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官场、生意场“送礼”背后的逻辑

上周末回了趟老家,茶余饭后和家人们聊到官场反腐的问题,最终聚焦到“送礼”的上。

我们知道,如今大虎小蝇的落马,无外乎都栽在送礼、受礼上;送礼对于中国人来说也算是一个习俗和传统;

但对于职场、官场、生意场,其背后却多了一些难以明言的味道。

中国是个礼仪之邦。礼,乞福也。仁义礼智信;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

送礼这档子事在中国应该永远不会绝迹。送礼也是一门大学问。

给人送礼,不完全是钱权交易这么简单,往往就是一种质押。

很多威严的上级可能并不在乎礼大礼小、在乎礼本身,而是关注送礼人的忠诚度、可信度。

在这个意义上,送礼成为宣誓效忠的手段,是一种仪式,是把自己资本抵押给决定自己命运的人的一种形式。

《战国策》记载,赵太后被老臣说服将最小的儿子长安君作为人质抵押在齐国,齐君才肯发兵攻秦救赵。

这是春秋战国时代普遍流行的把儿子抵押给强国,然后请求出兵为自己解围的典型例子。

在一个错综复杂的政治局面下,送礼往往代表一个人的政治倾向性。

试想一想,一个倾其所有给某人送厚礼的人,他会反对这个人吗?

通过这么一送,至少从形式上,他们的利益已经结合在了一起。

他的忠诚和他的投资联系在了一起。他一般不会冒政治和经济的双重风险去攻击某人。

有一种礼不是货币财富表现的物态,而是一种精神、意识的东西,是赞美、颂扬、奉承和无条件的迎合。

这是领导者都喜欢的礼物。

除了他们养尊处优的习惯之外,还有作为领导者所处决策地位使然的因素:

领导者需要下级的反映来验证自己真实的形象、决策的正确与否、自己的影响力等等。

这种礼物特别有利于增强领导者的自信心和满足感、成就感。

对领导者大的决策之后的批评是绝对愚蠢的。

因为从一定意义上说,这是对领导者智慧、能力、作风的全盘否定。

已经形成的决策覆水难收,特别是有些大的决策失误,作为决策者是负不起这个责任的。

领导者的威信、前途、政绩全在这里。所以经常听到斩钉截铁地说“错了也得执行”这样的话。

选择礼物主要是投人所好。

一般情况下,礼物并不在于是否值钱,而在于其独特、个性、体现对方的个人偏好,表明自己关注、熟悉和尊重对方。

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功不可没的法兰西送一尊自由女神的雕像。

年轻的美国把她树立在最中心的地方,成为纽约一景和美国的标志性建筑。

刚刚开放的中国和美国交往。美国政府送给中国政府的是阿波罗号从月球上带回的石块。

这个特殊的礼物意味深长:除了表明美国科技的发达,至少还表明和平发展共建未来的意思、超越复杂的历史和过去的意思、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的意思等等。

当礼物的选择变成越贵重越好时,一切都简单明了……

--- end---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能对你们有帮助哦!

关注公众号“韩老师说财商”免费获得更多财商知识,以及生活中遇到的关于赚钱、花钱、存钱、钱生钱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