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區: 點燃人才“引擎” 助力鄉村振興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要“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鄉村振興靠人才,要把人力資本開發放在首要位置,強化鄉村振興人才支撐。

然而,隨著城鎮化步伐加快,農村人口逐步流失,農村隊伍青黃不接,群眾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知識技能嚴重缺乏......這些都是我區鄉村振興路上的“堵點”“難點”“痛點”。為推進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市中區大力實施“人才興農”戰略,積極引導各類人才向鄉村流動聚集,打造鄉村產業振興的“最強大腦”。

選派專業人才

在市中區的白馬鎮、悅來鎮、平興鎮,我們總能找到這樣的身影:他們腳下沾滿泥土,心中裝滿群眾,時刻為農民幸福和農村發展不懈地奮鬥著!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第一書記”。

為加快農村發展的步伐,市中區在配齊“第一書記”的同時,還精挑細選出36名畜牧漁、種養殖領域高精尖農技人才,為重點鎮、村提供技術幫扶。據瞭解,36名專業人才中有10名是來自四川農大、華中農大等重點院校研究生。

專業技術人員對農戶進行指導

專業技術人員對農戶進行指導

水口鎮的蔬菜種植戶王大爺看著地裡長勢喜人的莊稼,樂得合不攏嘴:“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

回引優秀人才

“優秀人才,趕快回‘嘉’了!”。為打通人才流動通道,市中區實施“千名優秀農民工回引培養工程”“中高端人才回引計劃”,構建人才可持續發展機制,實施《鼓勵引導人才向基層流動十條措施》,真正做到引回來,留下來。

回家就業方便多了

“以前為了給孩子提供更好的學習生活環境,我和老公常年在外打工,只有春節才能與家人團聚;現在好了,收入不減,還能照看老人和孩子,簡直是太好了!”回鄉就業的餘女士高興地告訴記者。截至目前,我區成功打造返鄉創業示範點8個,回引優秀農民工等人才225人。

培育本土人才

為了更多地讓“土專家”“田秀才”等本土人才成為“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骨幹力量,市中區建立職業農民培養機制,在樂山市率先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就地孵化本土人才。目前,我區培養新型職業農民1115人,評定職業農民職稱129人。

本土人才培訓會

我拿到農技資格證了!

鄉村振興,人才先行。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鄉村是一個大有作為的廣闊天地。相信不久的將來,市中區的人才定能在廣袤田野上大放光彩,市中區的鄉村振興必將指日可待!

(樂山市市中區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