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五秒之内说出鲁迅先生说过的话或者他文章里的人物吗?

Mr小孙老师儿


看见题主题目的一刹那,我脑子里出现了一幅画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摸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跨下逃走了。

我惭愧的面对这道题目,我面对着电脑屏幕就好像中年闰土面对着长大了的迅哥儿老爷。我在想我为什么第一时间想不起来大名鼎鼎的上大人孔乙己呢?怎么想不起“阿Q”“祥林嫂”这样已经成了热门的文化符号了的标签,怎么想不起“人血馒头”和“真的勇士”成了常用词,怎么想不起,我以我血荐轩辕这样慷慨激昂的诗句。其实,这些我都背的很熟。可是不知道为了什么,神使鬼差的第一时间想起了闰土。

少年闰土是鲁迅先生笔下创造的一个朴实、健康、活泼、机灵、勇敢的农村少年的形象。闰土看瓜刺猹矫健的身手、雪地捕鸟巧妙的技巧、海边拾贝的欢快、抓跳鱼儿等几件事体现了闰土的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和闰土丰富的知识和宽阔的眼界。

我想,我第一时间会想起闰土的原因,也许是我心中也一直住着一个这样的少年闰土。

少年不识愁滋味

少年闰土是迅哥儿的亲密玩伴。尽管那时迅哥儿是一个少爷,而闰土只是一个迅哥儿老爷家里帮工爱害羞的儿子。尽管闰土带补丁的衣服不能与迅哥儿的豪服比。但是这些差距并不妨碍他们初次见面不到半日就成为了好朋友。

那时的闰土在迅哥儿眼中,是一个什么都懂,什么都知道的少年。闰土告诉鲁迅,在大雪天他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再撒下些秕谷,便能捕到各种各样的小鸟。使得迅哥儿急切的盼望冬天的来到。

那时的闰土在迅哥儿眼中,是一个如万花筒般的少年,他知道了很多新鲜稀奇事,比如海边有五色的贝壳,有两只脚的跳鱼等等。

那时的闰土在迅哥儿眼中,闰土更是一个项带银圈,手捏钢叉勇敢刺猹的小英雄。

迅哥儿被闰土带着走进了美丽的童话世界。

少年的闰土,在迅哥儿眼中已经是懂了太多的事情。但是闰土还是没有懂天地之大,没有懂人间冷暖沧桑,没有懂人情世故。所以才能坦然面对迅哥儿少爷。没有感觉骨子里的自卑,没有理解等级之间的差距。所以能开开心心玩耍到一块。

这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也是少年不识愁滋味。更是少年时期无知的骄傲。那时候的我们都会以为自己是拯救世界的大英雄,只要想做便没有做不到的。

岁月是把杀猪刀

童年时期的感情,总是纯洁到令人心驰神往。童年时的记忆,总是美好到神话了的境界。可当带着满腔念想回到故乡,却发现原来熟悉的故乡已经不是记忆中的模样。

记忆中那个带着银项圈用力刺猹的少年,已经消失在漫漫长河之中。取而代之的是被艰辛的生活,残酷的社会压的麻木了的男人闰土。

当鲁迅回到阔别二十年的故乡,再次见到多年未见的闰土时,闰土不再称呼他为迅哥儿,而是毕恭毕敬地叫了声“老爷”。鲁迅的母亲让他依旧哥弟相称时闰土却说;“这成什么规矩,那时是孩子,不懂事。”闰土懂规矩了。

成年的闰土不再是那个英气勃勃的小英雄,他变成了一个木讷呆滞的木偶人。他过得很辛苦,但又说不出道理,也不想说,即使说了也没有什么用。只是沉默的承受着一切。不再有雪地抓鸟,海边抓跳鱼捡贝壳的想法了。

成年的闰土一家靠着种地,靠着地主家的照顾才能堪堪生存。这个时候的他,肩膀上的担子已经很重,眼界也不再如少年时满怀天地,他只盼着风调雨顺,好让一家吃饱。

成年的闰土不再敢对鲁迅有任何的不尊敬,他害怕自己的错误会导致一家人的灾难。他畏畏缩缩,不敢上前,已经被生活磨平了棱角,已经失去了灵动与幻想。

成年的闰土开始懂得规矩,开始明白道理,这仿佛是他的宿命,也正因为如此,鲁迅才扼腕痛惜。

成年的闰土最开心的时光,或许也是鲁迅回家的日子。迅哥儿会将很多不用的东西都给他,让他随便选。闰土选了长桌、凳子、香炉还有称等等,开心得像个孩子。看不到苦难的尽头,对生活不抱任何希望的闰土,特别拣起一副香炉和烛台。我想闰土是要把人生的一丝希望寄托在虚无缥缈的神灵身上。

我也是一个成年的闰土

或许少年闰土的父亲,曾经也是一个天真浪漫的闰土,他原本也会有个要好的老爷朋友,最终却不敢相认。那时的我们青春年少,不知道世道艰难,不知道天高地厚。不知道有人为我们遮风挡雨艰辛,自然而然将自己代入少爷的角色。

当我们长大以后,生活教会我们认清生活真相的过程是痛苦的,很多人连认识的勇气都没有,浑浑噩噩度过一生。有的人敢于认识却自甘堕落,丧失了对生活的热情。

很多人踏入社会以后忙于生计,忙于家庭,日复一日像一只蚂蚁一样辛苦耕耘,棱角逐渐磨平,锐气逐渐消散,对周遭的一切也逐渐变得麻木起来。

当有人破坏秩序插队时,我们不再大声喝止,而是无动于衷。当弱小的一方被蛮横的一方欺压时,我们视若无睹。当有人穿着皇帝的新衣高谈阔论时,我们不再质疑。

为了生活人们用力挤出殷勤的假笑,说着言不由衷的话,做着强加于的份外工作。走很多不该走的路,过很多不该过的桥。变得一味承受,一路失守,无心争辩,无力拒绝。

历经生活打磨后,我们对很多事情亦不再抱有任何幻想,变得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今朝有酒今朝醉,他日无酒冷风吹。

现在已经是21世纪,我们依然会被生活打磨得面目全非。我们活成了闰土不是胆小懦弱,不是无能,而是我们想要去守护那些更加珍贵的东西。为了这些我们心中的珍贵,我们甘愿舍弃那个长不大的孩子,去迎接风雨的洗礼,去面对人世沧桑。

结尾

真正的长大是从认识到自己的无能,无奈开始的。我们开始明白,有些事情做不到,有些事情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但是真正的英雄主义是认清生活以后仍然热爱生活。能够直面惨淡人生。

只有一部分人才能真正做到认识生活和在艰难困苦中依然热爱生活,而这些人,哪怕没有功成名就,也会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聿远


鲁迅先生说过的话: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先生文章里的人物:长妈妈,阿Q、闰土、杨二嫂、祥林嫂、孔乙已

 

附:

因为多年来,很喜欢鲁迅先生的文章和小说,写下题目要求以外的介绍,有兴趣的朋友可以阅读,以加深对鲁迅先生的了解。

鲁迅先生 ,原名周树人,是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主席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性格。”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代表作为短篇小说集《呐喊》和散文集《朝花夕拾》。鲁迅先生在自己作品中刻画过无数个中国人的形象。

鲁迅说过的话: 

1、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2、友谊是两颗心真诚相待,而不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敲打。

3、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4、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5、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

6、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7、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8、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

9、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10、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1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12、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13、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梦醒时发现无路可走。

14、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15、怀疑并不是缺点。总是疑,而并不下断语,这才是缺点。

16、唯独革命家,无论他生或死,都能给大家以幸福。

17、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宝贵的苍蝇也终究不过是苍蝇。

18、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

19、造化常为庸人设计。

20、只要能培育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

21、一滴水,用显微镜看,也是一个大世界。

22、从来如此,便对吗?

23、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24、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有光明。

25、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26、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若开口,将会感到空虚。

27、一个人如果不活在别人心里,那他就真的死了。

28、虽生之日,犹死之年

29、绝望正与希望相同,大恨恰恰是大爱的起点。

30、无论她有多大错,她哭的一霎那,都是我的错。

31、抉心自食,欲知本味,创痛酷烈,本味何能知?

32、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

33、墨写的谎说,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

34、如果我能够,我要写下我的悔恨和悲哀,为子君,为自己。

35、和朋友谈心,不必留心,但和敌人对面,却必须刻刻防备。

36、我好象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血。

37、人的言行,在白天和在深夜,在日下和在灯前,常常显得两样。

38、人何必增添末路的人的苦恼。

39、倘有陌生的声音叫你的名字,你万不可答应它。

40、人们真是可笑的动物,一点极微末的小事情,便会受很深的影响。

41、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不可救药的民族中,一定有许多英雄,专向孩子们瞪眼。

 42、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

 43、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的话。

 44、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

  45、其实先驱者本是容易变成绊脚石的。

  46、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前进。

 

 

鲁迅先生文章里的的人物:描写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如:长妈妈,如阿Q、闰土、杨二嫂、祥林嫂等,穷酸迂腐发面子又单纯善良的旧知识分子孔乙已,鲁迅通过他们被侮辱、被损害、被扭曲、被虐杀的悲残命运,有力的控诉了封建社会的黑暗、残忍与冷酷,描绘了一幅幅触目惊心的封建社会人吃人的图画。

1、长妈妈,鲁迅先生小时候的保姆。长妈妈有愚昧迷信的一面,但在她的身上依然保留着善良朴实的性格,令鲁迅先生永生难忘。在对长妈妈的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到鲁迅先生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悲悯。在文章中,既揭示了他们身上麻木愚昧的一面,同时也歌颂了他们身上朴实善良的一面。

人物性格:善良质朴、麻木愚昧、诚实勤劳。

2、、藤野先生,鲁迅先生在日本学医学时的解剖课老师。藤野先生作为一名日本教师,他朴素而伟大的人格令人肃然起敬。他对待鲁迅先生的态度非常和蔼,没有把鲁迅先生看出弱国子民,平等待人,甚至很关心鲁迅先生的学业情况。甚至想让鲁迅先生把先进的医学带到中国,为中国做更多贡献。鲁迅先生在那样的环境下,并没有受到歧视,反而得到了深深的教诲。藤野先生虽然平凡,但是给予鲁迅先生的鼓励却是伟大的。

人物性格:和蔼可亲、平等待人、认真严肃。

3、、范爱农,一个觉醒的知识分子。他在黑暗的社会中无法生小伙计“茴香豆的茴字有四种写法……”这种不看对象、卖弄学问的描写,既表现了孔乙己处处显示自己的极其穷酸迂腐的性格,同时也包含着单纯、诚恳和善良。

  鲁迅塑造孔乙己这一典型的意图,就在于通过形象揭示出这悲剧命运的现实性和必然性,进而暴露封建文化教育、科举制度的腐朽性和反动性,以唤起人们对黑暗的封建社会制度的反抗。

人物性格:穷酸迂腐,死要面子,单纯、诚恳和善良小伙计“茴香豆的茴字有四种写法……”这种不看对象、卖弄学问的描写,既表现了孔乙己处处显示自己的极其穷酸迂腐的性格,同时也包含着单纯、诚恳和善良。

  鲁迅塑造孔乙己这一典型的意图,就在于通过形象揭示出这悲剧命运的现实性和必然性,进而暴露封建文化教育、科举制度的腐朽性和反动性,以唤起人们对黑暗的封建社会制度的反抗。

人物性格:穷酸迂腐,死要面子,单纯、诚恳和善良

 

 

 

 


天地不言666


我觉得这不难,对于70后的人,都是读鲁迅文章长大的。可以说在成长的各个阶段,教科书里都有鲁迅先生的文章。我是较喜欢鲁迅先生的,面对敌人,的的语言总是无比犀利。所以说在那个特定的年代,人们把先生的文章比作一杆枪,让敌人闻风丧胆。为此,常常遭到敌人的暗杀。

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他痛斥敌人的卑劣无耻,对手无寸铁的学生下手。铮铮铁骨地发出愤怒地呼喊: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就是一记重拳,告诉敌人,共产党人不会怕,即使失去生命!所以,毛泽东说,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虽然他没有发射一枪一炮,但他文章的每一句话,都是射向敌人的子弹,让敌人叫苦不迭。他公开揭露敌人的滔天罪行绝不手软,说他是革命的急先锋也是当之无愧的。

鲁迅先生8岁时,家道已败落,小小年纪的他,每天往返于当铺和药铺间只为救活自己的父亲。自此,他励志学医。他学习刻苦,用成绩争取到去日本留学的机会。但面对那些麻木的同胞,他第一次醒悟到,学医只能救助人的身体,学文才可以救助人的灵魂。于是他回国后,毅然决定弃医从文。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在我所编撰的学生阅读本的扉页上,就收录了这句话。我想,他说出这句话,不单是警示自己,也在警示世人。只有自强不息,披荆斩棘,砥砺前行,才会有美好的明天!

先生文章中的人物众多,我想印象最深的还是祥林嫂,那个可怜的母亲,旧社会的牺牲品。当然,孔乙己、阿Q、小拴子、少年闰土等人都在不知不觉中深入我心。岁月流逝,这些旧社会苦难的人们,已被现代人封存在书页里。我想,即使去读,现在的孩子们也很少会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