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的小学,下午放学加开一小时左右的辅导课,这样好吗?校外的辅导班还会存在吗?-童教雷鸣的回答-悟空

老虎大咖123


这个问题实际是两个问题:一个是山东小学,下午放学加开一小时左右的辅导课,这样的做法好不好?另一个是在校内下午辅导课开展的前提下,校外辅导班还会存在吗?

下面我们分别对两个问题进行回答。

一个是山东小学,下午放学加开一小时左右的辅导课,这样的做法好不好?

这样的做法非常好。

下午辅导孩子到5:30左右,解决了大量家长下午3:30接送孩子困难的难题,是极具针对性的解决办法。这个办法的实施,方便了大量的家长,为孩子的安全问题提供了一重保障。

山东小学课后辅导的老师大多数是从高校大学生中挑选出来的,这不仅解决了学校老师在放学后不过多工作的困难,也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

对于孩子来说,虽然老师不是任课老师,但这些大学生老师一样可以辅导孩子们,完全可以解决孩子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难题。

可以说这个政策,不仅解决了家长3:30接送孩子的困难,还解决了孩子的学习辅导,更解决了老师下班照顾自己孩子,还提供了大量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机会。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这个办法的实施,还需要找到更多的人,来把这件事情办好,也还需要更多的经费投入等,未来的实施还需要慢慢探索提升。

校外30家辅导机构还剩下15家左右,淘汰率非常高

因为学校多开了一小时左右的辅导课程,一所学校800个孩子差不多有600人报名学校内的辅导,剩下200名孩子没有参加学校内辅导。从这个情况来看,基本上大多数以前参加校外托管的孩子选择了学校内的辅导。这样做,既安全又方便,不用换来换去,就一个地方搞定。

在这样的形势下,校外的辅导机构生存就非常困难,生源锐减的情况下,能留下一半左右的机构,也证明了市场的淘汰是非常严酷的。这也证明了即使形势再严峻,仍然有一批辅导机构是在真正做教育的,真正为家长孩子服务的。那这样的机构就会继续存活下去,他们仍然会活得很好。

能够生存下来的机构,一定是口碑、心态都为孩子考虑的,否则是得不到家长的认可,更不会把孩子送到校外辅导机构学习的。

从这一角度思考,课后3:30课堂加速了校外辅导机构优胜劣汰的进程。帮助家长快速清理了大量教学、口碑不过硬的辅导机构,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校外机构要想生存,必须要靠教学质量来取胜,只有赢得了家长的认可,才能真正在市场中生存。

结束语

解决家长难题,为家长困难考虑,教育相关的政策实施就是非常得民心、得民意的。校外辅导机构参差不齐,正好经过这次教育形势的优胜劣汰,淘汰那些摇摆不定,没有好的经营方案的机构,留下那些经得起考验的机构,真正为家长、为孩子提供用心的教育服务。

【我是童教雷老师,专注于学习方法的研究和应用,如果觉得不错,请关注、点赞和转发哦,也欢迎您在下方评论区留言交流,谢谢您的参与!】


童教雷鸣


关于课后延时服务



山东省在五月中旬的时候,省教育厅联合多个部门发布了全面推进小学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这份文件指出,在九月底之前所有小学,将全面开展课后延时服务,对有需求的学生进行全面保障。

全国各地实施课后延时服务的最终目的是,解决 困扰许多工薪阶层的三点半难题。因为一些家长可能由于工作原因,学生放学早,无人接送,有的是靠老人,有的直接送到课外的托管班。可能带来了诸多不便也有一些安全隐患,更重要的可能增加了家长的经济负担,以及学生的课业负担。

题主所说的是课后延长一小时辅导课,我觉得这是对课后延时服务的一个误读,全国各地在实施课后延时服务时都明确指出。课后延时服务的主要项目包括,辅导学生作业、自主阅读、学校社团活动以及开展学生兴趣活动等等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活动,辅导作业仅仅是其中一项。



我所在的地区以2017年春季开始进行课后延时服务。我们把这个叫弹性离校,每周四天,这四天里只有一天是辅导作业,其它各项活动交叉进行。所以提出对这项政策在理解上可能有所偏差。

从我们实施这项政策以来,家长的反应普遍较好,其实根本原因在于这项政策所需要的经费全部由当地财政全额买单,学生家长自愿申请,不需要交纳一分钱,而且我们实施这个弹性离校制度,并不是像有些地方所规定的必须延长一小时,每天截止到下午17 : 30。如果家长找来孩子早回家最晚补,放学以后孩子离校回家的时间是由家长来接的时间决定的,并不是一刀切。

查阅了相关资料,我了解到山东省实施这项惠民政策, 它所产生的费用采取的是财政补贴,服务性收费,社会赞助等形式筹措经费,也就是说在山东实施这项过程中,可能有一部分费用需要家长来承担,只是对贫困家庭学生参加课后服务全部免费。



课外辅导班还有生存的空间吗?

看到题主提这样的问题,我想提出可能是课外辅导机构的举办者。其实人的消费层次是多渠道的,有需求就有市场。你这样的担心不是,不无道理的。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我们实施将近两年来,其实校外托管机构还是有市场的。虽然我所在的地方课后延时服务财政免买单,家长不需要交一分钱,在我们实施之初,我们很多同事也在讨论免费的东西,大家可能人人都去参与,觉得参与人数肯定达到全员参与。

我们最早的顾虑是错误的,两年多时间,现在看来每个班参加延时服务的学生人数,刚好过了1/2,还有少一部分学生没有参与啊,有1/3的孩子还是去了他原来的校外托管机构。



和这些去了校外托管机构的学生和家长聊天过程中,我了解到其实他们也想参加学校的课外辅导,课后延时服务,但是因为学校的课后延时服务活动内容比较多。辅导作业只是一周只有一次,其它时间可能都安排了阅读,社团活动,兴趣活动等有益于孩子身心健康的活动内容。家长将孩子接回家以后,还需要辅导孩子完成作业。这样让家长觉得可能上了一天班,回家还要盯着孩子做作业,让人身心疲惫,还不如去辅导机构。下班以后,将孩子接回家。省了辅导作业,而且还可以让孩子做其他的事情。

基于家长这些因素的考虑,我觉得校外辅导机构还是有市场的。只是在空间上可能招生人数有所锐减,但是不可能生存不下去。我认为作为一名校外辅导机构的负责人,提高辅导质量上以及饭菜的质量上取入手,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栽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来。



结束语:全国各地普遍实施的课后延时服务,目的在于解决家长的接送难题。作为课外辅导机构的举办者,有这样的担忧,顾虑可以理解。我认为应该从自身的服务,饭菜质量上入手,才是最主要的。


汇智坊


家长为什么要送孩子去课外辅导机构(也有叫托管班)?无外乎有两种原因:一种是家长下班晚,没办法正常接孩子回家。另一种是家长没有能力去辅导孩子课外作业。如果像山东的一些小学,能够在下午放学后加开一小时左右的辅导课,恰好解决了家长这两个难题,在我看来绝对是好事。

那么对于校外辅导班是否会有冲击,这些辅导班还会存在吗?我的想法是这样的。

第一,由于需求量减少,校外辅导班必然会大幅度萎缩。

我们都知道校外辅导机构是市场行为,受市场供需关系左右着其存量,当家长需求量大时,这些机构会快速增多,当家长需求量减少时会迅速萎缩。如果像山东的小学,放学后加开一小时左右的辅导课,家长必然会选择学校,从而使去辅导班的孩子数量大大降低,从保守的预估计来看,至少要减少五成以上吧。

第二,不管需求量怎样减少,校外辅导班仍然会存在。

尽管家长对校外辅导班的需求在减少,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家长想向学校的课后延时服务要更多时间根本不现实,而辅导机构则能满足家长的实际需求。如提供课后的学习辅导和晚餐保障,根据家长的时间需求,可以通过协商达到接送的约定,让家长更为灵活地去辅导机构接孩子回家。

第三,校外辅导机构会面临着洗牌的局面,以适应市场的需求。

像山东的小学,随着学校开设课后学习辅导项目,就会对校外辅导机构造成很大的冲击,部分招不到生的辅导机构必然会关张,但是对于部分资师力量强的辅导机构,反而有了优势,这样就会让这些机构非但没有萎缩的可能,相反还会比以前规模更大。因为家长会选择有优势资源的辅导机构。

结束语:若问学校的课后辅导是否能满足家长的实际需求,这个倒是很难讲,因为对于家长来说,可以花钱向辅导机构买服务,但是却很难和学校提出额外的要求,只能被动接受学校的学习辅导服务。对于部分家长来说,在不差钱的情况下,是愿意选择学校的课后辅导,还是选择社会上的辅导机构呢?这是由家长自己能做得了主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