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词人晏几道的成就怎样?哪一首代表了他的高峰?

牧影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以上是晏几道的代表作。

晏几道也就是文人常说的小晏。

他的主要著作为《小山词》,《全宋词》收其词260首。其中长调3首,其余均为小令。他的小令词在北宋中期发展到一个高峰,用清壮顿挫的艺术性,揉合了晏殊词典雅富贵与柳永词旖旎流俗特性,既雅又俗的歌词合乐的典型音乐形象,使词这种艺术形式堂而皇之地登上大雅之堂,并取得扭转雅歌尽废的历史性作用。





儒道小仙


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晏殊幼子,他生长富贵之家,自己官职很小由于生平遭遇变故较大,因此在作品中经常流露出颓伤没落的感喟。陈振孙说,"叔原词在诸名胜中独可追步花间,高处或过之,其实他的词接受南唐白描影响而又兼花间之长,这如晏,欧是有所不同的,周济论词杂著,晏氏父子,仍步温韦,小晏精力尤胜,温庭筠词精雕细琢,用色浓艳的特点,在小晏手里有所继承,如"舞低杨柳楼心月 ,歌尽桃花扇底风,(《鹧鸪天》)两句不仅对仗工整,而且字面浓丽,声音响亮,可说是小令当行。他的词集名《小山词》

他的词都很好如《临江仙》《鹧鸪天》《玉楼春》《思远人》等都很好。


秋阁一凭栏


北宋词人晏几道(1038—1110)字叔原,号小山,是晏殊(991-1055)40多岁时的老来子。

以古代“立德、立功、立言”的标准来看,晏几道仅做过“镇监”这样低微的职位,与其官拜相国的父亲相比,仕途上不值得一提

。但他在词作上遗传了父亲强大的基因,历史上有“二晏”之称,其成就大都凝聚在传世之作《小山词》中。

晏几道词风婉约,接近“花间”。陈廷焯在《白雨齐词话》中曾赞曰:“晏小山工于言情,出元献、文忠之右。”意思是说,晏几道擅长写言情,比晏殊和欧阳修都要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莉莉分看来,他的巅峰之作当属《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此情可待成追忆,把感情写得细腻

这是一首追忆往昔之词,以今日之思的落寂来写曾经相聚的美好,但无论当初多么一往情深,现在都此情可待成追忆了。

他在《小山词跋》中说:“始时,沈十二廉叔、陈十君宠家有莲、鸿、蘋、云,品清讴娱客。每得一解,即以草授诸见,吾三人持酒听之,为一笑乐。”这记述的是晏几道少年得意时,与好友一起喝酒写诗、与佳人歌舞纵情的生活。词中出现的“小蘋”,确有其人。

这首词的场景化描写很成功,宿醉梦醒之后,辗转难眠,一高一低的“楼台”和“幕帘”,表明了曾经的佳人既不可忘又不可即。“去年春恨”笔锋一转,从现实转成回忆,落花微雨中,幕幕往事堆叠而来,双宿双飞的燕子,提醒我一个人形单影只。

词的下片沉浸在追怀往事之中。人生若只如初见,相识时欢喜雀跃,相处时柔情缱绻,可惜当爱已成往事,明月如故故人已逝,物是人非。“心字罗衣”“相思琵琶”“明月”等意象的描写,抓住了生活中的细节,表现出细腻的感情。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用典恰到好处

这首词的精妙之处,还在于多处用典,且把典故化用得恰到好处。这就像牛顿所说的一样,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当然是站得高、望得远。

比如上片的“落花”二句,就引自唐代翁宏的《春残》

“又是春残也,如何出翠帏。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下片的“当时”二句,则在李白的《宫中行乐词》有所见:

“小小生金屋,盈盈在紫微。山花插宝髻,石竹绣罗衣。每出深宫里,常随步辇归。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

这是比较直接的用典。另还又比较隐含的典故意境化用。比如“心字罗衣”,欧阳修就写过一句“一身绣出,两重心字,浅浅金黄”;而“琵琶”又能让人联想起白居易《琵琶行》里的“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全词虽然用典多多,并没有掉书袋的感觉,反而是觉得情景交融,相辅相宜。

总结

晏几道的一生,经历过官二代鲜衣怒马的无忧生活,17岁父亲晏殊离世后,他失去了重要的依傍,但又因少年时养成的散漫和倔傲,他在官场举步维艰,所以,

晏几道的成就主要表现在文学词作上,有《小山集》遗世。另因他为人痴以及心思细的个性,今非昔比生活转变,让他追忆性的《临江仙》一词,尤其显得“措辞婉妙,一时独步”

我是 ,以上的回答您还满意吗?如有不同意见,欢迎评论区探讨,喜欢的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