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头条把阅读量变成了展现量,是不是想拿到爆款就更难了?

慕秋寒


非常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头条作者都希望有爆款,能增粉,加分;还能提高原创能力和影响力,对作者也是一种鼓舞和欣慰。

头条把阅读量变成展现后,在一定时间内会影响爆款的产生,经过一番洗刷和沉淀后,不仅会加大爆款频率,作品的质量也会得到更大的提升。

分析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去虚就实

因为追求粉丝量和收益,一些头条作者把很多虚的东西带了进来,如互粉,互相点赞,应付或随意浏览等等。看上去像是有阅读量和关注度,实际上作品内容没有人看,有的也只草草划过。这样做,违背了平台的宗旨和很多作者的本意,最终会影响平台信誉,打击和伤害参与者的信心,一损俱损。

采取阅读量计数模式后,虚的东西失去了实际意义。混头条的人日子不好过了,求真求实的价值才能得到体现。

有一位10万粉丝级的大咖这样说过,他写第一篇文章时用了三天时间精心习作,没几个人看,后来一天能写5篇,粉丝倒成倍增加。他得出了三个三的论断,一篇文章3个段落,每段3行,全篇不超过300个字。我在想,这要多大的本事呀!

虚假一旦成为平台的价值观,离倒台就不远了,只有求真务实,才能长盛不衰。头条这个举措,就是进步,作者和作品也会跟着进步。

二、顺时应变

面对平台的变化,作者也要顺时应变。首先要抛弃不良做法,不把时间和精力放在互粉和投机取巧上,其次要加强学习,思考和习作,夯实基础,扩大视野,掌握技能,笔耕不辍,挖掘出更多更好的内容来。

从个人经历看,我参加头条4个月,前一段时间没摸清门路,想哪写哪,效果不佳。疫情期间认真疏理了一下思路,选择了热点资讯作为主攻,情感和生活作补充的策略,也常阅读优秀作品,尝试参加一些主题群。虽然还在摸索中,但是效果大不一样。

3月份,有近30篇文章阅读量过10万,10多篇成为爆款。其中100万以上的有4篇,还有一篇阅读量达到430万。

我从中收获了快乐和成就感。

下一步会更加注重主题,内容,标题和编辑等方面的提升,用知识和价值争取更多更实在的阅读量。

三,综合评定

头条平台也要出台配套政策确保新政执行。好作品要成为爆款,单凭作者是做不到的,需要平台用新方式去支持。

我看过几名大咖的文章,着实写得好,一看阅读量,只有1千多2千。这对作者和真实读者的打击是很大的。如此下去,谁还会劳心费力,深耕细作去写优秀文章呢?

同样,文章和微头条在推荐上也有较大的悬殊,同一篇文字,在文章中只有10多个读者,转到微头条,一下子就有几万几十万阅读。显然这不是内容问题,而是平台机制要考虑的问题。

平台要有客观的评价机制,好的文章不能只看展现和阅读量,要有打分机制。对于读者也要有阅读优秀文章的引导措施和奖励办法。机制配套了,效果才会好。

自媒体时代瞬息万变,谁都不能说能一劳永逸,雄倨天下,惟有顺时应势,不断创新才能长盛不衰。

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


湘水余脉


希望不是一场数字游戏!或是换个算法降低对作者的奖励!

一个平台需要的是流量。

一个作者需要的是真情实感、真材实料的创作。

一个读者需要的是对文章的共鸣。

“展现量”本身的测评标准为何?

其逻辑概念为何?

所得出的阅读量的标准又为何?

在平台可能都仅是一个程序设定的算法。其逻辑和编程的合理性是否能达到真实阅读量的体现就又是一个问题。

几日观察下来,个人感觉实难说明真实阅读量!

如文字有限的文章、诗句、简评等仅在首页即可读完的,按照新的阅读量之统计方法似乎就无法计入在内。哪怕这短短的字句对读者已产生了价值和认同感却是程序算法无法记录的。某种程度上是被隔离在外了。

除去随意点赞的读友外,平台要相信更多的读者并非仅是简单的点赞爱好者,读者一定是被文章、图片或视频的某种力量所吸引,即便他未曾全部浏览到底。

平台要有生命力的发展,就要更多的鼓励笔者如何创作优质的文章和视频,奖励读者如何有效的阅读文章和观赏视频。要在根本上做文章。而不能仅在测评数字上做功夫。条条框框多了就隔离了创作者的激情也疏远了读者。

在平台其实简单的标准时常反是最有效的。奖励的方法也不能一味地看重数量,好的作品还要重品质,宁缺毋滥。作者和读者的时间都是宝贵有限的。人在一种问题的深入思考里时常才可能有出彩的作品,一天要回答几个问题,几个头条的作者估计是难出好文的。

个人浅见应分设不同板块的测评标准。如:

1、娱乐、新闻、产品等求多快好省。

2、评论、文化、艺术、哲学、科技、历史等求质不求量,求阅读,奖励读者。

根据各个分类板块制定适合的测评标准,让娱乐的归于一种快乐,让文化的归于一种快乐。在各自的领域里耕耘快乐。

想法粗陋,随感而发,仅供提示。



海子与象


磨钝了,不去羡慕了,展现也罢、阅读也罢,都不用幻想v了、爆了的、只为一种爱好,喜欢写写文章,对一对想对的诗句,当做一种不浪费的点点,才气展示吧、一种虚荣认可的乐趣吧,写的东西最起码还有很多欣赏、阅读,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