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应对办公室里的无聊“挑衅”?练会这4招,让你轻松化解

被人吹捧了、被人揭短了、被人攻击了、陷入冷场了……

职场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却一时不知道怎么应对,过了好半天才反应过来,只能懊悔不已:早干嘛去了!

有什么办法,能够现场就把话接过来,还可以怼回去,最好还要带点幽默感,免得大家难堪,那就完美了。这里我们就用社交心理学的一些方法,来尝试化解各种刁难和尴尬。



一、“顺杆”法

小雯出色完成了一个由自己负责的重大项目,正在高兴的时候,旁边的同事就凑过来说:“我们部门就数你最厉害了,经理马上要奖励你了,快请客!”他故意提高说话的声音,好让办公室的人都听见。

在办公场合,有很多这种听着像是在夸你,其实是让你难堪的情况。总有些好事之徒,喜欢通过“挑事”来体现一下自己的存在感。

如果硬怼回去,会显得自己很不识趣、不大气,但要是不理他,又受不了那种酸酸怪怪的感觉。这时就采用“顺杆法”,先顺着他递过来的杆子,也就是他的意思往前走两步,然后再反过来对付他。

(一)“顺杆”法常用句式

先通过两个例子,来介绍两个句式,让您就能轻松掌握这种技巧:

句式一:“是……然后……”

小雯可以说:“你不要现在说嘛,等经理来了之后再说。”

她的前半句,就顺着杆子爬上去,承认了自己厉害。

第二步是扯出去,“然后呢?”你要等经理来了来说。

句式二:“当然……那是因为……”

小雯可以说:“那是,这个项目是我们部门今年完成得最好的之一了,那还不是有经理的领导,某某的大力参与,还有那谁,上次把项目跑下来,多辛苦啦……”

借这个机会,把在场的同事们都夸一遍,就是不提刚才怼你的那个同事,挖个坑等他自己跳进来。

这种方法也是先爬上去,然后找一个理由,把事情扯到另一端去,改变问题的性质。本来这个同事是针对你的,他如果还想再把话接下去,就是针对整个部门了。



(二)“顺杆”法使用技巧

“顺杆”法分两步走:

第一步先顺着往上爬,顺得越夸张,越“厚颜无耻”,效果越好。

走这一步的目的:一是让对方放松警惕,以为我方已被屈服,为下一步反击做好准备。

二是可以给自己留出一两秒钟的反应时间,这个时间窗口越大,自己的反应越快,就能把话题扯到更大的范围去。

第二步转折,扭过头来指向对方。

当然,为了避免发生冲突,不需要直接针对他,上面的两个例子分别用了经理和同事,也就是借助其他人来压制住对方,让他偷鸡不成反蚀把米。



二、“装傻”法

懂得装傻的人,往往更明白为人处世的智慧,能够更游刃有余的处理各种人际关系。

从社交心理学角度看,在适当的环境中装傻,是一种高超的社交技巧,更是一种智慧的生活方式。

职场中,很多事情采取争吵、解释、抱怨,以及说服对方的方法都是无效的,只会唤醒自己的负面情绪,使状况变得越来越糟。

懂得适当装傻,则是一种包容的表现。那些善于装傻的人,他们的社交柔韧度更高,看待问题的眼光也更长远,是一种相当智慧的生活方式。

(一)“装傻”法的几个例子

当对方有意刁难你的时候,不去管对方真实的意图,装作听不懂,而是把注意力放到对方话语中的个别文字上,去歪解、扭曲这些字的意思,来转移大家注意点,产生意料之外的效果。

例子一:同事对小雯说“你这么幽默,是天生的吧。”

不去管他是怎么夸你、为什么夸你,你就抓住他句子中“天生”这个词做文章。

小雯可以回他:“不不不,是我妈生的。”

例子二:有一次,同事看见小雯在路边摊吃饭,就说:“你怎么在路边吃?”

小雯就可以回答:“不在路边吃,难道在路中间吃吗?”

例子三:同事问小雯:“你是不是背着我去见客户了?”

小雯回答:“我背不动你。”

例子四:同事对小雯说:“你手机换得勤,现在可以去买5G了。”

“我只有春夏秋冬四季。”谐音,也是“装傻”法中较常用的一种。

以上的例子,都是小雯没有去理会同事问话背后真正的目的,也没有给出他想要的答案,而是装傻充楞,抓住话中的“天生”、“路边”、 “背”、“季”这几个字,信口胡诌一番,反而能噎住对方,让他无言以对。



(二)“装傻”法使用技巧

“装傻”不是“真傻”,在对话的过程中,难在如何抓住可以利用的词语。这里有两个方法:

一是抓住对方话语里的实词,特别是名词和动词。二是抓住对方的逻辑重音。

因为这些词的关注度更高,一方面你自己比较好抓,另一方面也更能引起其他人的注意,从而产生更好的反击效果。


三、“反弹”法

同事们一起去逛街,路过一家服装店的时候,里面的服务员送了小雯一朵花。

有个同事明知道这是店里在搞活动,却来了一句:“这是不是你家亲戚呀,特意在这里安排好了的?”

有些人很会没事找事,强人所难,看人出丑,你要是跟他就事论事,就会很被动;要是不去理他,又会被他当成话题到处宣扬。

这时就可以反弹回去:“是啊,你送我花,我也认你做孙子。”

(一)“反弹”法的核心是抓逻辑

反弹就是把你的问题,转化成他的问题,弹回去。本来想让大家看你笑话的,变成他自己的笑话,从而破解尴尬局面。

“反弹”法,其实是前面“装傻”法的一个升级版。“装傻”法是抓住的是对方话语中的字和词;而“反弹”法要抓住的是对方话里的某个逻辑。



(二)“反弹”法使用技巧

“反弹”法也分两步走:

一是抓住逻辑点。比如例子中小雯抓“你家亲戚”这个逻辑点,然后把对方放到这个逻辑中,就变成了:“如果你是我的亲戚”。

二是进行延伸。将这个逻辑延伸出去,要实现反弹的效果,一般会往贬义的方向延伸。

比较常见的是伦理梗,在例子中,小雯把对方当成小辈,就产生了很好的反应效果。如果常听德云社的相声,你就会知道为什么用伦理梗能起到很好的娱乐效果。


四、“自嘲”法

自嘲,既是一种言语策略,更是一种高级、自信、幽默的交际手段。

从处世策略来看,这是一种以退为进,以屈为伸的方法;而从战术上看,表面上是嘲笑自己、否定自己,而实际上是在保护自己,释放自己。

(一)“自嘲”法的两种方式

自嘲可以分为“对自己”和“对他人”两种方式:

一是佯攻自己

先对自己进行攻击,一方面可以减轻或者免受他人攻击带来的更大伤害;另一方面,可以转移大家的注意力,来掩饰自己不想被攻击点,以及由此引发的悲伤、失望、后悔等负面情绪。

比如:小雯在办公室里,在众目睽睽下,摔了一跤。最尴尬的事莫过于此了。

她立即站起来,拍拍身上的灰尘:“唉,漂亮的女人,也会拜倒在别人面前。”

在别人取笑她之前,先进行了自我攻击,把“摔跤”转化为“拜倒”,把大家的注意力放到了“拜别人”这个表述上,而忽略了她摔倒的这个尴尬场面,维护了形象,还提升了自尊。

二是成人之美

我们并不一定始终压过对方一头,很多时候可以放低身段,抬高对方,让对方舒心的同时,也能让自己心情愉悦。

同事不小心踩到了小雯的新皮鞋,对方赶紧道歉。小雯说:“没关系,我正准备擦鞋呢。”

给对方一个台阶,消除他的内疚和自责,同时也体现了自己的风度。



(二)“自嘲”法使用技巧

自嘲的重点是采取适当的方式放低自我,也就是先给自己一个台阶,随时准备往下走,这个台阶就是“人设”。因此,使用“自嘲”法的前提就是先设立自己的负面人设。

能够驾驭“自嘲”的人,一般可以事先准备两到三个人设。立“人设”有两个小技巧:

一是自嘲的人设基本是负面的,这样才能起到自嘲的效果,否则就是自夸。

二是从你最直观的形象,你的个人经历,你的身份角色,别人给你取的绰号等方面去找人设灵感,你的人设越独特,就会显得越有个性。

比如:苦逼的创业者、想飞翔的胖纸、没钱的穷人、愤怒的带娃妈、聪明的地中海发型拥有者等等。

同事看见胡小雯在吃零售,就说:“还吃,赶紧减肥去。”

胡小雯回答:“我不减肥,不然别人还觉得我丑是因为我胖。”

勇敢地承认自己矮、胖、穷、丑,而且还用积极的态度表达出来,你的自信足以镇住对方。


总结一下:

在与身边人接触的过程中,如果处于劣势,不必着急,也无需逃避。

你可以顺着对方的气势,把拳收回去,再打出去,这就是“顺杆”法。

也可以抓点他话语中的字眼,胡搅蛮缠一番,就像给挠他痒痒,乱他方寸,这就是“装傻”法。

也可以抓住他的逻辑要点,直击要害,这就是“反弹”法。

还可以以退为进,以屈求伸,使用“自嘲”法,让尴尬化之于无形。

这些方法,既可以让对方自食其果,无法反击,又能让自己站稳阵脚,体现幽默感、高自尊和高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