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巖鬆:只有任性,才不會被大文化綁架

聽到這個名字

大家第一個會想到的是?

白巖松的孿生兄弟?


建築界對這個名字

絕對不會感到陌生

第一個拿下世界性地標建築的

中國設計師


加拿大夢露大廈

盧卡斯敘事藝術博物館

鄂爾多斯博物館

朝陽公園廣場

都是他的作品之一


他所獲得的成就

可以說是無數建築師

都向往的

加拿大夢露大廈


曾就讀於北京建築工程學院

(現北京建築大學),

後畢業於美國耶魯大學

創辦了MAD建築事務所


他的經歷似乎

看起來都特別順風順水

但是他的內心

充滿了柔軟

而且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


在作品中

讓大家在快節奏裡

引發思考

馬巖松作品-浮游之島


他的《浮游之島》

在西方世界裡

打響了第一槍


這個項目是

美國的世貿大廈重建

「比起傷痕,我更在意生命」


馬巖松認為

美國人沉浸在

“911”的傷害裡


「他們想建造一個

更大更高,炸也炸不壞的世貿大廈」

他想

讓人從這些傷痛中

解脫


大概是因為

心裡裝著中華文化


“非無安居也,我無安心也”

他深諳古理


內心的刺全都長回去了

四葉草之家


馬巖松曾受委託

改造了日本奈良的幼兒園


它的外形看起來

像個巨大的帳篷

但是規矩有致

內部遵循了

日本傳統的原木架構

牆面選用了柔軟的材料


「因為不想小朋友

像我小時候一樣撞破頭」

馬巖松笑了


讓馬巖松感到美好的是


這是屋主父親

從小生長的地方

在正式動工前

屋主一家舉行了“地鎮祭”

這是日本對神明

表達敬意的傳統儀式

日本傳統地鎮祭


起初馬巖松

還感到不解

「有必要嗎?」


後來在過程中

他被這種

儀式感打動了


那是一種很久違的感覺,

是一種對土地、對建築的尊重和人情

完成四葉草之家後

他感覺到自己

身上的刺

終於找到了柔軟的理由


明星般閃耀的建築師


建築業內

很流行的一句話:

“建築師30歲之前

成名是不可能的,

除非你是馬巖松。”


馬巖松設計夢露大廈

一戰成名的那一年

時年30歲

2014年

他作為國內第一名

英國皇家建築師協會

國際名譽會員


最具影響力的

青年設計師等頭銜


和馬爸爸、影帝黃渤

謝霆鋒等

站在吳亦凡旁邊的

馬巖松登上了《時尚先生》的

12月刊封面大片

這也太酷了吧!

最有型的建築師了

好的建築師一定是自我的

馬巖松曾在清華

給學生教學


「他們很聰明,

有一種能夠把最討厭的東西

都學好的可怕能力」

馬巖松希望

未來的建築師,

一定要有屬於自己的狀態


那是一種即便環境

讓他去往另一個方向,

他也不願意妥協的勁兒


在學生的這些作品中


他給那些充滿著

思考和痛苦的作品

打了高分


這是我們中國未來建築裡

所需要的意識和狀態


你必須要有思考

必須要有自我

圖中馬巖松作品依次為哈爾濱文化島、巴黎公寓、臺中會展中心


城市不是監獄


馬巖松曾接受過

北京百子灣燕保家園的

公租房項目

北京是他從小

生長的城市

他對首都的感情

比一般人多了層使命感


「小時候曾經帶著

鄰居小朋友,穿過老舊

蜿蜒的衚衕,穿過

走街串巷的路人們」

「直到看見了

天安門廣場,心裡有著

別樣的感動」


家和社區的概念,

在他孩童時期

就種下了一粒種子

“漂浮的城市花園”是

他的設計理念


懸在一樓和二樓

中間的綠植

在這些鋼筋鐵龍中

顯得尤為珍貴

項目共有12棟住宅樓,地上6層到27層,總房源數共4000套,戶型建築面積從40平方米到60平米不等。項目還建設有養老設施、託老所、老年活動站、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體育設施、停車庫等配套設施。


他還鋪設了

塑膠跑道,

修建了一個像小演播廳的區域

方便人們休息或集中。


如果把城市

設計成監獄,

那麼所有人都想去越獄


如果你把這裡設計得

很美很舒服,家的

歸屬感自然會形成」


這個被譽為“最美公租房”的

政府住房項目,

著實讓人感受到了

家園的美好


他認為這是

他在決策者、建築師

和居住者之間構築的

一種新的互動。


對抗城市的聲音

北京胡同泡泡


馬巖松曾經也有焦慮

「中國城市化

發展這麼快,是

全世界最大的工地,

結果全是外國人設計,

能不焦慮嗎?」


2009年,馬巖松

在北京東城區的

兵馬司衚衕裡

建造了一個碩大的

不鏽鋼泡泡。


位於四合院裡,

它包裹著衛生間

和樓梯,倒映著

天空、樹蔭、

灰磚青瓦

面對採訪

馬巖松說

「衚衕泡泡是

我對城市生活的對抗,

是我想要發出

抗爭的聲音」


馬巖松的設計哲學


● 一個城市想樹立信心這是好事,但是簡單

利用高度是特別愚蠢的事,你還沒幹,另一

個城市可能會蓋一個比你更高的,信心馬上

就會沒有了。


● 如果我當市長,第一件事就是把標準廢

了。


● 荷蘭,在舊的高層建築裡養豬,人家發展

新農村,不是把農村變成城市,而是農村保

留農村的樣,農村的事可以在城市中去做。

● 當我中標後,我第一感覺是別人自由了,

大家突然發現原來這個壞小子做的東西

還不錯,所以就開始懷疑標準。這樣一來,

我們就可以乾和標準不一樣的事了。


● 人家都不給我練,我就當是鍛鍊,選不選

我不關我的事,不選我反而挺高興的。因為

革命還需努力。但其實我也不想拿到太多項

目,你乾的多,錯也許會更多,我不想城

市又增添一個建築垃圾。

● 技術,永遠是配角;人,才是主角。


對於設計師來說,學習,吸取經驗為己所用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如何將現有的知識,轉化為自己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