是重罪。不过国家越兴盛,女人的地位就越高,女子在女红、中馈(准备膳食)、琴棋书画之外的闲暇时间,还是有很多娱乐项目的。

斗草

斗草大约兴起于魏晋南北朝,分为“武斗”和“文斗”。

“武斗”:比赛双方先各自采摘具有一定韧性的草,然后相互交叉成"十"字状并各自用劲拉扯,以不断者为胜。

“疑怪昨宵春梦好,原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晏殊 《破阵子》
“文斗”:女孩们采来百草,以对仗的形式互报草名,谁采的草种多,对仗的水平高,坚持到最后,谁便赢。

藏钩

藏钩一般在守岁或者酒宴上使用,下图是红楼梦里藏钩情景。

玩法如下:参加的人分为两组,如果人数为偶数,所分的两组人数相等,互相对峙,如果是奇数,就让一人当做“飞鸟”,她可以随意依附这组或那组。游戏时,一组人暗暗将一小钩或其他小物件攥在其中一人的一只手中,由对方猜在哪人的哪只手里,猜中者为胜。

使用的钩如下图: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李商隐 《无题》

樗(chū)蒲

樗蒲是汉末年间盛行的一种棋类游戏,有国外传入,当时棋子都是用樗木(椿木)做的,故叫做樗蒲。玩法较为复杂,类似于现在用骰子掷出几点走几步的棋子,过程中设有前进几步或后退几步的关卡,先到达终点者胜利。

双陆

双陆也是一种棋类游戏,分为红黑双方。

双陆的目的是将己方所有棋子越过对方,然后再移离棋盘。游戏开始时,棋子较为分散,游戏中可能被对方攻击或阻挡。由于下一盘棋所需的时间很短,比赛中通常采用计分制,首先获得一定分数的一方为胜利者

以上是古代女子经常玩耍的集中游戏,这些都不需要耗费多少体力。

当然古代女汉子也是有的,什么赤膊摔跤、马球(女子有时候怕危险,一般会骑驴)、蹴鞠(唐朝时较为开放,出现男女混合蹴鞠,但女性多为欣赏性的花球)、荡秋千等都不在话下,这些大家也熟悉套路,我就不一一赘述了。

关注历史,更关注被历史忽略的角落!


尬聊历史


历史上最早的女权主义者应该是刘邦的老婆也就是吕后了,在刘邦去世后,吕后掌权执政,所以在东汉时期,我国就有了女子蹴鞠游戏,其实和男子并无太大差别,在河南嵩山的中岳三厥建筑物上就有各种女子蹴鞠的图案,不仅如此还有跑步、投掷、攀登、打猎等运动项目,这都是因为吕后时期,女性社会地位上升的缘故。

到了唐朝时期,我们都知道有一位女帝出现,也是将女性的地位抬的很高,这位女帝就是武则天,其实通过历史我们也能看出,越是一些兴盛的朝代,女性的社会地位都普遍较高,户外的活动项目也就越多,在武则天年轻的时候,就经常陪唐太宗打球,唐朝时期比较流行马球,也叫做“击鞠”。

在唐朝还有一种非常流行的投掷游戏叫做投壶,这也是女性的一种礼仪,最早出现是在战国时期,不过直到唐朝才将它发扬光大,投壶的游戏规则很简单,就是将弓箭投到制定距离外的壶中,根据投中的数量来计算胜负,一般输的人都要罚酒,无论是马球还是投壶也好,都能起到健身的作用,特别是女性运动和男性不同,要求技巧性高一些,所以在唐朝时期,女性运动也发展成了一种表演。

所以总的来说的话,在中国古代的女性,除了女红、中馈以外的闲暇时间,大部分还是以琴棋书画来当做娱乐,还有一些已经失传的室内运动,比如斗草、藏钩、双陆等等,而室外的运动就更多了,也相对要激烈很多,比如秋千、投壶、相扑、马球、蹴鞠等等,中国古人玩体育也有着非常鲜明的东方文化特征,这些运动项目也流露出古人的聪明才智。




老张看世界666


千万不要让女人闲着,这是无数学者、教授、专家最终结论,因为女人闲着将会发生超级恐怖的事情,女人一闲着,就将会对我们人类的发展进程撕逼、对喷、挑刺、作秀很感兴趣,甚至还动不动给你成为“绿帽侠”的机会,为此,我国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为了不让女人闲着,研究了N种运动,供女人打发时间所用。

第一种古代女子运动“蹴鞠”,蹴鞠,大部分人认为蹴鞠就是现代社会足球的原型,蹴就是用脚踢,鞠就是最早系外包皮革、内实米糠的球,因此蹴鞠就是指古人以脚蹴、蹋、踢皮球的活动。

当然了,鉴于中国足球“屎”一样烂的足球地位,其实我是不愿意提到足球的,但是现实的情况就是,玩的溜的,往往都不是发明者,这是很尴尬事情,想想我们大天朝堂堂十四亿人口,却就找不到十一个人踢球,就会让我们无比难受,其实我们踢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

早在战国时期汉族民间就流行娱乐性的蹴鞠游戏,而从汉代开始又成为兵家练兵之法,宋代又出现了蹴鞠组织与蹴鞠艺人,清代开始流行冰上蹙鞠。因此,可以说蹴鞠是中国古代流传久远、影响较大的一朵体育奇葩。而女子蹴鞠游戏要到东汉时期才开始萌芽,公元123年,始建于河南登封嵩山的中岳三厥建筑物上就绘有女子蹴鞠的各种画像。河南南阳汉画像石中,有三块“女子蹴鞠”画像石,画面中的女子形象,为高髻,舒长袖,姿态潇洒,栩栩如生。到了唐朝、有诗人曾经作赋《内人踢球赋》,简单翻译过来就是女子踢球记叙文。该篇文章很好的叙述了当时女子踢球的疯狂模样,“雷声婉转,进退有据”,可谓技巧高超。到了宋代,从皇宫贵族到平民百姓无不热爱这项体育运动,因此女子蹴鞠更是兴盛,宫廷还建立了专门的女子蹴鞠队,宋末马端临《文献通考》中记载,女队员们“衣四色,绣罗宽衫,系锦带,踢绣球,球不离足,足不离球,华庭观赏,万人瞻仰”。到了明清时期,女子开始盛行裹足,限制了女子参与球类运动,因此踢毽子成了女子运动的新宠。可见,足球是我国古代就开始流行的体育游戏,而面对中国足球无能的尴尬遭遇,其实源于清朝。

第二种古代女子运动——投壶。投壶原是古代士大夫宴饮时做的一种投掷游戏。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宴请宾客时的礼仪之一就是请客人射箭。那时,成年男子不会射箭被视为耻辱,主人请客人射箭,客人是不能推辞的。后来,有的客人确实不会射箭,就用以箭掷入酒壶代替。秦汉以后,这种游戏在士大夫阶层中盛行不衰,每逢宴饮,必有“雅歌投壶”的节目助兴,其规则也逐渐丰富和完备。宋代以后,投壶逐渐衰落下去,仅断续地在士大夫中进行。宋代司马光曾著有《投壶新格》一书,详细记载了壶具的尺寸、投矢的名目和计分方法。有“有初”(第一箭入壶者)、“连中”(第二箭连中)、“贯耳”(投入壶耳者)、“散箭”(第一箭不入壶,第二箭起投入者)、“全壶”(箭箭都中者)、“有终”(末箭入壶者)、“骁箭”(投入壶中之箭反跃出来,接着又投入中者)等。投壶在贵族女子中也广为流行,《镜花缘》中百美游园时,就曾玩儿过投壶游戏。

第三种古代女子运动——荡秋千。荡秋千不仅是现在女孩子很喜欢玩的一项休闲运动,在古代,也是女子很重要的休闲娱乐运动。传说秋千是由春秋时北方的山戎所创,最初仅是一根绳子,双手抓绳而荡。后来,秋千传入中原,逐渐演化成用两根绳索悬挂于木架、下拴踏板的秋千。荡秋千是寒食节时的习俗,《天宝遗事》中说“宫中至寒食节,筑秋千嬉笑为乐,帝常呼为半仙之戏”。荡秋千时,女子衣袂飘飘于半空之中,就像乘风飞舞的仙子,给人一种空灵潇洒的淋漓之美,因此秋千佳人也成为文人诗词中常见的美好意象。宋代苏轼的《蝶恋花》:“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李清照的《点绛唇》中也描写:“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可见荡秋千受女性喜爱的程度。

第四种古代女子运动——女子相扑。相扑古称角觚,与摔跤类似。古代的女子相扑最迟在三国时期就已经有了。晋人虞溥在《江表传》中描写了东吴皇帝孙皓,命令宫女头戴贵重的首饰和假发髻作相扑表演以取乐的情形。到了宋代,女子相扑成为民间艺人谋生的手段。历史上,宋朝女扑的场面绝对是火辣辣的。首先,参与的女子选手,名字叫得都响亮得很,什么"赛关索"、"嚣三娘"、"黑四姐"……这些艺名想想都是叫好又叫座,放在今天绝对会成为网红;不过最招引人的亮点还是选手们的衣着,据称袒胸露怀是该项活动的一个游戏规则,很难想象温文尔雅的宋朝人竟然会制定了这么一个不文雅的游戏规则,难怪宋朝皇帝宋仁宗赵祯还偷偷跑去看,还好是被道德卫士司马光给拉住了。

司马光在《论上元会妇女相扑状》中说:“今月十八日,圣驾御宣德门,召诸色艺人,令各进技艺,赐与银绢,内有女人相扑,亦被赏赉。”他认为“今上有天子之尊,下有万民之众,后妃侍傍,命妇纵观而使妇人裸戏于前,殆非所以隆礼法示四方也”。因此要求皇帝颁发法令“严加禁约,今后妇人不得于街市以此聚众为戏”。此后,女子相扑式微,逐步消失了。

可见为了让女子有事可做,老祖宗实在是费煞苦心啊!在这里,实在要对老祖宗们说上一句,为了让社会安定繁荣,你们辛苦了!


历史直男A


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中,女性的社会地位是非常低,很多男性可以做的事情,女生根本没有资格,就比如运动,我们都知道,在中国古代蹴鞠这项运动早在战国时期就出现了,和现如今的足球运动很相似,一开始只是中国民间的娱乐活动,在物质匮乏年代,那些人可不像现在有手机、电脑可以消遣娱乐,只有通过这些最传统的运动项目来打发时间,但在当时,女性是不可以参与这种运动的,她们日常的运动也就是在家洗衣服做饭带孩子了,不过在我国历史上也出现过几次女权时期,都是由于当时的掌权者是女性,所以女性的社会地位也水涨船高,在这些时期女性也可以参加运动项目,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古代女权时期的女性都是怎么运动的吧!

历史上最早的女权主义者应该是刘邦的老婆也就是吕后了,在刘邦去世后,吕后掌权执政,所以在东汉时期,我国就有了女子蹴鞠游戏,其实和男子并无太大差别,在河南嵩山的中岳三厥建筑物上就有各种女子蹴鞠的图案,不仅如此还有跑步、投掷、攀登、打猎等运动项目,这都是因为吕后时期,女性社会地位上升的缘故。

到了唐朝时期,我们都知道有一位女帝出现,也是将女性的地位抬的很高,这位女帝就是武则天,其实通过历史我们也能看出,越是一些兴盛的朝代,女性的社会地位都普遍较高,户外的活动项目也就越多,在武则天年轻的时候,就经常陪唐太宗打球,唐朝时期比较流行马球,也叫做“击鞠”。

在唐朝还有一种非常流行的投掷游戏叫做投壶,这也是女性的一种礼仪,最早出现是在战国时期,不过直到唐朝才将它发扬光大,投壶的游戏规则很简单,就是将弓箭投到制定距离外的壶中,根据投中的数量来计算胜负,一般输的人都要罚酒,无论是马球还是投壶也好,都能起到健身的作用,特别是女性运动和男性不同,要求技巧性高一些,所以在唐朝时期,女性运动也发展成了一种表演。

到了宋朝时期,女子的运动就更多了,甚至连女子摔跤都出现了,甚至还当成了节目表演给皇帝及后宫娘娘们看,在当年摔跤其实就叫相扑,而且就算是女子摔跤也是裸露着上身,不过这些女子摔跤手并不是主力军,而是作为开场前的热身,活跃气氛用的,等到观众多了之后,才开始正式的男性比赛,不过后来女性相扑运动被一位大臣取消了,他觉得这样有伤风化,特别是皇帝带头看很不雅观,这位大臣就是非常有名的司马光,而这项运动也流传到了日本,至今还有比赛。

到了明朝时期又开始流行马戏,叫做“走骠骑”,也称“走解”,原本是皇宫里的表演,后来到了民间,辅助表演的特技演员们就变成了女性,在马上表演各种高难度的动作,一会站在马头上,一会又钻到马肚子下,和现在的杂技表演有些相似之处,不过在民间逐渐发展成了赌博性质,影响恶劣,最后被皇帝下令严查,这些走解的演员都被抓起来问斩了。

到了清朝的时候,大部分女子的运动也都流行,蹴鞠、投壶等等也流传下来,而清朝独有的就是“冰嬉”,也就是我们现在的溜冰,乾隆皇帝曾经就说过“冰嬉是国之所重”,可想而知当时溜冰有多么流行了,而且皇家每年还会举办溜冰比赛,后宫里的嫔妃和格格们都会来参加,除此之外,因为清朝皇室都是满族人,所以骑马也是很多满族女性的最爱,这也是因为少数民族特有的爱好。

所以总的来说的话,在中国古代的女性,除了女红、中馈以外的闲暇时间,大部分还是以琴棋书画来当做娱乐,还有一些已经失传的室内运动,比如斗草、藏钩、双陆等等,而室外的运动就更多了,也相对要激烈很多,比如秋千、投壶、相扑、马球、蹴鞠等等,中国古人玩体育也有着非常鲜明的东方文化特征,这些运动项目也流露出古人门店聪明才智。

纯手码原创,更多历史文章,欢迎关注“孟烦了的历史”,专注历史解析,领略古人智慧


孟烦了的历史


这个可以从古代诗词歌赋中找到一些记载。尤其是唐代,疆域辽阔,国富民强,社会相对稳定,经济文化高度繁荣,很多诗歌都以体育活动为创作题材,特别是女子体育活动,在整个封建社会中,唐代的女子体育活动最为兴盛,更是大放异彩。

首先是球类运动,包括蹴鞠,击鞠,步打球,彩球戏等。唐朝诗人王建在《宫词》中有“寒室内人长白打,库中先散金与钱”的句子,形象的描绘了宫女在寒食清明节参与蹴鞠活动并得到赏钱的情形。蹴鞠在民间也十分普及,唐人康骈在《剧谈录》中描述了一个故事,说的是衙役王超因故路过长安城一个街道时,看见有几个青年军人在玩蹴鞠,将球踢到了人群中,刚好人群中有一十七八岁的女子,接过球就是一脚,球顿时腾地飞起四五丈高 ,引得路人都来观看。可见,蹴鞠在当时已经非常盛行。

击鞠即为马球运动,在唐代也十分流行。张籍《寒食内宴二首》“廊下御厨分冷食,殿前香骑逐飞球”,和凝《宫词百首》“两番供奉打球时,鸾凤分厢锦绣衣”等诗句反映了宫女们进行马球比赛的盛况。

除了球类运动,还有一些节日活动也十分盛行。比如秋千,拔河,踏青,龙舟,登高等等。《开元天宝遗事》中记载:“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竞竖秋千,令宫嫔辈戏笑,以为宴乐。”刘禹锡的《同乐天和微之春秋》中“秋千争次第,牵拽彩绳斜”的描写,活灵活现地勾勒出少女们荡秋千的情景;王维《寒食城东即事》一诗中有“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之句,说明了当时荡秋千的技艺之高。杜甫的《清明二首》中认为:“万里秋千习俗同”,可见当时荡秋千这项活动已相当普及。

此外,在唐代,上至文武百官,下至黎民百姓,游乐风气浓郁。在众多休闲娱乐活动中,诸如围棋、舞蹈、杂技等活动在唐代的诗歌中多有描绘。刘言史《观绳技》中“重肩接立三四层,著履背行仍应节。危机险势无不有,倒挂纤腰学垂柳”,刘晏《咏王大娘戴竿》中“楼前百戏竞争新,唯有长竿妙入神。谁谓绮罗翻有力,犹自嫌轻更著人”分别描述了绳技、戴竿这些惊险的杂技活动。  


史事拾趣


唐朝,历史长河中文化积淀最为深厚的一个时期,他是诗词歌赋的巅峰时代,同时也是封建社会中的盛世。一个朝代中,百姓的生活往往能反映一个时代的繁荣兴衰。同样,在唐朝,女子们平时的娱乐活动也反映一个朝代的文明。那么,在这样一个开明盛世之中,女子的主要娱乐方式是什么呢?

第一种,舞蹈戏曲

据历史记载,唐玄宗有一次在木兰殿之中与诸王共饮,此次宴会场面宏大,人物众多。有人提议传上歌舞以助酒性。这时,一个贵妃趁醉起舞,舞姿婀娜,美轮美奂,众人惊诧于此舞,尚未反应过来之时,贵妃已经舞完退下。这便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羽衣霓裳》舞。

同样让人们感到叹为观止的舞还有唐朝的公孙大娘。公孙大娘曾经被称为唐宫的第一舞人。许多人都以一生之中能够看上一次公孙娘的舞为荣。

相传,吴国有一著名的书法家名叫张旭,在未成名之前,曾有幸看到了公孙娘的舞蹈,顿时颇有感触,在赞叹舞姿之美妙的同时,从公孙娘的舞蹈动作之中受到启发,融会贯通,应用于书法之上,最终,称为一代狂草大家。

在这样的风气影响下,生活在唐朝的女子们生活并不无趣,上到帝王贵胄,下到普通的黎民百姓。家中女子闲暇之余都会熟悉舞曲。同时,唐朝的诗歌盛行,人们以诗为舞,以舞为诗。从而唐朝的诗文化与舞文化在此期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这也是一个盛世的体现。

第二种,赏花

古代的帝都繁华,民间清秀。奇山丽水之处数不胜数。古代的女子在闲暇之余并不是像我们在电视剧中所看到的那样,整日在闺房之中感叹。她们同样会结伴成群的出门赏花。

有的会把自己喜欢的花朵摘下来,戴在头上。更显得娇艳欲滴。人处在花中,花处在人群,此情此景,也是美不胜收。

第三种,骑马打球

很多人会诧异,骑马打球不应该是古代男子的娱乐项目吗?其实也不尽然,尤其是在唐朝这个时期,君主开明,社会风气良好。女子也会参与到这样的活动中来。当然,这种情况出现在那种富家小姐们的身上较多,毕竟,穷人平时哪有这样的机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