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乡镇生活一辈子是怎样的一种体会?

深夜的虫叫


有些怀念在失去后发酵

小时候我也生活在乡村,每天早晨被公鸡喔喔喔的打鸣声叫醒,那时候觉得公鸡真是很讨厌啊,总是扰人清梦。当远离了乡村,却怀念起那最原始的报晓方式,冷冰冰的闹钟只会忠于职守准时准点地制造噪音,惊醒后梦里的那一点点美好也荡然无存,它远没有那雄赳赳气昂昂的大公鸡可爱。那时候再怎么想吃鸡肉也没舍得杀了那只公鸡,而闹钟已经不知道被摔坏多少个了。

身在乡村时总是渴望着外面的世界,总觉得外面天高地阔美不胜收,如果不出去闯一闯这一辈子算是白活了。等真的离开了,剩下的却只是无尽的思念。

高楼大厦很美,可是左邻右舍真的只是陌生人,一个小区住了好几年,认识的人却没几个,好怀念小时候一个胡同横着走,吃完这家吃那家的热闹日子啊。远亲不如近邻的温暖,现在似乎也只能回到乡村才能感受到了。

以前对“泼妇骂街”这种行为真的是深恶痛绝,觉得乡下人的素质真是低的可怜,大事大事都要闹,喋喋不休,不依不饶。可现在我却觉得那也是真性情吧,有什么不满不藏着掖着,直接发泄出来,大家七嘴八舌的闹一闹也就过去了,日子照过,感情也没变,因为没有人会真的把这些放在心上。

现在我多么想拥有泼妇骂街的勇气啊,可是我不敢,很多委屈很多不甘只能压在心里,生生把自己压得喘不过气。好不容易逮到一个知心朋友念叨几句,可没几天就成了天下皆知的秘密,不知道其中有没有被篡改过的内容,但至少会添油加醋的,因为好多人看我的眼神充满恶意,听到的话也让人脊背发麻。在城市里生活真的需要具备这样一个本事,就是装聋作哑,要不然真的会得抑郁症,分分钟的想自杀。

天天面对着青山绿水的时候怎么也不觉得美,逍遥自在的日子过多了,就喜欢没事找事让自己累,仿佛这样才能证明有所作为。现在可好,每天呼吸着被污染的空气,吃着被各种激素荼毒过的水果蔬菜,挤着公车朝九晚五卯足了劲儿苦哈哈的工作,硬着头皮挤出笑脸和形形色色的人说着各种言不由衷的话,每一天都在逢场作戏……很累,真的很累,可是却没什么存在感,依然碌碌无为。

早知道是这样,我还是更愿意在田园中度过平淡的一生,起码内心不会如此荒凉。

还是乡村田园好啊,天空湛蓝悠远,空气永远新鲜。一朵花,一棵草都是美景,听蛙叫,听雀鸣都是消遣,挖野菜,摘野果都是情趣。生活在城市里是没有机会这样亲近自然的,城市里的自然本就是另一种概念,早就失去了原滋原味。

屋前种树,院里养花,墙边再搭个葡萄架。养猫,养狗,再养一群小鸡小鸭,这样充满生气的日子也只能在乡村才有可能实现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虽然辛苦,但更多的是满足。没有了奢求自然就不会有算计,日子就这样一天天浅浅淡淡的过去,很舒服,很安逸。或许这也是很多人想要落叶归根或者宁可花大价钱去乡村养老的原因之一吧。

城市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熙熙攘攘,总是少了那么一种恬静的美。霓虹闪烁下人影绰绰,却猜不出心情究竟是寂寞还是快乐。

城市向往乡镇的宁静,乡镇羡慕城市的繁华,宁静的背后是淳朴,繁华的背后是冷漠。

一辈子那么长,若能生活在青山绿水间,远离城市的喧嚣与纷纷扰扰,那是莫大的享受。

如果能够选择,我还真的想在乡村生活一辈子,返璞归真才能身轻松,心自由。


洛薰


用我的诗歌代表我的体会可以吗?

山村复苏

春雷炸响的时候,整个大地猛然苏醒

出门务工的游子们早已离开那座山村

刻在老家路旁古树上的名字

已经长大,深深地刻在心里

绵绵细雨落下的土地,滋润,沁香

炊烟袅袅陆续升起

雨丝却怎也无法将它们扯断

老父老母佝偻着身躯端起那碗玉米糁汤

“呲溜”一口,引来了几只小猫和小狗

桃花纷纷落下的地方,总有一个桃子在成长

孕育生命,也是一种期望

泥泞的小路上,深深浅浅的脚印

一瘸一拐地走向远方

春雨停下的时候,新的一年

或许会有更大的收获和希望

只是,那片土地上

越来越少了熟悉的牛和羊





木子李银波


在乡镇生活,是一种诗意的生活。早上听着鸟鸣从睡梦中醒来,推开窗子,满眼的绿意,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打开美好的一天。

乡镇有些不同于城市的节奏,在这里没有汽车的速度,没有车笛的催促,乡镇上的人们总是悠闲的走着。如果遇到熟人还要停下来聊会儿天,即使是无关紧要的事情,也要说说笑笑一番,才会去忙自己的事情。

夜晚的乡镇总是宁静的,没有叫卖声,跳广场舞的大妈们,也在天黑时,收工回家在家看看电视。夜晚的乡镇除了狗叫和小虫们得声音,都是寂静。在这样的夜晚,没人打扰,可以看月亮,也可以数数星星,可以什么都想,也可以什么都不想。

乡镇的宁静安抚不了,年轻人驿动的心。一批批的年轻人外出务工,现在得乡镇多数都是老年人。但是乡镇的公共事业仍需要年轻人来为他们服务,所以又有很多年轻人从外面来到这里,过这这种慢节奏的生活,享受着这种宁静。



风雨河畔柳


我从小就生活在一个小山村,那里的山层层连绵不绝,翻过一座又一座,一眼望去就像水墨画一样,直到与天相交。山上植被茂密,野花争艳,野果繁多诱人,鸟虫走兽屡见不鲜。空气非常清新,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偶尔去乡镇里赶集,购买些生活必需品,由于交通还不是很方便,信息也落后,赶集就成了最高兴的事了,可以看到好多没见过的东西。偶尔也去去县城,各种东西让人眼花缭乱,直到到县城里上学,见得多了也就不稀奇了。那是一个秋天,开学的季节,为了求学,我背起行囊步入了大城市。大城市的繁华胜过我那个偏远的小镇和小县城千倍万倍,顿时感觉自己是个土包子,似乎什么都没见过一样,感觉思想也落后好多,生活节奏也慢人一拍,城市的喧闹和夜生活使我格格不入。如今,走南闯北,去过了好多地方,见识也增长了不少。有时回到我那个可爱的小山村,步入那个记忆中小镇,如今它虽然也是大变样,年轻人大多都外出挣钱,但是山还是那么青,天还是那么蓝,空气还是那么清新,生活亦是那么悠闲,这里是养老的好地方。趁着年轻,还是要多出去看看,增长见识,创出一片天地,不能常住于这样悠闲的小镇,这样会让人安逸减少斗志。偶尔回乡村呆上几天,陶冶情操,修身养性也是不错的选择。等到那一天老了累了,落叶归根,安度余生,这里一定是一个好去处。





烦恼青丝


你将会更加迷恋这方热土,她就成了你生命的一部分,故土难离。一个地方生活的久了,你的生命就会深深的融进这块土地,与她同呼吸共命运,一但让你离开她,远走他乡,你就会发现,你们已经无法割舍了。

这里的水土,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早已经与你水乳交融了,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你眼睛闭上也是熟悉的,梦中也常常是这块神奇的土地。

你更离不开的是养育你的父老相亲,东家的房子,西家的饭菜,让你魂牵梦绕,邻居大妈,邻家小妹,总会让你依依不舍。

这里的四季,这里的花草,这里的农闲农忙,总会让你揪心。

出门在外,有人说一句这块土地的坏话,你都会瞬间生气的,那时发自内心,触及灵魂的。

如果听到一句乡音,你会毫不犹豫的扑上去,哪怕只是一个回眸,一句问候,抑或一起坐同一趟车,你会不由自主的和他凑在一起,帮他拿行李,替他安排你能想到的一切。

总之,一辈子生活在一个乡镇,你会厌烦甚至害怕去陌生的大都市生活,这里的空气,这里的水,都是人世间最好的。

如果你是一个艺术家,你总会情不自禁的去拍摄她,描绘她,书写她,你会认为她是最美的乡村。





温馨古塬


小岛海上,买处小房。虾肥蟹香,秋风也凉。念念闲经,修修心伤。破事几桩,都去他娘。


手机用户5879574870东


我曾在一个镇上开店三年。非常悠闲自在,一日三餐有规律,饭后散步到处都是熟悉的风景。空气环境也很好。但却一点一点的磨没了野心,激情。会让人有种养老的感觉吧。三年后离开了,到全省走了一遍总觉得自己比别人落后了,说不上来是什么。就觉得这三年时光如弹指间一样过的没知觉。

我觉得年轻时还是得多走走看看,多折腾。等老了再享受这种安静闲暇的时光

说实话写到这还有点怀念那段时光,没有压力,静静悠悠的生活节奏。想起陶渊明的那句诗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抱明月长终


自己一直生活的乡镇,肯定说的就是自己的家,不管在外打工,始终心里的归宿还是家,即使在城市买房了,还是会留恋自己老家,生活中一切的住处是因为生活的需要,但家永远是心里的牵绊,也是无法割舍的,不管在外怎么样,始终都找不到老家邻里间的家长里短,亲戚朋友间的互诉衷肠,有句古话“落叶归根”,不管如今身处何处,相信很多朋友不再为生活过于奔波时,都想回家生活,如果在家里一直生活无忧,也不愿背井离乡,旅游可以想去哪就去哪,但家永远是家的味道。


秦与川


悠闲自得的生话。


中国小卫士


乡镇有三种,一种就是城市周围接壤的乡镇,很多人在城里上班或作些生意。第二种是乡镇本事就有很多企业,乡镇相对发达。第三种就是在偏远地区的乡镇,在这里生活空气清新,安静,十几户人家比较祥和,不方便的是交通闭塞,物质相对贫乏。


没有工厂的紧迫感,唯一劳作就是种些菜,喂下鸡鸭,天天“采桑东离下,悠悠见南山”,在这里生活要能沉下心,忍受的了这样简单寂寞的生活,在外人看来好似世外桃源,但是如果孩子上学怎么办?看惯了大城市的喧闹,在没有手机信号的日子里恐怕很多人会安静的要发疯!



最近拜访过了武夷山深处的一个人家,这家人有两个孩子,十几年前勇敢的走出大山,一个在风景区成为饭店老板,一位在深圳打工和创业,现在是商会会长,处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就会有什么样的眼界和缘分,就会有什么样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