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节气:这样调养更健康

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个节气,起始于每年公历11月22日或23日,太阳到达黄经240°。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



我国古代将小雪分为三候:

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三候闭塞而成冬。


历书记载:“斗指己,斯时天已积阴,寒未深而雪未大,故名小雪。”是说这个时期的寒气尚未达到顶点,而小雪则成了寒气开始全面出击的标志。

在此时节,黄河以北地区已到了北风吹、雪花飘的孟冬,虽然雪量有限,但还是提示我们到了御寒保暖的季节,饮食起居运动都应注意了。


▏起居:“养藏”阳气▕

冬季阳气潜藏,阴气盛极,万物活动趋向休止,因此小雪节气后的起居调养切记“养藏”阳气,要为第二年春天做准备。

1、早睡晚起:要适当早睡,但不宜起得太早,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

2、注意衣着:太厚太薄都不好,衣着过少过薄、室温过低,耗阳气易感冒;反之,衣着过多过厚,室温过高则腠理开泄,阳气不得潜藏,寒邪易于侵入。建议外出时,体质弱的人最好穿高领而且护腰的服装。

3、注意脚部的保暖,坚持用温热水洗脚、按摩和刺激双脚穴位,以促进血液循环。每天坚持步行半小时以上,做好御寒保暖,防止感冒发生。

4、天冷也要注意通风。人在安静状态下每小时呼出的二氧化碳就有20多升,所以要经常开窗换气。


▏饮食:滋阴潜阳▕

小雪节气饮食对正常人来说,应当遵循“秋冬养阴”,“无扰乎阳”的原则,既不宜生冷,也不宜燥热,最宜食用滋阴潜阳、能量较高的食材。具体地说,这个季节宜吃温补性食物和益肾食品。

如果过量吃油腻食物,往往会产生内热,出现痤疮、烦躁和便秘等症状,具备患流感的内部环境。而辛辣食物又可加重内热,稍不注意外感风寒即可患上流感。

蔬菜水果及黑色食物要多吃,如大白菜、萝卜、菠菜、黑木耳、黑米、黑芝麻及苹果、梨等,以补养肾气、润肺生津、抵抗寒冷。如每天喝梨水就可以防止天气干燥导致的口干、咽干,又能润肺止咳,还可以煮萝卜水饮用(最好是白萝卜),可以宽肠理气、清热利尿,也可以促进消化防流感。


▏情绪:保持乐观▕

小雪节气的前后,由于夜间时间越来越长,白天时间越来越短,阳气潜藏,阴气渐盛,气温降低,天气时常阴冷晦暗,再加上树叶凋零,寒风瑟瑟,人们的心情很容易受到影响,引起心理上的一些感伤,尤其是一些老年人和慢性疾病患者,甚至会导致抑郁症状的发生。此时应调节自己的心态,注意精神的调养,保持乐观,节喜制怒,多听听音乐,让美妙的旋律为生活增添乐趣,同时,要多参加娱乐活动,多晒太阳,以激起对生活的热情和向往。


▏运动:轻松适度▕

小雪节气前后是季节性感冒的高发期,加强锻炼可增强免疫力,有效预防感冒。

此外,小雪节气通过体育运动,冠状动脉的血流量明显增加,从而保证大脑、心脏等重要器官的血氧供应,使人精力充沛。运动还能减轻因植物神经功能失调而引起的紧张、焦虑、抑郁等状态。

但锻炼时间最好选择在空气新鲜、较为暖和的地方进行,应以散步、慢跑、太极拳、广播操为好,不宜做过分剧烈的活动,若运动过激大汗淋漓,汗泄太多,反易受凉,不但伤阴气,也宜损阳气,所以不宜出汗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