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新兵没枪,班长:你们的枪在敌人手上,自己到战场上去缴获

作者:原志愿军第六十军一八一师五四三团二营五连战士 梁文智

1953年5月5日,我随部队跨过鸭绿江,成为了一名志愿军战士,当时我被分配到第六十军一八一师五四三团二营五连二排二班任战士。

下午,我们到达鸭绿江边。由于敌人飞机大炮的封锁,在夜幕降临时分,上级命令我们,趁着夜色的掩护,跑步通过鸭绿江大桥。敌人飞机像无头的苍蝇,在头顶盘旋,还不时投下照明弹,只要我们的部队一暴露,就会成为敌机攻击的目标。

部队沿公路两侧,依靠树林草丛掩护,隐蔽前进。一旦敌机出现,我们立刻就地隐蔽,待敌机飞走,再继续前进。第二天下午,我们到达了目的地——一片茂密的山林。我们在树林中搭起帐篷,野外宿营,等候前线指挥所的命令。

背水负伤

一天夜里,上级命令我们全副武装出发,到510号高地前线。这里距敌军仅1000米,敌人的身影隐约可见。

我们连队驻扎在这里,与敌人对峙。这天,班长令我下山背水,我来到山下的小河边,用汽油桶盛满水,背着水吃力地向山上阵地爬去。

到半山腰时,敌机发现了我,向我俯冲下来。山腰上光秃秃的,没有树木草丛可以隐蔽,我赶紧卧倒。敌机向我投下炸弹,在我身边20米处爆炸了。

弹片横飞,掀起的泥沙扑在我的脖子上,身上也满是泥土,把我的军帽也掀飞了。敌机在我的头上盘旋,见我俯卧不动,以为我已经死了,才扬长而去。

敌机飞走了,我背着水桶回到阵地,水箱里的水已经洒得所剩无几。班长看见我腿上鲜血淋淋,关切地问我:"小梁,怎么啦?"一检查,才发现弹片划破了我的大腿,鲜血湿透了军裤。所幸没有伤及筋骨,用救急包包扎之后,几天时间,伤口就痊愈了。班长到指挥部为我领了15元钱的挂花费。

5月27日下午6点,班长命令我们集合,沿交通壕到连部开会。连部设在一个大山洞里。一进山洞,只见洞中悬挂着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巨幅照片,连长、指导员进行了简短的战前动员,即发布作战命令:二排攻打方形山7、8号阵地。

7、8号阵地为方形山主阵地,扼制了战场的咽喉,只有攻下7、8号阵地,才能为兄弟部队的进攻扫清障碍。敌军阵地的兵力为一个加强排,有100余人,而我排仅有42人。这场战斗,敌强我弱,只能智取,不可强攻。

接到作战命令后,全排战士摩拳擦掌,士气高昂,大家纷纷进行战前准备,检查枪支弹药。由于我和战友文宗武都是新兵,第一次参加战斗,看见别人有枪,我们没有,就去找班长要。班长告诉我们:"你们的枪在敌人手上,自己到战场上去缴获。"

班长给我们俩每人分了12颗手榴弹、2颗手雷。

夜幕降临,伸手不见五指,正是夜袭敌人的好时机。我们整装出发,沿交通壕向敌人阵地摸去。行军途中,我突然犯病了,咳嗽不止。班长命令我:"不许咳嗽,不要暴露目标。"我赶紧捂住嘴巴,可是咳得更加厉害,情急之中,我从地上抓起一把沙子,含在口中,仍没能止住。

班长传令,让卫生员上来。卫生员上来后,掏出药水,让我服下,这才止住了咳嗽。

继续前进,我们通过了敌人的封锁线——一条浅浅的河沟。刚刚通过,敌人似乎有所察觉,轻重机枪一起向河沟里扫射,这时,我们已经全部安全通过了河沟。

过河后,就是一片茂密的森林,地上积满了厚厚的枯枝败叶,踩上去沙沙作响。为了不惊动敌人,我们三人一个战斗小组,匍匐向敌方阵地爬去。

约两个小时后,我们已经顺利到达敌人阵地前沿,一道铁丝网挡住了我们的去路。我们悄悄隐蔽起来,等待进攻命令。

此时,在敌阵地前约200米处,两颗红色信号弹升起,瞬间,我方阵地万炮齐发,炮弹如雨点般倾泻在敌人阵地上,打得敌人哭爹喊娘,抱头鼠窜。

敌人阵地没了动静,阵地前铁丝网也被我方炮火摧毁。这时,通讯员又打了两发绿色信号弹,炮声戛然而止,只见敌人阵地上浓烟滚滚,火光冲天。

排长下令冲锋,我们像猛虎一般,冲上敌阵,一阵猛冲猛打,我也将手榴弹投向敌人,在敌群中开花。剩下的几个敌人躲进了防空洞里,我们围了上去,用朝鲜话对敌人喊:"缴枪不杀,优待俘虏!"只有一个敌人举着枪投降,走出了防空洞,其余敌人负隅顽抗。我将剩下的两颗手雷全扔了进去。"轰"、"轰"两声,送敌人上了西天。

我们占领了敌阵地,敌人全部被歼灭,战斗胜利结束。我们俘虏敌军数名,缴获武器弹药无数,而我们排无一伤亡。

这次战斗,我们连荣获集体三等功,我因首次参战,表现英勇,受到了连首长的嘉奖,同时,还发给我一支崭新的步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