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陽宮的明代壁畫,面積之大,題材之廣,繪製之精美,令人讚歎


華山華陽宮

華陽宮位於濟南華山之南,初建於金代,距今已有千年歷史。

宮內神殿三十多間,道教、佛教、儒教各路神仙五十多位。

最難得的是諸殿300多平米的明代彩繪壁畫。歷經500多年的歷史滄桑,斑駁陸離。

既有碧霞元君出道神蹟圖,也有民間安居樂業圖,還有歷史故事與民間傳說。其中,個人最推崇的莫過於福壽綿長圖,丹鳳朝陽圖,蘭菊寫生圖等。

華陽宮的彩繪壁畫,面積之大,題材之廣,繪製之精美,令人讚歎。


泰山行宮之華陽宮


國內唯一棉花殿

棉花娘娘原供奉於大明湖藕神祠。後遷至華陽宮。

山東在漢代絲織業非常發達,是古絲綢之路的東延。九州之一的青州是野蠶的故鄉,所轄淄博絲綢為東夷珍品,與蜀錦齊名。當地出土文物顯示有粟特人販運香料、絲綢往返波斯-青州。

棉花殿詳情閱讀:

安居樂業圖


香徑賞春圖


福壽綿長圖


歷山民居


青松圖


馬頭娘娘



關帝廟

關帝廟位於西側,前後兩殿。

前殿供關公神威像,後殿為關公讀書像。

四面都有壁畫。曾經被白粉覆蓋,經過搶救性保護,彩色壁畫露出真容。既有民間義舉故事,也有天宮諸神仙班。人物生動,色彩豔麗。必是當是之壁畫佳作。只可惜沒有遺留下任何文獻資料供參考研究。只能揣測。

在華陽宮開發前,見到一位附近村民,說歷來有“先有關帝廟,後有華陽宮”之說。山腰紫陽洞搬入山下後,華陽宮變成道場。後來又供奉孔子和釋迦牟尼佛、彌勒佛、觀音。還有老子廟、龍王殿、棉花娘娘殿等。成了各路神仙的聚仙寶地。四季殿前還落過鳳凰。

天上人間圖的打油詩很有意思:慈容五十現,靈山一別二千年,盛世重逢豈偶然。細掬清泉揩雙眼,撥開雲霧見青天。

原詩是宋代釋心月所作《偈頌》一百五十首之第十五首。“撥開”在原文中是“豁開”。想必是某年關帝廟修復時,工匠與壁畫五十年重逢,感慨而為。


歷史印痕


天宮神蹟圖


觀世音神蹟圖


天上人間圖


關帝廟前殿


篇幅有限,其它宮殿的壁畫擇圖以觀。


泰山碧霞元君出道神蹟圖


楊家將打擂圖


蛟龍出海圖


丹鳳朝陽圖

松鶴圖


蘭菊圖


顯聖圖


二郎神顯聖圖


二仙圖

壁畫和石刻的出現,脫離了文字的束縛,讓佛教宣傳變得通俗易懂,開啟了平民普及。

只有身臨其境,才會感受到壁畫的魅力和震撼,以及滄海桑田的感嘆。

華陽宮壁畫面積之大,除了敦煌壁畫,庫車壁畫和永樂宮壁畫,國內是比較少見的。因為保護措施還不完善,且看盡早。

歡迎關注《鵲華煙雨明湖風》,美食旅遊文化傳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