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情商的背後是一種善良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情商,不是八面玲瓏的圓滑,而是德行具足後的虛心、包容、自信和格局。深以為然。真正的高情商,其實是心裡裝著別人。情商高的人,往往懂得真心實意地站在對方角度著想,說話做事會讓人感到舒服。

老子說:“大道之行,不責於人。”真正高情商的人,都懂得遇事不隨意指責他人。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每個人都難免會犯錯誤。比起指責,更有力的是寬容。讓人下不來臺的並不是明智的行為,給人留足面子的才是大氣之人。

春秋時期,楚莊王有次宴請群臣。正當大家喝得歡暢的時候,忽然一陣風來,所有的蠟燭都被吹滅了,周圍一片黑暗。其中有個大臣喝多了,趁黑拉楚莊王妃子的衣服。妃子順手扯下了他的帽帶,隨即和楚莊王說:“剛才蠟燭熄滅後,有人對我無禮,我把他的帽帶扯下來了。您促人點燈,看看誰的帽帶斷了。”

誰也沒想到,楚莊王卻對妃子說:“是我讓他們喝酒的。為此,去懲罰這個臣子酒後的一時錯誤,讓他以後怎麼做人呢?” 有時候,你永遠不會知道,你的一句隨意指責,會給別人帶來多大的傷害。

於是,楚莊王為了顧及對方的顏面,命令群臣說:“今天,眾卿一起喝個痛快。不把帽帶扯下,就表示沒有盡歡。”大臣們,都把帽帶扯下來了。沒有人知道剛剛的輕浮之舉是何人所為,那人因此逃過一劫。


三年後,晉國與楚國交戰。楚莊王幾度陷入險境,都被一位將軍及時相救。楚莊王感到疑惑,問道:“我對你並無特別恩惠,你為何如此奮不顧身?”這位將軍說:“我罪當死,那次宴會,我就是被扯斷了帽帶的人。”

有句話說得特別好:人為善,福雖不至,禍已遠離。楚莊王怎麼也沒料到,自己當時為他人著想,留一寸餘地的善舉,最後會救了自己的性命。遇事不隨意指責,體現了楚莊王的容人之量。

在別人陷入窘境時,把人逼到絕境的不是強者。給對方一個臺階下,不讓人難堪才是高情商的體現。高情商的人,即使是在自己有理的情況下,往往也會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給別人留有餘地和退路。

有一句名言說:“如果我們只會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問題,那麼我們永遠不知道別人在想什麼。”學會站在別人的立場,用真誠的心,替別人著想。替別人著想的善意,才是最高的情商。


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做一個情商高的人,心中常懷溫柔與善意,真心實意地站在對方角度著想。你將心比心對他人的理解和尊重,最終一定都會加倍地反饋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