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我们如何面对网络信息的“苦痛”

当所有的苦痛开始被放大,我们该何去何从

其实这个世界向来是悲喜交加,苦乐相依, 但今时今日的信息时代,导致太多的苦难暴露在阳光之下,我们日复一日地接收着很多痛苦的信息。我不禁开始沉思,人类要做些什么,才能不让这些被肆意放大的苦痛影响我们的情绪。

我们人常常有一种投射心里,也可以算是别样的“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当社会上发生了一些吓人的事,我们往往会去想象它发生在自己身上会是什么模样。类似于近段一度热搜的性侵案,家庭暴力案,国外群聚感染肺炎等,这些让人读之不只为之气愤的信息,让人同时感到恐慌:我的孩子会不会遭遇这样的事件,我的亲朋好友会不会有存在被家庭暴力的现状(甚至于自己是否就是暴力实施者),如果在此时此刻有同学聚会我该不该去,铁哥们的呢,又该怎么对待?

类似的联想让人常常陷入一种不安、恐慌之中,让人习惯性地胡思乱想,脑补上千种“臆想出的”未来。

这样的想法过度了是庸人自扰,适度则是未雨绸缪,所以我们的关键在于如何控制这个度。


儒家喜欢讲中庸之道,中则正,这用于我们去胡思乱想也是一个道理的。为了达成内心的平衡,我们或许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先是追求对亲身生活经历的思考和对外来信息的思考之间的平衡。网络信息是生活的一角,但更多的是个体之外的事物,甚至于是远于自身身活环境的。因此对网络信息的进行接收、分析、评判的同时,还要让自己有意识地对自己、对亲人、对邻里以及亲朋好友等进行一定的思考的辨析。看看自己身边的人群有什么样的特色,自己所经历的许许多多事件中有无网传事件这么邪恶与悲伤。以此来达到自己本体的现实和外界客体现实的相互映照,让自己更通透地去看待外物,又不至于深陷于某种情绪之中。


再则要注意“善”与“恶”的综合吸收,这里我想夹杂自己的个人经历讲一讲。除却上篇《性侵犯》中所诉的那些痛苦的经历,我的生活里还是有很多充满善意的人和市,这让我得以在历经很多苦难后时常能保持一颗赤子之心。但这也不见得是一件好事,我太过于单纯的本性时常让我在面对恶人恶事时无法快速认清,反而要经过血的教训后才知道人心也有险恶,甚至于这世界上的黑暗与丑陋远远超乎自己的想象。因而我认为人不能只知道这世界上的善能有多崇高而伟大,也要了解这世间的恶是多么毁人心性和道德败坏。“杂家”往往能比“专家”更适合存活于人世间,大约和情商比智商更重要是一个道理。


经历得多了,看得远了,我们可以慢慢通过事情的现象看到本质,思考问题就会上升到一个更深的层次。悲,则已不再是为一人,而是为这个社会的一些不堪的伦理规范;喜,则不再停留于感动和佩服,而是升华到人类的价值观念。那自然而然地,一切的困扰不再是今日抓耳挠腮的小毛病,而是同人类命运一起的大问题。全人类的事,每个我都有责任,却也无法负全责,一呢所有的恶与善又慢慢地消失于呼吸之间,无迹可寻。

这样,再多的痛苦,再大的伤悲,也就不至于让我陷于慌乱而不能自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