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公佈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收費標準 180元

如今,已有多個地方公示了自費核酸檢測項目,但價格相差較大。比如河南納入醫保支付政策,每次65元;哈爾濱有醫院收費為270元/人次;深圳核酸檢測價格約160元;近日,天津也公佈核酸檢測收費標準!



1 天津價格標準+醫保政策公佈

新冠病毒核酸檢測 180元/人份

冠狀病毒抗體測定 60元/項

在支付範圍內的人群 檢測費用醫保全額報銷

4月14日,天津市醫保局、天津市衛健委公佈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等醫療服務項目臨時價格政策。同時,市醫保局公佈了相關醫保政策,在支付範圍內的人群醫保全額報銷。該政策自發文之日起執行,至疫情結束終止。


醫保支付範圍

醫保支付範圍限定為: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關於進一步鞏固成果提高醫療機構新冠肺炎防控和救治能力的通知》(聯防聯控機制綜發[2020]141號)規定的診治人員。

《關於進一步鞏固成果提高醫療機構新冠肺炎防控和救治能力的通知》明確:

經問診、體格檢查等不能除外新冠病毒感染的,應當進行核酸檢測等相關檢查,進一步排除新冠病毒感染。


對發熱門診就診患者和門急診高度懷疑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要及時進行核酸檢測,實行應檢盡檢。


鼓勵醫療機構根據所在地區疫情防控響應級別、風險等級,以及入院患者的旅居史等特點,採取適當方式在患者入院前完成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篩查,及時發現新冠病毒感染者。



普通人沒必要做核酸檢測

4月15日,在天津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19場新聞發佈會上,天津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顧清表示,核酸檢測是醫療診斷行為,不是消費行為,希望有病例持續傳播地區旅居史的人員主動進行病毒核酸檢測,普通人沒有必要做核酸檢測。


2 核酸檢測各地價格差異大


武漢“解封”後,北京、浙江、深圳等地均要求,對從武漢來的人員做核酸檢測。

4月10日,武漢公佈了53家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機構名單。團體或個人根據需求可自行前往相關醫院進行健康體檢。願檢人群檢測費用由個人承擔,醫療機構按相關醫保項目標準:核酸檢測260元/次,血清學檢測項目90元/項*2項開展檢測。

4月8日,湖北襄陽也表示,隨著復工復產掀起熱潮,襄陽市民返回外地,可能需要向當地提供核酸檢測結果。也有一些市民擔心自己是無症狀感染者,也希望進行檢測。為了滿足市民的需求,目前,襄陽市市區三家三甲醫院已開始向市民提供核酸檢測服務,價格均為270元每人次。



在部分地區,目前已將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納入醫保支付。


近日,河南省醫療保障局、河南省衛健委下發通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臨時新增“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等3個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納入河南省醫療服務價格A類項目管理,並明確了醫保支付政策,為甲類。同時規定,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在省市縣醫療機構服務價格為每次65元,新型冠狀病毒抗體測定(含lgG、lgM抗體,化學發光法)每次25元。


4月15日,遼寧官方宣佈,在公立醫療機構臨時設立“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和“血清新型冠狀病毒抗體檢測”醫療服務項目,並確定了價格標準。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項目單項最高限價為60元,血清新型冠狀病毒抗體檢測項目單項最高限價為30元。



據黑龍江日報報道,4月15日起,哈爾濱南崗區人民醫院作為定點檢測醫療機構,面向社會提供核酸檢測、抗體檢測服務,費用自理。收費標準為新冠肺炎核酸檢測270元/人次,新冠肺炎血清特異性抗體檢測100元/人次。


據澎湃新聞報道,上海市鼓勵和支持企事業單位,根據復工復產需要,對來自部分地區新到崗(返崗)員工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黃浦區中西醫結合醫院副院長宋海萍表示,目前

黃浦區核算檢測定價在100元/人次,檢測結果在24小時以內出來。


4月2日,廣東東莞在全省率先制定了公立醫療機構新冠病毒抗體檢測項目價格單項檢測70元,同時檢測igG和igM兩項則為140元。


廣東佛山,明確了公立醫療機構開展新冠病毒抗體檢測項目的政府定價為65元,同時做IgG、IgM兩項檢測的定價為97.5元。


深圳多家醫療機構可以為無新冠症狀、無流行病學史的普通市民進行自費核酸檢測。核酸檢測價格約160元


據第一財經日報,各省市不完全相同的原因在於,診斷試劑採購的廠家不同,有國內產品也有國外產品,並沒有統一的價格。國家層面之前的政策是針對確診患者,未來個人檢測需求在增加,檢測的價格以及醫保報銷政策需要進一步明確。



3 兩種檢測方法的差別


從各地政策可以看出,新冠病毒檢測既有核酸檢測也有血清學檢測,兩者有何區別?


核酸檢測的取樣方法既不需要開刀也不需要打針,只要“輕輕一抹”。


到了發熱門診或者是相應的檢查室,醫生會讓病人張開嘴,用一個像棉籤一樣的拭子去擦拭扁桃體和咽隱窩附近的分泌物,也可以通過鼻腔取鼻咽後部的分泌物,然後放到試管裡面,再交給檢驗科去做相應的病毒核酸的檢查。


血清學檢測則是對核酸檢測的一個補充。


3月3日,國家衛健委官網發佈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以下簡稱“第七版”)中,在原有核酸檢測和測序基礎上,增加了血清學檢測的診斷標準:即“血清新型冠狀病毒特異性IgM抗體和IgG抗體陽性”或“血清新型冠狀病毒特異性IgG抗體由陰性轉為陽性或恢復期較急性期4倍及以上升高”也可確診。


其中,IgM抗體陽性是早期感染的輔助診斷依據。IgM抗體約在感染後5~7 天產生,維持時間短,消失快。IgM抗體陽性,可判斷早期感染,有利於早發現、早治療。


IgG抗體陽性,表示已經曾感染過新冠病毒,已產生抗體。IgG抗體在感染後10~15 天產生,可在血液循環中保持較長時間存在。IgG抗體陽性就是已經產生抵抗力了。


可以說,IgM是近期感染的標誌,而IgG是既往感染的標誌。通過檢測IgM和IgG,不僅可以鑑別人體是否感染,還能判斷出患者是近期感染還是既往感染。


相對於核酸檢測,IgM檢測方法最大的優勢在於:操作更為簡單、快捷,也無需藉助任何儀器設備,方便許多基層醫療機構使用,這對基層的篩查工作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而且樣本來源於血液(血清、血漿、全血均可),極大程度上避免了核酸檢測採樣時呼吸道樣本對醫護人員暴露的風險。


那麼,您是怎麼看待呢?

您認為普通人要不要做新冠核酸檢測?

關於酸檢測收費標準您能接受嗎?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秀出您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