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议:家长学会教育变革,转换思路,从“填鸭式”变成“个体式”

随着现在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时代正在朝着之前根本不敢想象的速度向前发展,不过在教育孩子的方向上,却一直没有发什么太大的改变。

互联网巨头马云曾经表示:未来是一个机器和科技的时代,机器人会比人类更加的聪明、方便,甚至还不需要休息,如果不重视培养孩子的个性和特色,在以后的时代中很容易被机器人所替代。

这就是技术变革所产生的化学反应,因此教育的变革也会被提到字面上来。

未来的教育并不是只教育孩子知识,会把重点放在“育”上面,这点也是我们现在教育孩子中最欠缺的,

孩子不应该只是学习的机器,应该培育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孩子永远自己的想法,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战胜未来的科技,而不是成为科技的附属品。

“填鸭式”教育,让孩子脱离现实

有些父母,怕自己的孩子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于是使用“填鸭式”教育,让孩子幻想考上好大学后的生活。

但是,这种行为和做

“白日梦”又有什么区别呢?让孩子幻想以后的生活,让孩子沉迷在“没有”的喜悦中,这样对孩子真的好吗?

这种“填鸭式”教育就像之前富士康一样,最开始的时候,富士康选择走简单代工路线,慢慢产生了自由品牌的想法,可是到最后却处境难堪。

“填鸭式”教育一直存在孩子的世界里,不仅父母对孩子使用这种教育方式,就连有些老师也会对孩子采用这种教育方式。可是最后看的并不是孩子的想法,而是实实在在的考试成绩,当孩子被灌输了此类思想时,最后很有可能变成一个“努力的废物”。

“填鸭式”教育对孩子有好处吗?

换一种方法来说“填鸭式教育”,其实就是给孩子在灌输思想钢印,让他们可以通过简单想象,来得到标准的结果。

思想钢印是《三体》小说中提出来的,大致的意思是:当某个信息进入大脑,通过刺激神经元网络的某一部分,能使大脑不经过思考就做出判断,相信此信息就是真的。

1)“填鸭式”会让孩子兴趣低下,成为学习的机器

当孩子短时间里被灌输太多的新知识,会让他难以接受,只能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吸收,这样吸收的知识,并不会归自己所用,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最后消磨殆尽。

当孩子被动接受知识时,会弱化了他们的思维和理解能力,因为这些知识全部都是靠死记硬背的方式,自己还没有完全被消化。

在孩子成长的黄金期中,放弃了他们的“思维能力”,而是选择用记忆,强行把知识灌输到头脑中,慢慢的孩子会变成一个类似于流水线的学习机器一样,等孩子的学习方式一定固定时,他们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以及慢慢退化。

2)“填鸭式”的学习很难让孩子做出改变

“填鸭式”学习也是有一定好处的,就是这种学习方式可以让孩子快速的学习知识,可以运用到应对考试当中。但是,“填鸭式”的学习方式,是为了完成所去完成,孩子根本没有时间去吸收和思考。

就像喂鸭子一样,为了让鸭子快速增肥,有些农民会将饲料直接放入到鸭子的嘴中,这样吃食物鸭子能吃出味道吗?其实,“填鸭式”的学习和喂鸭子是一样的,当孩子用这个方式去学习时,他们只是为了达成目的去学习的,并没有真正的吸收知识。

学会教育变革,转换思路,从“填鸭式”变成“个体式”

“填鸭式”的教育是不适合未来时代的,家长要及时的帮助孩子转变思路,从“填鸭式”变成“个体式”。

《爱、金钱和孩子:育儿经济学》里讲了一个很现实的观点:父母其实都知道各种教育方式的利弊,可是他们进行选择时,总会认为自己选的是最对的。

从这点上可以看出,父母们总会认为自己选择的是最对的,从来也没有思考过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适合孩子。

“填鸭式”教育适合在几十年前的时代,当时的时代更父母“填鸭式”的教育和学习,可是现在的时代早已经不适合这种方式。孩子是在为未来服务,而并不是为当下服务的。

孩子们接受教育,功不在当下,而应当看未来,因而提前调整脚步才最为重要。

华为的模式是成功的案例

华为相信大家都已经很了解了,它已经成为世界都家喻户晓的品牌,而华为早已经告别了“填鸭式”的工作。

也许一开始,这些风险性高的投资相比富士康稳妥的赚钱模式,并不被人看好,但它真的走出自己的路来了。

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创造力,为什么身为父母的你还要去抹灭他的创造力呢?非得让他成为一个普通的孩子吗?

有些家庭的孩子适合“填鸭式”的教育,但是有些孩子很适合“个体式”的教育,父母不要用自己的想法强行的去控制孩子,应该先去了解孩子,看看他们自己的状态,到底适合哪种教育方式。

父母要记住一点“任何一种极端的教育方式,最终都会迎来失败”。

“个体式”教育如何去做?

“因材施教”这个词相信家长们已经听过无数次了,但是真正能做到这个词的父母却微乎及微。

简单点来讲,最好的教育方式,并不是让孩子学习成绩如何如何的高,而是教会孩子怎么做人,让孩子成为他们的自己,并不去模仿任何人,家长也不要因为自己的想法去破坏孩子的好奇心和创造力。

家长不要一味认准孩子的学习成绩,毕竟学习这件事是需要一定过程的,只要在这个过程中坚持下来,成绩不会太差的。

马云曾经说过“情商高的孩子,往往比较淘气,但是学习成绩不会太好,学习成绩好的孩子又太千篇一律了,一个班级中最有可能成功的孩子,应该是在第十名左右。”

说到底,说本上的内容是死的,而父母教育的方式是活的,不要按一个方式去教育孩子,因为父母认为对的方式,不一定适用于自己家的孩子。

当你成为一个有远见的父母,不用“填鸭式”教育去培养孩子,相信你的孩子一定会快乐的成长,而且还会按照最好的方向去努力的。

寄语

孩子的成长,并不是用学习成绩来评价的,一个学习好的孩子,并不能代表以后,而一个学习不好的孩子,也不能说明他的未来一定是不好的,父母一定要选对教育方式,这样才会培养出最满意的孩子。

提议:希望各位家长可以学会教育变革,转换一下固有的思路,从“填鸭式”变成“个体式”,培养一个契合未来社会的孩子才是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