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占梦文化,表达需求的梦中之神,神也会借梦向人表达需求?

在古人的梦境之中,神祗们不仅可以得出一些比较灵验的预言,有些还向人们提出了很多需求和愿望,而人类为了表达敬意趋吉避凶,常常会满足神祗在梦中的要求。在《稽神录·韦建》之中就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江南将军韦建,在他官拜武昌节度使赴任前夜,梦见了一个身着红衣的人。并且红衣人还率着数十个随从前来拜访他,还对他说道:“听说您将镇守武昌,我的住所就在那里,而且现在年久失修,栋宇颓毁,风雨不蔽,请您帮助我们修茸。”

韦建在梦中答应了他的要求,等到他履任寻访之时,才知道梦中的那座庙宇是宋无忌庙,庙中所立的人像也酷似梦中来找他的红衣人,于是韦建命人将庙粉饰一新。在《夷坚志·豫章神庙》之中也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魏道政作了洪府帅守之时,他的宅堂后面有个一土地庙,庙门正好和厕所相连。魏道政觉得这样污秽,于是下令将厕所迁到城隍庙廊下,并且命令通判林君负责这项工程。

一夜,林君梦到了一位自称府宅土地的人对他说道:“我居住在这个地方很久了,虽然们门和粪厕相连接,但是对我并没有太大的妨碍。但是,如果将此厕所迁走,那么对于全家老幼来说,是极不方便的一件事。另外,将厕所迁到城隍大神所息的庙宇,向我这样的小神频繁地出入动息,实在是感到惶恐。请您帮我传言给帅守,让类厕依旧在此处。”作为一名办事的小宫,林君也颇感为难,于是对土地说:“神既能托梦给人,那么你为什么不自己告知魏帅呢?”

土地对他说:“魏公乃紫气星君,今位崇辅弼,我作为一个小神,是不敢前去惊动的。”第二天,林君将自己昨夜所做之梦告诉给了魏公,那粪厕最终也没有被迁走,但是却将门移到其他方向了,魏道政还为土地神修茸了神像并祭礼它。后来,土地又来到了林君的梦中道谢。在这个故事之中,人神通梦的原因是关于粪厕的留存,从中我们也能看出中国神祗的平凡一面和世俗一面。与此同时,故事中也体现出了中国古代的封建阶级观念对神界的秩序观,这使得神祗们也和世间的凡人一样,有着等级的约束。

那些像故事中的土地一样的小神对大神有着敬畏和害怕,因此他不敢和代表着天上紫气星君的魏道政通梦,而只敢和小官通梦。在众多的人神通梦的梦例之中还有一则广为流传的观音托梦的故事。据《野史大观》之中的记载,在明代的嘉靖年间,荆王梦到有一个人对他说:“请您帮我把衣服补好吧,我以后会好好的保佑你的子孙。”荆王反问道:“你是什么人?”那人回答道:“但张目而视,侧耳而听,当自知之。”

荆王梦醒之后并不知道梦中表达的是什么意思。一天,他在阅画的偶然间,看到了一幅观音像,于是他顿时醒悟,说:“张目而视,不是‘观’吗?侧耳而听,不是‘音’吗?”荆王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府旁有一座观音阁,于是前往此处。到了观音阁,他看见庙宇有一些毁坏,塑像上的色彩已经被风雨所剥落,荆王于是马上命令人们对其进行修饰,并立碑对其进行纪念。在人们看来,神祗们不仅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信仰渠道,还能利用自身的权威性和威严对人的道德加以规范和约束。

神祗的这个作用也反映在了人神通梦的过程之中。在宋代洪迈所撰的《夷坚甲志》之中就记载了这样的一个梦故事:相传,宋代的时候有个名字叫做赵善文的人,一天晚上,他在经过某县的神庙之前看到了神龛上累计着约有二千婚的积钱,于是就起了索取之心。他焚香祷说:“拿充裕弥补不足,这是人和神一样的想法啊!我现在非常的贫穷,请求神灵先借给我二十万,不然,我就报告给官府,你虽然愤怒,但是能拿我怎么样呢?”可见,这个人是非常无德的地痞。他不仅满嘴的油腔滑调,还怕官不怕神,神也对其无可奈何!

等到他祷完就招呼庙祝取钱。庙祝自然也拿他没有办法,只好应答道:“如果神允许即可。”赵善文于是进行占卜,结果连得吉卜,于是他就把钱拿走了。十年以后,他突然梦见神来索债向他说道:“十年前跟你借的钱可以偿还了吧?”赵善文答应了以纸当钱偿还。但是神说道:“此特虚名耳。”于是赵善文愿意加倍赔偿,但是神仍然不答应。最后,神令他诵读《金刚经》当做还债,每卷折十。于是,赵善文只得斋戒取经诵读,在三日连读二百卷以后,就没出现过神通梦对其骚扰的事情了。这则幽默故事,不仅讽刺了赵善文的虚伪、无赖和狡猾,更将神的世俗化描写的十分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