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讲道理,孩子才能接受?


我们都有过一种经历,即读书阶段总有一两个老师,是我们印象最深的,不是因为得到帮助,恰是因为他们的课实在是无趣的很,枯燥,乏味,只有理论,没有体会,只有道理,没有见解。

当老师流于讲道理的时候,你还觉得他们的课有吸引力吗?

若如此,为何你要执意对孩子讲道理,并心心念念要孩子们接受呢?

家庭中的灌输式理念,和校园内填鸭式教育有什么分别吗?

想想曾经的自己,再想想自己的孩子,你能感受到他们的痛苦和极度的无力感吗?

不要想着如何讲道理,孩子才能接受。

说好的身体力行,寓教于乐呢?

德雷克斯曾就此解释过:孩子们的觉察能力很强,但解释能力却很差。

这就是为什么要家长做,而不是说的原因。

即使从言传角度来看,毛主席也曾说过:要关心群众生活,也要注意方式方法。

另外,对孩子讲道理,乍一看毋庸置疑,但其实却隐含了一个不好的长期后果。即是,你以为每次让孩子接受一个道理,长久下来孩子的角度却可能会形成一种偏薄的信念:“不管怎样,我接受就好了”。

比较于向孩子讲道理,一个更好的方式是放权给孩子,通过问启发式问题,交给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技能。

最后,讲道理正如授之以鱼,某种程度上仍然是父母家长在履行职责,负起责任。


正面管教咨询师


这个问题得看你的孩子多大了。

另外除了年龄,还要看过去孩子的成长环境是怎样的。

比如说对一般没有被从小宠溺过度的孩子来跟他们讲道理的效果通常会更好一些。

但是同样的年龄,孩子如果从小比较溺爱,那么可能多大了也听不太进去你所谓的“道理”的,因为他们在意的根本不是“道理”的本身,而是他们自身的感受。

除了这两点因素之外,也跟孩子父母日常对待孩子的态度,或者说是给孩子提供的家庭教育方式有很大的关系。

如果父母在日常跟孩子的就有比较好的沟通习惯,那么跟孩子“讲道理”这件事情就会比较容易实施,而且效果通常也会相对好一些。

而如果父母平常跟孩子或者是沟通较少,或者是比较简单粗暴,那么这种情况下即便是大人装出来一副“语重心长”孩子也很难进入角色,如此所谓的“道理”也就不可能让孩子听得进去。


就我个人而言,我倒是认为很多时候孩子听的或者说他们在乎的并不是“道理”的本身,而是会更加看重我们在说一件事请的方式、态度、语气、环境等等这些因素。

换句话说就是同样的“道理”在不同的环境中,以及我们不同的表达方式和当时的态度下是会达到不同效果的。

从理论上讲,如果没有伤及孩子的自尊心,且能够让孩子感受到我们是为了他们好,而且从态度和语气上没有让孩子感受到是在接受命令或者是被职责、被埋怨等等比较负面的情绪,那么从理论上讲孩子能够听得进去的可能性会比较大的。

当然,“听得进去”和“做得到”是两回事儿——这点不光是孩子,想想我们自己其实也是一个道理,有很多事情我们都知道应该怎样去做、如何去做才是对的,但是我们依旧无法坚持做下去不是吗?

但是很多家长却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听一遍“道理”然后就永远能够以此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他们忽略了这种事情即便是自己也无法做得到。

很多时候我们所谓的讲道理,我个人感觉更像是一种“变相指责”。

别看我们的逻辑一套一套的,但是这些逻辑关系一方面未必是孩子能够理解的,而另一方面孩子则未必认同。

在这种情况下,道理讲得越多,其实反而更容易让孩子怀疑道理是否“有道理”……

所以个人建议家长尽量对“讲道理”不要寄予太高的期待。

干嘛非要讲道理呢?

言简意赅地就事论事即可。

如果发现孩子有哪些不足、问题的存在,及时提醒并且告知争取的做法即可。

当然,孩子可能不会接受,那么就根据当时的环境、气氛判断时间是否有必要马上“讲道理”,如果不太适合,那就等等,等到后面找一个大家比较能够心平气和的时候再聊聊相关的话题。

实际上大人跟孩子沟通的时候我个人的经验是只要我们能够拿出来对待“外人”时那些礼貌的、客气的、尊重的态度,通常沟通效果会更好一些。

然而现实往往却是我们对待外人的态度总是会比对待家人更好一些……

在这种情况下,“道理”很多时候跟其自身是否“有道理”已经没关系了。


随便看看微笑不语


如何讲道理,孩子才能接受?这个问题,我想要孩子接受你的道理,最好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这一点儿很重要。因为孩子最爱听她喜欢的人的话 。这就需要与孩子交朋友,与孩子打成一片,多与孩子在一起玩儿。或在一起外出观花看景,或做游戏,或在一起吃饭,给孩子讲故事。。。总的能让孩子亲近你,喜欢你,在孩子心里,你是他最可信,最爱的人,有话要给你说。你听孩子的话,孩子自然就会听你的话。。第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孩子听话,首先要求自己听话,也就是管理好自己。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必须要以身作则,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给孩子做出榜样。包括自己身着仪表,平常的言行举止,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要在孩子眼里,你是完美无瑕,最好的。因为孩子最善于模仿,大人怎么作,他就怎么做。我曾经看到一家长,一边儿玩手机,一边儿给孩子辅导作业,这种心不在焉的态度,是不可能让孩子听自己讲解的。要孩子懂,自己必须要精通,与孩子一起,一心一意,专心致志。这样才能收到好的輔导效果。。第三,对孩子,要少批评,多鼓励。平时多注意,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也就是孩子的优点。那怕孩子的优点很少,即便是十分中,九分是缺点,只有一分优点。你还是要抓住这一分优点,对孩子进行表扬鼓励。。。而不能只找缺点与不足,批评或者打骂孩子。要给孩子树立自信,我是个好孩子,我是可以学好的,我是最棒的。第四,要给孩子营造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近赤者红,近墨者黑。蒿立麻中,不扶自直。什么样的家庭,就有什么样的孩子 。如果你想要孩子听话,学习好,必须要在家里给孩子营造好学习的氛围。书架要干干净净,书要摆放得整整齐齐。而且大人也经常性地读书看报写文章。。。孩子从睁开眼睛,看到的就是书籍,学习。。。反之,如果大人贪玩儿,天天玩手机,打麻将,就会对孩子造成极不好的影响。你再怎么讲道理,孩子的耳朵还是听不进去。因为你言行不一,一方面要孩子不要贪玩,一方面你自己玩儿得不停。这样对自己宽容,对孩子严厉的作为,是行不通的。怎么样要孩子听话,懂道理,是一个严谨的系统工程, 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说清楚的。不过能做到以上几点,或许对你是有所借鉴,有所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