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称帝以后追封父亲为皇帝,但没有追封他哥哥,这是什么原因?

孙权称帝以后追封父亲为皇帝,但没有追封他哥哥,这是什么原因?

东汉末年,汉朝已经没有能力控制整个国家,各地起义军群雄并起,经过激烈的角逐,慢慢的形成了三大势力,分别是魏蜀吴三个国家。开始的时候因为汉朝的皇帝还存在,所以没有人称帝。知道魏国曹丕继位,迫使汉献帝刘协退位,自己当上了皇帝,随后刘备在成都称帝,孙权在建业称帝。但是孙权称帝以后只把自己的父亲追封为了皇帝,没有追封自己的哥哥孙策。我们都知道孙权是在他哥哥手里接过来的政权,按道理来说孙权称帝以后肯定会追封自己的上一任君主为太皇帝,就像喜欢的建立者刘邦一样,自己当上皇帝以后就追风轮自己的父亲为太上皇。那孙权为什么没有之风他的哥哥呢?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当时的历史。

其实孙权当上东吴的君主以后,对动物的发展还是非常有功的。曹操但是已经基本掌握了原来东汉的大部分疆域,所以统一之心很强,而且当时的蜀国和吴国实力没有一个个能够单独打得过魏国,所以孙权和刘备结成联盟,在赤壁之战中打败了曹操,使得曹操统一的锐气得以收敛,这一场战争也奠定了三国版图。而且在和蜀国的战争中任用吕蒙陆逊把刘备的大军打败,火烧连营,让刘备含恨而亡。当然这里面两位将领的功劳很大,但这也和孙权的之人善用分不开。

为什么当时是孙权接替了孙策的位子呢,因为当时孙策是被人暗杀而死,死的时候他的儿子孙绍还非常的年幼,当时应该是他的儿子继承孙策,但是当时的环境非常的险恶,为了防止吴国的大权被别人获得,所以这才决定要孙权接替孙策。虽然这很不符合礼法,但是在当时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当孙权称帝以后,就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是不是要立自己的哥哥为皇帝,这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因为这是在自己哥哥手里接过来的政权,如果离自己的哥哥为皇帝的话,那孙策的儿子就应该是皇太子,那么自己的儿子该是什么名号呢?不能是两个太子吧。所以为了避免纷争,孙权只好不立自己哥哥为皇帝,这样也就保证了以后东吴政权的稳定性,避免出现两个太子争权的事情出现。

至于为什么要立自己父亲,一是因为孙权确实非常的崇拜自己的父亲,所以立威皇帝也是合情合理的,再说不立自己的哥哥那总归得立一个背的人为皇帝吧,除了自己父亲就没有更合适的人选了,这也显示出孙权在政治上的成熟性。

可能在我们看来,东吴的大业都是都是孙权的父亲和哥哥打下来的,其实真正稳定局势的是孙权,所以可能孙权觉得皇帝是自己打下来的,和自己的哥哥没有多大的关系,所以在心里就没有要立自己哥哥为皇帝念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