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造假,市值缩水:职场人应该如何让自己的“市值”不断提升

最近瑞幸咖啡财务造假,让这个有望成为“民族之光”的企业,市值已经跌去接近90%。

市场上,企业有市值,人也是有“市值”的。疫情期间,大批企业纷纷裁员,中国的老板们每天都在思考一个问题:

自己公司员工的“市值”是多少?是继续持有还是放弃?

职场中,“市值”高的人在任何企业中都会受到重用,而“市值”低的人则会被毫不留情地舍弃。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作为职场的一员,我们必须学会金融的思考方式,用金融的视角来看待自己。

只有用金融知识武装自己,提升自己能力,才能成为具有高“市值”的人才。


01.企业中什么最重要?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企业中什么是最重要的?

有人说是产品,有人说是技术,有人说是资金,有人是说品牌,有人说是人才,众说纷纭。

从会计工作的角度,我们将“容易变现的物品”看作优秀的资产,这样看来,资金似乎是最重要的。

但如果从金融的角度看,优秀的资产是指“将来能够创造高额现金的资产”,从这个角度看,人才是最重要。

钱存进银行只能获得少量的利息,而人却能为公司的产品提供更多的附加值,那些优秀的公司之所以市值高,那是因为企业里聚集着大量的优质人才。

经营大师稻盛和夫说过,企业经营需要三个要素:专业人才、金钱、技术。在这三者之中,人才是最重要的。

可见,决定一家企业价值高低的,不仅仅是因为其物质资产,更重要的是企业中的人才资产。


02.一个公式,解读个人的“职场市值”

在金融领域,衡量一个公司市值有一个公式:

公司现在的价值(PV) = 未来现金流量平均值(CF) / 折现率(R)

公司的现金流量是指现金流入(营业额)减去现金流出(费用支出)后,剩下的现金数额。为了便于理解,对于企业的现金流,我们可以用公司的利润来代替。

而折现率是指将未来有限期预期收益折算成现值的比率,单看这个概念大家可能会有点疑惑。

在金融的世界中,金钱是有时间价值的,比如把100元存入银行,按一年期存款利息3%来计算,一年后能取出103元,其中3%就是折现率。

个人的“职场市值”要如何衡量呢?

《精准努力》的作者野口真人创造性地把这个金融公式用在了人的身上,我们可以这么来理解:

你值多少钱是由你将来可以创造的现金流量除以你的折现率以后得到的数值。

对于这两个指标,野口先生是这么定义的:

①现金流(CF):企业需要利润才能生存,能为公司赚钱的人,创造的现金流就越多。

②折现率(R):折现率与“信用度”正相关,信用度越高的人,他的折现率就越小。因此,成为一个被别人信赖的人,有助于提高我们自己的价值。

03.如何提升个人的“职场市值”?

根据野口先生提出的两个方向,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去提升个人的“职场市值”

1.增加公司现金流:成为“能赚钱的人”


①增加公司收入

职场中,我们要学会从现金流的角度去看问题,而提高公司的现金流可从两个方面入手:

——增加公司的现金流流入:赚钱

比如你是销售人员,那么你要做的就是不断提高你的销售业绩。

同时,作为一个业务员,你心里要非常清楚,自己的业绩要做到何种程度,才能抵消公司的成本(比如支付你的工资,公司的产地租金、社保等)

——减少公司现金流的流出:省钱

有些人的会觉得自己不是销售人员,无法为公司带来现金流的流入。

其实不然,如果你做不到增加公司现金流的流入,换个角度,你可以以减少公司现金流的流出为目标。

比如你是行政人员,你可以通过无纸化办公措施来减少纸张的使用,降低公司的办公成本;或者你是包装人员,你可以通过改进包装的方式来降低包材的成本等。

不管是哪种方式,让公司的收入增加,你就是“能赚钱的人”。


②为公司带来活力

除了能为公司带来收入,你还要为公司带来活力,试想一下,哪个公司不希望自己的员工个个都充满活力。

电视剧《安家》中的有一个角色,叫朱闪闪,一直没开单,但是店长还是把她留在公司。

因为她有价值,她的价值就是为公司带来活力。有一次,她的一个同事因为被竞争对手撬单,心情郁闷,结果朱闪闪又唱歌又跳舞,把同事哄开心了,让他继续投入到工作中。她的到来,让原本死气沉沉的办公室变得阳光起来,大家工作也更有干劲了。

西班牙人爱吃沙丁鱼,当渔民们把刚捕捞上来的沙丁鱼放入鱼槽中很快就会死去,而死掉的沙丁鱼味道不好销量也差。

后来的渔民想到一个办法,把沙丁鱼的天敌鲶鱼和沙丁鱼一起放在运输容器里,为了躲避天敌的吞食,沙丁鱼会快速游动,保持活力,这种办法成功地延长了沙丁鱼的活命期,让渔民的收入翻了好多倍。

不管是鲶鱼还是朱闪闪,能带来活力,就是“能赚钱的人”。


③成为“狼牙棒”型人才

我想大家都看过古装剧,剧中的恶人常常会使用一种叫狼牙棒的武器,威猛无比。

要想成为“赚钱的人”,我们就要让自己成为“狼牙棒”型人才。

为什么这么说?

首先,狼牙棒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棒身主体,二是棒上的刺。

这个棒身就好比你的专业知识,你要在你的专业领域做到专家,你的棒身才足够大,才有攻击力。

而棒上的刺则代表你知识面的广度,在棒身足够坚硬的基础上,增加足够多的刺,这会让我们的攻击力更强。

这让我想起之前公司中的一位IT经理,他既有IT的专业能力,还懂财务和销售方面的知识,用“狼牙棒”模型来比喻,IT技能就是棒身,而财务和销售的知识就是棒上的“刺”,这样的能力组合让他成为了我们公司炙手可热的人才。

二、降低自己的折现率:成为一个值得信任的人

①成为公司的“刚需型”人才

如果从金融角度评估一个公司,那些属于刚需产业的公司,折现率通常是比较低的,比如水电煤气等产业。

这对于我们个人的指导意义是:要成为公司里的“刚需型”人才。

要想成为公司的刚需人才,你要学会分析公司的价值链,了解公司的产品和服务在交付给客户的过程中,你扮演的是什么角色?以及在整个价值链条中,哪部分价值是最高的。通常价值最高的那部分工作岗位,便是公司的刚需岗位,我们应该想办法向那些岗位靠近。

《安家》的徐姑姑就是一个公司的刚需人才,因为他是全上海最资深的老洋房交易专家,这样的人才“折现率”就很低,集团总部甚至打算为了他专门开辟一块独立的业务出来,对于这样的人才,公司只能给予信任。


②业绩稳步增长

我们买股票的都喜欢买成长股,因为持续的业绩增长能让我们对我们购买股票的公司的未来充满信心,公司对人才的态度也是一样的,业绩波动会降低公司对你的信任,只有业绩能稳步增长的人才才能获得公司的信任。

《安家》中的房似锦就是一支典型的“成长股”,2016年开始实习店长,2017年获得华北地区十佳,2018年获得北京五佳店长。她用漂亮的业绩向公司证明,她是一个值得信任的人。


③拥有用户思维

听到这个词,昵称可能会想当然地认为自己一直拥有用户思维:一直都把客户当上帝了。

但真正的用户思维,是把和自己有关的人都看作是自己的客户,不仅包括购买商品的客人,也包括公司的内部的客户。

你一定会很好奇,什么是内部客户?

所谓内部客户,就是我们的同事,如上司、下属等。对待自己的同事,我们也要像对待客户一般,这样的人才能深受公司的信任。

在工作中,同事之间互相帮忙是常有的事,我有个同事小C有一次在外面见客户,让我帮忙用他电脑传文件给他。

这种帮忙发文件的忙我帮过很多人,通常他们就发个文件名过来,然后就没下文了,我经常还有问对方电脑密码,具体文件夹的位置等信息之后才能找到对应的文件。

但小C不会,他会告诉我电脑密码,文件在哪个文件夹,文件名称,包括是否需要要重命名文件等都会一次性告诉你,这样的沟通方式就是具有用户思维的沟通方式,会让你很舒服,让你信任他。

写在最后

野口先生的这个公式,确实给每个职场人指出了一个成长的方向,在这瞬息万变的时代,用金融视角来看待自己的,我们更能看到自己的“职场市值”。

让自己变成一个“赚钱的人”:①增加公司收入,不断为公司带来现金流②为公司带来活力③成为“狼牙棒”型员工,让自己的知识面既有深度,又有广度。

让自己成为一个“值得信任的人”:①向公司“刚需”岗位靠近,成为公司的“刚需型”人才②让自己的业绩稳步增长③具有用户思维,是把和自己有关的人都看作是自己的客户。

我是 ,80后知识猎人,专注知识管理与认知升级。欢迎关注我,陪你持续学习,解锁人生新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