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那苦涩的10年…………

海南老照片 图/网络

如果将1988年以来海南经济增速串联起来,可以清晰地看出,1992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那一年,邓小平发表南巡讲话;那一年,中央提出加快住房制度改革步伐;那一年,海南GDP增长41.5%,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25%;那一年,“要挣钱、到海南,要发财、炒楼花”悄然流传……投机者蜂拥而至,搞批文买地,650万人的海南岛上遍布两万多家房地产公司,房价高达7500元/平方米,海南房地产发展严重畸形。1993年,房地产泡沫破灭,昙花一现的“辉煌”终结,留下的是1600多万平方米的“烂尾楼”和18834公顷闲置土地,随后海南进入长达十年之久的调整期,直到2002年左右国际旅游岛概念萌芽,海南才逐步回归人们的视野。

这十年,之于全国,是经济高速发展的十年,全国GDP年均增长9.8%,珠三角如日中天,长三角方兴未艾,环渤海呼之欲出;之于广东,是经济迅猛发展的十年,GDP年均增长13.5%,腾笼换鸟,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之于上海,则是改革开放后经济再次起飞的十年,GDP年均增长12.3%,浦东开放开发如火如荼,国际金融中心雏形已现;之于同为经济特区的深圳,乃是黄金十年,GDP年均增长19.4%,经济特区由开创阶段进入增创新优势阶段;而之于全国最年轻的省份、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南,则是错失发展机遇的十年,是消化冒进苦果的十年,是痛定思痛迷茫的十年。

十年之鉴,让我们意识到发展要靠日积月累而非一夜暴富。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建省初期的海南,一穷二白、基础薄弱,脱离实体经济的房地产一哄而起,炒房客一涌而上,带来一时虚假的繁荣。随之是经济增长的“断崖式”下跌,从1992年的41.5%降至1995年的3.8%,从波峰到谷底,大起大落,短短几年浓缩了许多国家和地区几十年甚至是一个世纪才得以经历的机遇、矛盾与冲突。“一夜暴富”的惨痛教训告诉我们,没有年复一年、月复一月、日复一日的积累,经济社会发展绝对不会有质的变化,慢不可怕,怕的是大起大落的经济“硬着陆”。

十年之鉴,让我们意识到发展要靠实体产业支撑而非空心的房地产。一个地区的发展,靠的是产业的培育,没有产业支撑的增长都是空谈。1992年,海口市在建人均住房面积已达50多平方米,而同期北京人均住房面积才7平方米,正处于打基础阶段的海南人均住房面积竟是北京的7倍之多,这种严重脱离经济发展规律的房地产繁荣假象,如空中楼阁,必不持久。随之而来的那场泡沫告诉我们,单纯的房地产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脱离生产性产业发展的基础、缺乏生产性产业经济支撑的空心房地产,旅游也好,工业也罢,我们需要培育生产性、有持续税源、对海南发展具有长远影响的重点支柱产业,实现经济社会的稳步强健发展,而非“上蹿下跳”式的起起伏伏。

十年之鉴,让我们意识到发展要靠实实在在的投资而非急功近利的投机。房地产泡沫留给我们的,是浮躁的投机心态,是“空手套白狼”“一夜成为百万富翁”的侥幸心理,是热衷于投机性的短期炒作,真正的投资已荡然无存。之后十年(1993—2002)全省累计完成投资1959.45亿元,不及2017年投资额的一半,“九五”期间全省投资甚至出现负增长,5年年均增长-1%。惨痛的数据让我们更加强烈地意识到,投机不仅危害当下发展,且后患无穷,投资才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源动力,抓经济建设、抓社会发展就要抓能长远造福社会、造福人民的一个个具体的投资项目。

十年之鉴,让我们意识到发展要靠全面系统地改革而非个别领域“突飞冒进”。特区的生命在于改革,特区的使命也在于改革。海南历来就是全国改革开放的重点区域,却因浮躁冒进,急于将中央赋予的优惠政策转化为真金白银,出现了轰动全国的走私汽车风波;股份制改革因缺乏基础和经验而出现很多不规范问题,“琼民源”成为我国证券市场最严重的欺诈案件之一。惨痛的教训告诉我们,改革不是“突飞冒进”,不能一蹴而就,必须立足实际,深刻领会并准确把握中央政策意图,加强地方改革的顶层设计,加强各项改革关联性、系统性、可行性研究,从制度、决策等层面规划好改革路线图,四梁八柱统筹推进,真正激发经济和社会的活力。

注: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南海一粟”,该文发表于4月8日,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