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注意:童书、绘本等,不适用于成人的“高效阅读”方法


对于“高效阅读法”,实质我们一点也不陌生。我们成人社会或许每天都会接触到所谓的“高效阅读”,它无时无刻不充斥信息大爆炸的网络世界的词汇大海之中。学术上关于“高效阅读法”,一般认为是:综合运用教育学、生理学、语言学等等学科的有关原理,借鉴国内外行之有效的读书法,并结合我国学生的实际设计而成的一套阅读训练方法。它以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率,从而最终提高阅读效率为目的。

“高效阅读”的方法其实是非常多的。据不完全统计:在全球最大的网上书店——亚马逊,搜索“高效阅读”一词,有关书籍就达到数十万本之多,可见关于它的研究是非常深入且全面的。我们大众也非常推崇“高效阅读”,相关的教育培训班经久不衰,社会上一直似乎对“高效阅读”有着近乎偏执的迷信。但对于童书、绘本等等等少儿读物,究竟是否适合我们成人所推崇的“高效阅读”方法呢?

下面,笔者将从四个方面来论述:

一、绘本、童书等等的阅读目的

举凡进行“阅读”,都带有目的。对于绝大多数家长父母而言,陪伴孩子进行亲子阅读,购置大量的绘本、童书等少儿读物,目的大体都在于,期望自己的孩子,爱上阅读,学会阅读,养成阅读习惯。只是相对于儿童视野中的阅读,似乎家长父母的“目的”就显得是被动施加,毕竟学龄前的儿童并不认识太多字符,无法真正读懂绘本、童书等读物内涵,这也决定了他们的阅读目的,基本处于一种可有可无的状态。对比“高效阅读法”极其强烈的目的性,显然儿童阅读一开始就并不适合。

二、儿童阅读的思维、注意力特点

对于童书、绘本,儿童在阅读过程中的思维,不难观察基本上是处于一种消遣状态,他们的注意力集中也相对短暂。实质上,因为不认识太多字符,绝大多数的时候,绝大多数的儿童,他们的思维、注意力等等,都的无力真实沉浸于阅读,倘若不是家长父母带领、引导,他们甚至翻不了几页,就去关注或玩弄别的事物去了。“高效阅读”主要是基于长时间的专注,儿童阅读过程中的思维、注意力显然是难于融汇其中。

三、“亲子阅读”的主要意义

“亲子阅读”的主要意义,一般认为是通过共读,父母与孩子共同学习,一同成长;通过共读,为父母创造与孩子沟通的机会,分享读书的感动和乐趣;通过共读,可以带给孩子欢喜、智慧、希望、勇气、热情和信心。“高效阅读”需要大量的专注及技巧训练,主要意义就是提升阅读的速度、质量等,使人们快速地掌握书中内容,这已经有悖于“亲子阅读”倡导的意义。

四、“高效阅读”的局限性和功利性

“高效阅读”的局限性,主要是过于强调阅读的速度、阅读的质量、阅读的吸收掌握,实质上这违背了童书、绘本的出版目的——主要是引导孩子进入阅读世界,享受阅读的乐趣。而因为“高效阅读”始终强调追求阅读的速度及吸收、掌握,所以它的目的性显然也不适合童书、绘本的阅读。

综上所述,我们显然更明白了:童书、绘本等,不适用成人的“高效阅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