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邵明


生活就像一个钟摆,左边是痛苦,右边是无聊,只有中间那短暂的一刻才能让我们享受到快乐,感觉到幸福。贫困令人感到痛苦,富裕也会使人觉得无聊。


叔本华说:“处在社会底层的阶级在不断地为谋取生活必需品、为摆脱痛苦而疲于奔命,上流社会则不断地受到厌倦情绪的侵袭。”

因贫穷而产生的痛苦还有救药,因富有而出现的厌倦、无聊和抑郁却难以治疗。对于前者我们只需让他们在物质上充足即可,对于后者却还要医治他们的精神。

所以我们现在是两手都要抓,虽要防左,更要防右。对于左摆我们要脱贫,解决温饱。对于右摆我们要治病救人,使他们不再无聊,因为无聊往往会无事生非。

你看老美心理医生特多,教堂特多,因为他们右摆的人特多,所以老美精神不正常的也特多。上至不靠谱的川普,下至异想天开的马斯克,老美右摆的连新冠病毒都不怕,真是无聊的厉害。

北韩是左摆的国度,特别安稳,精神饱满,身体健康。全身心的投入脱贫的工作中,他们是否有痛苦,我想应该有,但他们肯定没时间无聊,也没有“三高”,更不会无事生非。

感到无聊,无非是因为精神陷入了贫乏、理智变得麻木的缘故,需要用酒色、歌舞、毒品和赌博的刺激,这些刺激又偏偏损害健康,进而破坏快乐,失去了幸福感。为了救治无聊,我们一定要发杨朝阳区大妈的防右摆精神,发杨大数据和天眼的信息收集功能,防止无聊者无事生非。

《吕氏春秋·本生》说:——贵富而不知道,适足以为患,不如贫贱。贫贱之致物也难,虽欲过之,奚由?出则以车,入则以辇,务以自佚,命之曰“招蹶之机”。肥肉厚酒,务以自强,命之曰“烂肠之食”。靡曼皓齿,郑卫之音,务以自乐,命之曰“伐性之斧”。三患者,贵富之所致也。

简介——“招蹶之机”,要锻炼身体。“烂肠之食”,不要暴饮暴食。“伐性之斧”,比喻危害身心的事物。这是古人对右摆的忠告,时至今日仍有它的现实意义。现在人们的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都与之有关。所以说,防左摆,更要防右摆,这是人命关天的事情。

什么是幸福的生活?

叔本华说——“幸福的生活并不是去追求钱财充盈,也不是去在乎他人的对我们的评价,这些都是身外之物、身外之名,都不如修行自己的人格来得实在。”

叔本华还说——“保持健康,培养我们的各种能力,显然要比一心聚敛财富的行为更明智。”

要保持健康,就得拒绝一切殚精竭力,无休止的压榨性工作,也要排斥一切短暂性的刺激;要培养能力,就得保证能够拥有闲暇时间——“闲暇,即一个人充分享受自己意识和人格的时间,乃是生存得以休息的产物。”

不用压榨性的工作,又有闲暇的时间,好像我们退体工人最符合条件,不用左摆,又不用右摆是最幸福的中间那短暂的一刻。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人到花甲已黄昏,养老就医成了主题,诗和远方成了奢侈,这幸福确实成了一刻。

要做到不左摆,也不右摆,保持健康,获得闲暇,是我们所需要的生活方式,关键还必须趁早。人道恶盈而好谦,尽可能的保障物质充足,荣辱不惊,同时不断地提升自我人格,并保持到临终那一天,这便是叔本华幸福论的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