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文天祥書法,習一身正氣

文天祥《草書謝昌元座右辭卷》(局部),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引子】

文天祥

南宋末年名將

大家對他一定不陌生

《過零丁洋》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正氣歌》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

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

……

都是他的千古名篇

一身正氣如其人其詩

那麼,文天祥的字怎麼樣呢?

今天的“國博邀您雲看展”

請大家一起在雲端

走近

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古代書畫”專題展覽

這一專題展覽

於2019年底與大家見面

展出月餘

因疫情與大家暫別

今日

讓我們在線上重新走近這一展覽

去看看文天祥38歲時

寫下的這一卷墨跡

文天祥《草書謝昌元座右辭卷》

(請將手機橫屏欣賞)

文天祥《草書謝昌元座右辭卷》

宋鹹淳九年(1273),紙本

縱36.7釐米 橫335.7釐米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文天祥其人其書】

文天祥(1236—1282),原名雲孫,字天祥。後以天祥為名,改字履善、宋瑞,號文山,江西吉安人。寶祐四年(1256)進士第一,德祐二年(1276)任右丞相。元兵南侵,文氏奮起抵抗,為南宋末年抗元名將。其文學名作《過零丁洋》、《正氣歌》,為千古絕唱,家喻戶曉。其書法習二王,又學懷素,清代阮元在《石渠隨筆》中評其書為:“書法極摹懷素”。清安岐也在《墨緣匯觀》中說:“筆法清勁縱任,不苟其辭”。

【《草書謝昌元座右辭卷》及其流傳】

《草書謝昌元座右辭卷》為文天祥於1273年所書,其時年38歲。座右辭四十四行,字體稍大;其後文氏跋語二十七行,字體稍小。用筆多側鋒,流暢俏麗,筆力迅疾,一氣呵成。

此捲包首題簽為清乾隆帝行書“文天祥書謝昌元座右辭•內府鑑藏”,下鈐“神品”、“乾隆宸翰”二印。卷後有南宋王應麟,元大德四年(1300)蔣巖,明宣德二年(1427)萬韞輝與邾智、謝源,宣德四年(1429)廖駒,嘉靖十六年(1537)程啟充等七人題跋,另有謝氏後人謝源書謝昌元行實一則。

此卷經謝源等謝氏後人收藏,後屬錦州“松翁司馬”,明末清初歸梁清標、安岐,清乾隆年間入內廷。明都穆《寓意編》,清吳升《大觀錄》、安岐《墨緣匯觀》、《石渠寶笈續編》、阮元《石渠隨筆》等均有著錄。文氏書作傳世甚少,此卷與他同年所書《木雞集序》,可稱雙璧。

【展覽專題頁】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