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主席建议取消公积金或将影响1.44亿人,北大刘教授 “别扯淡了”

黄奇帆再出惊人之语直接对线1.44亿人,“一金”政策要取消?

“住房公积金存在的意义已经不大,将之取消可为企业和职工直接降低12%的成本。”——黄奇帆.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对经济发展和制造业复工的几点建议》一文中提出关于疫情期间陆续复工与后续影响处理上的建议中,其中一条引起轩然大波,以下为原文:

“住房公积金制度是1990年代初从新加坡学来的,现在我国房地产早已市场化,商业银行已经成为提供房贷的主体,住房公积金存在的意义已经不大,将之取消可为企业和职工直接降低12%的成本。”

黄奇帆对于住房公积金的建议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住房公积金作为我国房地产经济构成的一部分已经实行30年,如今著名人物首先表示废除此项政策,外界对于这项建议支持有之,不支持也有之。

住房公积金为什么不能取消?

取消公积金的建议因为断定性注定迎来强烈的反驳,其中北大金融学l刘俏和张峥两位教授以个人的名义随即发表的署名文章《我们为什么反对“取消企业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政策建议?》一文中通过反驳企业负担、反驳收入与消费影响、反驳存在意义等方面,由结果推论得出“住房公积金”不得取消。文中对于公积金的影响持正面看法,对不能取消进行了较为严谨的例举:

1.公积金并不由企业成本影响,而是劳动市场的选择,它并不为企业带来直接的成本影响,却会影响职工的薪酬福利与求职决策,是一个多元统一的市场观念而不仅仅是一个政策。

2.住房公积金并不能降低企业负担,2018 年住房公积金实缴单位为291.59 万,只占近四千万大中小微企业的7%,客观上并不存在取消公积金就能降低企业负担的概念。反而取消公积金是对职工薪酬的压缩,对从业者而言就是薪酬减少。

3.住房公积金是对商业贷款的良性补充,在中低收入人群中占据着重要的薪酬占比,其低廉的利息是现今房地产市场许多人能贷款买房的重要依仗,在职业薪酬的结构中公积金是不交税并且占据极大比重的一笔收入,这在不同地区重要性差别极远,如果只考虑几个城市而进行取消,一刀切的负面影响将不可预料。

刘俏和张峥两位教授并非只反对而不解决,他们的这篇文章除了举证逐条反对外还对住房公积金的改革提出改善型意见,他们认为对于公积金政策的处理上应该讨论如何去完善而不是是否取消。

刘俏

黄奇帆为什么会建议取消公积金呢?

如果了解黄主席对于中国疫情经济下的分析或许能了解一二。黄奇帆在疫情期间对于中国产业链经济持巨大的肯定态度,认为中国产业链集群将居于上流。

所以黄奇帆建议取消公积金的建议一定建立在中国房地产市场市场化的现状之上,即房地产市场逐渐摆脱“投资品”的身份回归10年甚至05年之前的状态,这种状态会引起两个变动:1.房价逐渐平民化,高端房产脱离普通房产;2.商业贷款逐渐降低并且最终固定在某个值。

注意公积金是一定与“房地产经济为主体”这一概念是绑定的,公积金本质上并不是直接可动用资金,它是与目前节节攀升的商业贷款形成对比的,所以公积金的价值才会得到人们的认可,现目前这种价值是不可替代的。而如果情况有变,或许取消公积金是一个可以讨论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