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承认你的孩子是一个普通人吗?为什么?

宁波菲斯


这不是承认不承认的问题,天才就是万里挑一的,大部分的孩子就是普通人,不是你不承认他/她就不是普通人的。

在这里我想表达几点关于所谓的“普通人”的想法:

1.评价标准,什么叫普通人,成绩不好就是普通人了吗?

现在很多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不想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对学习成绩看得比命都重要,仿佛将来考不上好的大学整个人生就完了。家庭的人力物力财力都拼命灌输到孩子的学习上。孩子是不是优秀,就是和学习挂钩。其实,孩子的身体健康程度、性格、品德以及其他兴趣特长都应该作为评价一个孩子的重要因素。真正走入社会的,要好好生存生活下去的,往往不是那些成绩最优异的孩子,而是拼的综合力。这点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

但是有的人会反驳,大学文凭是通往好的单位的入场券,如果学历不行,可能连试一下的机会都没有。我的想法是,可能开头会难一些,但是还有很多岗位不会那么在乎学历,以后社招,自考还有机会。

2.如果真是所谓的“普通人”是不是就该失望?

如果孩子真的是普通人,成绩没那么好,也没有别的技能特别出类拔萃,就该失望吗?大可不必,想想我们自己不就是这样的人吗?没有承担社会重要角色,大部分的我们做着一份普通的工作,生活上也会有房贷压力,但是也还在默默坚守,积极乐观地努力地奔向更美好的生活。


这一点我的姐姐就做得特别好,一开始娃念书的时候她也望女成凤,可是努力了两年之后发现娃的天赋真的不在学习上,对于学习也不是不努力,但是成绩就是这么中不溜秋的。与其长期逼着娃补习,陷入家庭战争中,我姐选择顺其自然。与其对孩子失望、指责批评,不如调整自己的心态,更多地从别的地方发现侄女的闪光点,她发现孩子长得苗条清秀,性格也热情、善良,是个温暖的小姑娘,愿意谦让比自己更小的表弟表妹们,对待老人很有礼貌和爱心,愿意分享自己的食物,虽然写作不行,但是口头表达能力不错,人前也落落大方,于是报了小主持人班,果然侄女很喜欢,在学校里讲故事还得了一等奖,这也让孩子更有自信,而不是一味地觉得自己成绩不好就低人一等。侄女对烘焙很有兴趣,我姐觉得以后如果念不上好的大学,可能可以选择好的专科学校,读个自己喜欢的专业也没什么不好,只要她一直这么健康温暖快乐,相信会被这个世界善待。


C语言答疑课堂


真正高智商的天才比例大约就是1.5%左右。所以我们大部分的人都是普通人。

但是,我认为每个普通人都有追求让自己变得更好的权利,只要是适合自己的。所以我对待孩子也是一样,用我最大的能力培养,观察其喜好,不打不宠,因才施教。

孩子内心的强大比任何的给予都重要。当孩子内心强大了,内心就会有一股韧性,指引自己去思考,判断,如求索,远比父母强加的意识要强的多。因才施教。月季有月季的美丽和顽强,只要按照它的习性养好了,即便是山花烂漫,它也定是那最灿烂的一株。可若是偏要按牡丹的习性去养,效果想想也知道。

同时,我会多鼓励孩子表达自我,提高孩子的情商。所以我承认孩子的普通,但是我会帮助孩子进行自我完善,鼓励孩子成长为最完美的自己!


心里视角VS育儿


我会承认,因为他就是一个普通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