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启动1.1万人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调查社区居民新冠病毒抗体水平

4月14日,新冠病毒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在武汉13个行政区展开。以此了解社区人群的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水平,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在武汉江夏区体育馆前,社区居民正在排队进行血液采集、问卷调查、咽拭子采集,他们这是参加武汉市居民新冠病毒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目的是了解社区人群的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水平,以了解新冠病毒的感染性、传染性和动态变化。

武汉市民 喻红胜:我们做这样一个核酸检测,对我们自己也好,对家庭也好,对社会也好。

此次抽样调查,采取定点随机抽样的原则。武汉市共抽样调查13个行政区,100个社区,抽样人数将达1.1万人。被抽样的市民将全部接受免费的核酸咽拭子检测和血液检查。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驻武汉流调队队长 丁钢强:采血的目的是为了测定他的体内到底有没有相应的抗体,包括IgG和IgM的抗体,IgG抗体就是可以反映他以往有没有被病毒感染,IgM就是目前是否仍然存在感染的情况。

据介绍,因为目前对新冠病毒的传播特点、流行病学特点、致病规律还需要进一步认识,疫情防控策略还需要不断完善。本次抽样调查除了在武汉进行,同时还在包括湖北省在内的9省、市同步开展,目的就是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下一步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驻武汉流调队队长 丁钢强:目前对无症状感染者以及在普通大众当中,到底对新冠肺炎病毒感染的情况怎么样,我们迫切需要做一个全面的调查。这次我们全国在一些省市开展这次全面的新冠病毒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把这些样本采集以后,会马上开展相应的检测,检测以后来对这些结果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对下一步全国的防控,根据检测的结果,进一步做出防控措施的调整。

延伸阅读:

新冠病毒血清随机抽样调查在江夏启动

“我们一家6口人,今天被抽样抽到了,孙子已经在前面抽血、查咽拭子了”。江夏纸坊郭岭社区的喻爷爷告诉长江日报记者。

14日上午9时,江夏区体育馆前,110人排队,依次抽血、查咽拭子,参加武汉市居民新冠病毒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驻武汉流调队队长丁钢强说:“这次流行病学调查,在全国9省、市(含武汉市),开展社区居民新冠病毒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目的是了解社区人群的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水平,为新冠防控策略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本次抽样调查,采取定点随机抽样的原则。武汉市抽样人次1.1万人。”现场负责抽样的丁钢强告诉长江日报记者,“我们对新冠病毒的传播特点、流行病学特点、致病规律还需要进一步认识,其流行规律仍然需要不断探寻,疫情防控策略还需要不断完善。本次抽样调查,就是要探寻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的发生情况。”

据了解,这次武汉市抽样调查13个行政区,依据新冠肺炎累计发病情况和辖区人口比例,每区5-11个街道,每个街道从给定的社区范围中选取一个社区,共100个社区作为调查点。

江夏区卫健局负责人说,江夏区8个街道同时抽样,每个街道以家庭为单位, 100名社区居民,加上相关工作人员10名。8个街道共计抽样880人。被抽样的家庭成员全部免费检测咽拭子核酸检测、抽血查lgG、lgM。

据丁钢强介绍,为了确保抽样的代表性、真实性、准确性,要求被抽样对象,必须是2020年1月-3月期间,在本社区持续居住时间不少于14天,以家庭为单位,符合条件的所有家庭成员。新冠防控的网格员、保安、民警、下沉干部、出租车司机、其他志愿者等相关工作人员也在抽样范围内。

来源:北晚新视觉综合 央视新闻客户端 长江日报

流程编辑:TF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