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兰克林:做个会思考,有思想的人

比伏尔泰伟大,比卢梭聪明,获得欧洲人如此评价的人物只有一个,他就是本杰明·富兰克林。

生于1706年,卒于1790年,一生几乎横跨了18世纪的富兰克林是美国国父、开国元勋之一,也是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最佩服的人。

《富兰克林自传》是富兰克林的代表作之一,全书分为四个部分,极具史料价值,更具教育价值。

作者小熊,来自浣浣的小视界

富兰克林17岁的时候便只身一人闯荡大城市,他清楚地明白故乡放不下他的梦想,远方才能让他走的更远。那个年代,选择背井离乡,无依无靠在异地打拼,这不仅需要一个人具备足够的勇气,还需要一定的恒心毅力。

来到费城后,他每周都会抽出一天时间阅读,也结识了很多跟他志同道合,同样喜欢读书的朋友。为了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富兰克林把他的大多数聪明能干的相识组成了一个俱乐部,管它叫“共图社”。

这有些类似当今的读书沙龙,各行各业志同道合的人聚在一起,就某一个话题各抒己见,发表看法,碰撞出思想的火花。那时候的富兰克林就有如此的思考,建立读书俱乐部,可见其格局远见不同于常人。

后来,俱乐部的成员越来越多,这座城市涌现出越来越多喜爱读书的年轻人。富兰克林便思考把成员的书籍汇集一处,组合成一个公共图书馆,方便大家查阅。这是他着手实施的第一个具有公益性质的项目,那就是成立一个会员制收费图书馆。

这是当时第一家美洲会员制收费图书馆“费城图书馆会社“,它的出现带动了当地人们的读书热情,使普通商人和农民变得像从别的国家来的绅士一样聪明睿智。《岛上书店》曾提到,一个没有书店的地方,算不上地方。

图书馆对当地文化的传播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也润物细无声般影响人们的生活。

后来,富兰克林在1736年被选为议会秘书,这是对他的第一次提拔,没有任何人有异议,全票通过。在其位,谋其政,他开始对费城公共事务开始上心了。

针对房屋失火事件,他提议组成一个团队,以便更加迅速的灭火,并且在危险关头互帮互助,转移和保护财产,第一个消防队机构由此成立了;

针对青年教育机制,他提议建立一所学院,以便费城的青少年可以接受教育,从而提升知识文化水平,第一个学院由此成立了;

针对防卫措施缺乏现状,他提议建立民兵组织,化被动挨打为主动防御,确保地区安全和不受外国武力威胁,第一个民兵部队由此成立了;

还有很多类似的公益事业,在此就不一一列举。总之,富兰克林一生都未停止过思考,总是在努力怎样让自己变得更好,道德更完善,总是在思量怎样让费城这个城市变得更好,人们生活更加有保障。

帕斯卡的这段名言,正是我们对富兰克林最好的纪念: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

思想形成人的伟大。做一个有想法、会思考的人,面对生活,永远不放弃探索更开阔的人生,永远不惧打开更多的可能性。